與此同時,一支由五百艘各類戰船組成的龐大艦隊也剛剛駛抵遼東郡房城南部的海灣。這支艦隊中有大型主力戰艦“滄龍艦”一百艘,中型鬥艦“海霸王艦”兩百艘,小型偵查鬥艦“魚鷹艦”一百艘,以及運兵艦一百艘。運兵艦中載有戰馬兩萬匹,騎兵兩萬人。
艦隊浩浩蕩蕩,揚帆而行,不多時便已抵達海灘。緊接著,四百艘戰艦便開始在海灘四周的海域內展開警戒,艦上的水兵將各類拋石機、弩床、連弩及弓箭等遠程兵器通通瞄向海岸北麵,保護已經靠岸的一百艘運兵艦。
而運兵艦此刻則是船艙大開,橋板鋪平。兩萬騎兵從各艦沿著橋板呼呼啦啦有序登上海灘。
這些騎兵皆著一色藍袍銀盔,手持鋼槍,背縛連弩,陣中旗手扛著的皆是滄龍卷雲戰旗。顯然,他們正是北燕五大軍團之一的滄龍軍之一部。而艦隊中各艘戰艦的船桅梢尖上也都飄揚著滄龍卷雲戰旗,它們正是北燕剛剛組建的第一支艦隊——東海水師。
他們此行的目的便是按照李憐雲事先下達的命令,在遼東郡房城南部的海灘登陸,並一路北上進占襄平城以西的無憂城,以阻斷秦軍向西的唯一退路。
由於秦國不知道北燕有一支龐大的艦隊,所以遼東郡南部的海灣及海灘可以說是完全不設防的真空狀態,所以過了沒多久,兩萬滄龍軍騎兵便已全部順利登陸,整裝待發,且沒有絲毫的損失。
清點完人數之後,兩萬騎兵便在兩名滄龍軍副將的帶領下,浩浩蕩蕩開往無憂城。艦隊的船內雖有大量的糧草輜重,但兩萬騎兵是一石糧草都沒帶,他們隻帶了糊口七日的乾糧,為的就是速戰速決。
而王賁對這一切還毫不知情,此刻,他正率部在柳城以東兩裡處的平原上與李憐雲展開正麵對壘。
看著重新折返回來的王賁大軍,李憐雲既驚又喜,驚的是王賁居然沒有像他想中的那般潰退千裡,反而重整旗鼓又殺了回來。喜的是王賁自己送上門來了,省卻了他一路辛苦的追擊。
待嗬停眾將,擺開陣勢,李憐雲便不顧幾個小姑娘勸阻,獨自驅馬上前,衝著秦軍軍陣大喊道:“王賁小兒何在!?快快叫他出來!”
秦軍見狀,皆左顧右盼,竊竊私語。良久過後,一通戰鼓響起,居中站立的秦軍士卒旋即紛紛後退,閃出一條通道。緊接著,王賁便騎著駿馬在數十名親衛的擁護下沿著通道來到陣前。
李憐雲見狀,立即抬槍指向王賁嘲諷道:“龜兒子!你可真是自不量力!安敢放著生路不走,急著回來自尋死路啊!?”
王賁抽出長劍,指向李憐雲怒道:“李賊!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你休要猖狂!”
“喲吼!你小子嘴還挺硬!”李憐雲調侃一聲,說道:“你軍剛剛遭逢大敗,哪還有一戰之力!?光在本王麵前吹牛皮是沒用的,還是好好想想你們的退路吧!”
王賁不甘示弱,回懟道:“放屁!本將豈是那吹牛狂噓之輩!?我軍雖敗,但主力尚在!有我四萬秦軍死士,頃刻間便可踏平柳城!”王賁嘴上說有四萬秦軍,實則隻有三萬五千餘人,所以語氣之中略有心虛之意。
“龜兒子!你彆打腫臉充胖子了!”李憐雲嗬斥一聲,說道:“本王暫止兵戈,屈尊至此曉以大義,實望你迷途知返!你好好想想看,你們孤軍深入我北燕腹地,此刻一無糧草,二無援兵,還有何勝算!?如今方有投降本王,才是正道!”
