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憐雲激動道:“哦!?真是喜訊呐!爾等將士殲敵有功,本王定當論功行賞!”
二人立即抱拳道:“謝大王!”
緊接著,李憐雲又一臉期盼地看向奈比海問道:“忠義侯,此戰既勝,那本王囑托你的事情······”
不等李憐雲說完,奈比海就立馬會意,抱拳回道:“大王放心!除了全殲秦軍之外,微臣這還有一個更大的喜訊呐!”
李憐雲忙催促道:“快說!”
“遵命!”奈比海應了一聲,抱拳道:“大王!匪首蒙恬已被我軍擒獲,現正在押赴京師途中!”
“果真如此!?”李憐雲有些難以置信,又大聲問了一遍。
乃比海立即抱拳確認道:“回大王!千真萬確!”
李憐雲忙問道:“爾等是如何擒獲蒙恬的?快跟本王細細說來!”
奈比海抱拳應道:“遵命!”,接著便將克什克大峽穀的戰鬥經過娓娓道來。
原來,當日在奈比海和秦少遊率部前後堵截了蒙恬的秦軍後,秦軍便徹底陷入了孤立無援的狀態。不過,蒙恬並未因此放棄抵抗,再加上他治軍從嚴,麾下將士也是拚死頑抗,所以燕軍著實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攻入秦軍大營之中。
當燕軍合圍了蒙恬的中軍大帳之後,蒙恬自知逃生無望,便準備揮劍自刎,以身殉國。但在關鍵時刻,卻被他的兩個部將給攔住了。因此,奈比海和秦少遊也得以順利擒獲蒙恬和他麾下的數十名將士。
聽完奈比海的講述,李憐雲興奮地拍了拍大腿,讚道:“太好了!真是喜報頻傳呐!爾等擒獲賊將,待大軍班師回朝,本王定要重賞!”
奈比海和秦少遊忙跪地叩首道:“多謝大王聖恩!”
李憐雲抬手笑道:“起來吧!”
“謝大王!”二人道謝一聲,隨即恭敬起身。
緊接著,二人又同時望向城外的大軍,看著那齊整的軍容,秦少遊不禁問道:“大王!微臣觀我大軍陣勢威嚴,殺氣十足。莫非大王您要揮師西進!?”
“哈哈哈哈!”李憐雲大笑一聲,點頭道:“還是少遊眼尖呐!不錯!本王正欲西征!又逢爾等捷報頻傳,秦國北伐之兵已被全殲,本王就更不能讓嬴政安生了!”
二人聽罷,立即抱拳讚道:“大王英明神武,微臣不勝欽佩之至!”
李憐雲點了點頭,接著又話鋒一轉,問道:“不過,本王出征在即,可給不了你們休整的時間了!你們一路艱辛至此,眼下已是人困馬乏,還敢隨本王一同出征嗎?”
二人沒有任何猶豫,立即抱拳應道:“區區勞累又有何懼,微臣和將士們願隨大王一同出征!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李憐雲感歎一聲,隨即提槍指向西麵,大聲命令道:“眾將士聽令!全軍立即開拔!揮師西進!”
聞得這聲將令,全軍立即行動,浩浩蕩蕩向西開進,殺奔秦國腹地。
李憐雲麾下的這支大軍,是由神武軍、天策軍、蒼狼軍這和滄龍軍這四大軍團混編而成,其中神武軍有八萬餘人,天策軍有五萬餘人,蒼狼軍有一萬餘人,而滄龍軍則有三萬餘人,滿打滿算整支大軍約十八萬人馬。
他們以騎兵居前,步兵殿後,排成四列,有序行進。隊列綿延十數裡,聲勢頗為浩大。
由於沿途所經之地的秦軍主力皆被抽調一空,所以見了燕軍的陣仗,當地駐紮的秦軍皆望風而逃,不敢與之一戰。
而李憐雲則趁勢向西席卷,大軍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每馮作戰無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短短一個月時間,燕軍便已一路攻破漁陽、廣陽、恒山、上黨、河東等五郡六十餘座城池。
而且,通過劫掠沿途所占城池府庫中的錢糧,燕軍的補給也沒有任何的問題,可謂是愈戰愈勇,愈戰愈強,兵鋒直指秦國的心臟——鹹陽城。
李憐雲率部急速西進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鹹陽,嬴政聞訊,是大為震驚,急命蒙毅調集關中內史之地的全部守軍前往函穀關,以拒燕軍。
而當三十萬關中秦軍在函穀關緊急集結之時,李憐雲的大軍也終於挺進秦國內史之地,抵達了函穀關。
時值深夜,燕軍列陣於函穀關前,可當李憐雲看到雄偉的關隘和城牆上密布的守軍之時,他便放棄了進攻的念頭,畢竟,秦軍是以逸待勞,而燕軍則是勞師以遠,且無任何攻城器械,冒然攻城,並無勝算。
緊接著,李憐雲便命令大軍後撤十裡,安營紮寨。而燕軍的兵鋒也終於在此刻暫時收住。
對於休整的命令,燕軍眾將並不意外,可讓他們意外的是,李憐雲隻是下令全軍按兵束甲,休整一夜,卻並未下令打造攻城器械。
眾將帶著這樣的疑惑用完晚膳後,便急急前往李憐雲的中軍大帳商議軍情。
而眾將剛一齊聚,心急如火的燕犇便搶在李憐雲開口之前大聲問道:“大王!我軍明日便要與秦賊決一死戰,您為何不下令打造攻城器械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憐雲還沒來得及回答,又聽王玄說道:“是啊大王!不管怎麼說,您好歹下令趕製一些雲梯呀!不然,我軍明天拿什麼攻打函穀關!?”
二人說的是火急火燎,可李憐雲聽完之後,卻是微微一笑,反問道:“本王何時說過要攻打函穀關啦?”
燕犇聽罷,不解道:“大王!請恕微臣鬥膽,您若不攻函穀關,我等來此作甚!?”
夏千凡也跟著疑惑道:“是啊大王!眼下我軍兵鋒正銳,當趁勢扣關才是!豈有息兵之理啊?”
“嗬嗬。”李憐雲笑了笑,反問道:“都說完了?”
眾將聽罷,都感覺李憐雲話裡有話,於是在尷尬對視一眼後,便紛紛抱拳道:“回稟大王,說完了,隻是臣等愚鈍,不明聖意,還請大王賜教!”
李憐雲聽罷,並未吱聲,而是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卷絲帛遞向眾將,說道:“這是繡衣直指剛剛送來的密報,你們都看看吧。”
“密報!?”眾將聞言,皆驚歎一聲。緊接著,金紮便一臉疑惑地問道:“大王,微臣記得萬壽慶典當日,那六名秦使曾經說過,我北燕在鹹陽的繡衣直指已儘皆殉國,此刻怎麼還會有人送來密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