“呸!”王賁唾棄一聲,罵道:“李賊!你休要癡心妄想!我大秦隻有戰死之士,沒有投降之兵!”
“給臉不要臉!”李憐雲怒斥一聲,接著便下達了最後通牒:“本王再說最後一遍!你若立即率部投降!本王尚可饒爾等一死!若冥頑不靈,待軍破之時,本王定要取你狗頭獻祭!”
“李賊!你欺人太甚!本將今日定要與你決一死戰!”王賁氣急敗壞,怒斥一句便策馬返回軍陣,並下令列陣進攻。
“全軍列陣!誅殺秦賊!”見勸降不成,李憐雲也是怒火中燒,立即下達了進攻命令。
大戰一觸即發,王賁忌憚李憐雲之威自然不敢怠慢,擺出了一個雁形陣迎戰燕軍。
秦軍的雁形陣以一萬步卒為雁嘴,一萬步卒為雁身,各五千步卒為雁翅分列左右兩翼,另有五千戰車兵駕馭的一千餘輛戰車為雁尾,居後遊弋待敵。整個戰陣氣勢非凡,陣中士卒皆振臂狂呼,絲毫不像剛剛吃了敗仗的樣子。
讓李憐雲有些意外的是,王賁這次居然沒有龜縮到雁尾的陣眼之中,反而是率領副將和一眾親衛列於雁嘴前方,大有一副拚命三郎的架勢。
李憐雲雖對王賁的戰力嗤之以鼻,可麵對秦軍頗具威懾力的軍陣,他也不敢掉以輕心,急命大軍分為左、中、右三個大陣,每陣約一萬騎兵。
與秦軍花裡胡哨的陣型不同,燕軍的陣型普普通通,但也氣勢十足,按照李憐雲的部署,左右兩翼大軍將直撲秦軍雁形陣的兩隻雁翅,而中路的一萬騎兵則由李憐雲親自統率,直取雁形陣的雁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弟兄們!為了北燕百姓!讓我們並肩作戰!一鼓作氣!擊潰秦賊!衝啊!”
隨著李憐雲一聲令下,包括李憐雲在內的所有燕軍立即朝著秦軍戰陣發起了凶猛衝鋒。頃刻間,劇烈轟鳴的馬蹄聲傳遍整個柳城東郊,直震得地動山搖。
而麵對凶猛襲來的燕軍,秦軍則是不慌不忙,保持著緊密陣型向前穩步推進。
作為橫掃六國的王者之師,秦軍無論是格鬥技能、戰鬥素養還是戰鬥意誌,在當今都無出其右者,之前潰敗均是由於燕軍撼天戰雷的火力太過威猛所致,此刻麵對沒了遠程重武器的加持的燕軍,秦軍又再次恢複了本色,變回了那支令敵人膽寒的部隊。
而王賁身為王翦之後,又是嬴政目前最器重的猛將之一,也並非是徒有其表。此役反撲燕軍,他雖有意氣用事之嫌,但也是有備而來,早已想好計策應對李憐雲及其麾下的三萬滄龍軍。
果不其然,就在三路燕軍衝至秦軍陣前之時,秦軍旗語兵突然揮動令旗,下令變換陣型。不等燕軍多做反應,雁嘴和雁翅陣位的秦軍便根據令旗的指揮有序移動,在陣中閃出了數十條寬敞通道。
燕軍衝鋒迅疾,來不及刹停戰馬,隻得縱馬衝入秦軍讓出的通道之內。
待燕軍全部進入戰陣之後,秦軍又再次隨令旗指揮而快速移動,將燕軍騎兵分割包圍在了戰陣之內。
見此情形,李憐雲心頭一震,驚呼道:“不好!是八卦陣!”
李憐雲沒有看錯,秦軍的雁形陣不過是誘餌,真正厲害的是八卦陣,他們正是在燕軍攻至陣前的一刻,將雁形陣快速變為了八卦陣,這也是秦軍應對騎兵衝鋒之時十分行之有效的一種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