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憐雲的一番話明顯就是在甩鍋,白裡蘇聽後心中是苦不堪言。可李憐雲發問,他也不好推諉,隻得硬著頭皮回道:“大王,伐秦的絕佳時機,莫過於秦皇駕崩和秦國內亂之時。不過,有道是‘人壽天定’,嬴政何時駕崩,微臣不敢妄斷。而秦國內亂,則需等到秦國百姓家無鬥儲之時。所謂‘民以食為天’,秦國百姓吃不飽,自然就會造反了。”
話音剛落,太尉便冷哼一聲,駁斥道:“白丞相,你的話老夫不敢苟同!”
白裡蘇心頭一緊,忙拱手道:“不知太尉有何高見?”
太尉捋了一把白須,說道:“人壽天定,你預測不了,尚在情理之中。可現在秦國倉廩殷實,百姓又豈會因糧食短缺而造反呐!?你這說了不是等於白說嗎!?”
李憐雲也跟著添油加醋道:“是啊,秦國糧草充足,百姓豈會造反呐!?丞相,這事你挑的頭,你可得拿個主意啊!?究竟如何才能使秦國缺糧啊!?”
麵對李憐雲和太尉的質問,白裡蘇是欲哭無淚。他絞儘腦汁思索一番後,才麵露難色道:“大王!您這可是難倒微臣了。微臣愚鈍,思前想後,除了重金購買秦國穀種,使百姓無法播種之外,實在是想不出彆的辦法!”
禦史大夫一聽,立即滿是鄙夷地斥道:“簡直是癡人說夢,你就是花了重金,秦賊也沒那麼傻,會把穀種賣給你呀!真不知所謂!”
白裡蘇聽罷,是麵紅耳赤,渾身燥熱,此刻他根本無言以對,隻得尷尬地杵在原地,並不時朝李憐雲投去求助的目光。
看著白裡蘇手足無措的樣子,李憐雲差點沒笑出聲來。片刻之後,他才強忍著笑意打起了圓場:“哎呀,丞相能夠想到重金購種,已屬不易,諸卿莫要苛責。畢竟,這種事情也並非他之所長嘛!”
太尉和禦史大夫忙拱手應道:“大王所言極是,方才是臣等失儀,還請大王海涵!”
李憐雲擺手笑道:“無礙的,諸卿也是心係社稷嘛!”
太尉和禦史大夫忙齊聲讚道:“大王寬宏!”然而片刻之後,太尉又話鋒一轉,對李憐雲拋出了難題:“可是大王!如此一來,我等還是無法料定伐秦之日啊!我大燕國仇又何時能報呢!?”
李憐雲早就料到太尉會有此一問,他思索片刻後,便自信笑道:“嗬嗬,太尉言重啦!我北燕人才輩出,這大殿之上站著的更是通曉古今之能臣,依本王之見,你們當中肯定有深諳此道之人呐!”
禦史大夫聽罷,忙拱手問道:“不知大王所謂何人?”
李憐雲露出一絲壞笑,將視線掃向了群臣,一番搜索之後,他的視線最終鎖定了逍遙老頭。緊接著,他便輕拂衣袖,大聲道:“治粟內史是我北燕棟梁,亦是經商裡手。百官當中,你對此事最有經驗,不知可有高見呐!?”
逍遙老頭虎軀一震,忙近前兩步應道:“多謝大王抬愛,微臣才疏學淺,不敢妄言高見,倒是有些淺見奉上。”
其實,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奸商,逍遙老頭心中早就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所以此刻,他才會大大方方站出來與李憐雲對奏。
對此,李憐雲也是心知肚明,忙招手道:“愛卿不必過謙,有何想法直言無妨。”
聞得此言,北燕第二奸商——逍遙老頭立馬上線,向李憐雲敬獻了一條計策:“誠如禦史大夫方才所言,凡國之重要儲備,如鹽鐵、穀種一類,很難以重金求購。不過,也不是毫無辦法。倘若以更將貴重的硬通貨進行溢價交換,微臣以為定能換得!”
李憐雲聽罷,樂得忍不住爆起了粗口:“嘿嘿!你個老小子,還真特麼是個天才!”
而禦史大夫則是急切地問道:“治粟內史彆出心裁,老夫佩服。隻是不知我北燕有什麼硬通貨可與秦國交換呐!?”
此言一出,百官們都一下來了興致,紛紛向逍遙老頭投去了饑渴的目光。
逍遙老頭故意賣了個關子,看向李憐雲說道:“其實大王您在十年之前就已經布下此局了,這個您是最清楚不過啦!”
李憐雲微微一笑,撇嘴道:“你就不要故弄玄虛了,趕快告訴百官吧。”
“遵命!”逍遙老頭應了一聲,接著就對群臣說道:“諸位同僚,大王他英明神武,早在十年之前就已巧布此局,這個硬通貨???就是紙呀!”
此言一出,群臣彷如醍醐灌頂一般,有的連聲驚歎,有的點頭稱是。白裡蘇更是對李憐雲跪拜道:“此真乃神來之筆!大王英明蓋世!實令微臣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緊接著,群臣也齊聲讚道:“大王聖明!臣等不勝欽佩之至!”
“哈哈哈哈!”對於群臣的奉承之詞,李憐雲也是照單全收,樂得開懷大笑。因為逍遙老頭沒有說錯,他當年發明造紙術,為的就是今天。
在一片讚美聲中,逍遙老頭繼續說道:“如今,紙張不僅是我北燕臣民不可或缺之物,更是暢銷秦國、大月氏、安息諸國,成為當地百姓日常之必須之物。光是這一項,每年的稅入便有兩千餘萬兩白銀。可謂是真正的硬通貨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到這,群臣又是一陣讚歎,也不禁對李憐雲更加敬佩。
這時,逍遙老頭亦向李憐雲投去敬佩的目光,說道:“大王當初明令紙張隻許官造更是高瞻遠矚之舉,也正因如此,造紙秘術至今仍掌握在我北燕手中,他國想要使用,則必定要從我國重金求購。故而,隻要大王下一個‘禁購令’,不許秦國以金銀購買,隻許以穀種交換,那秦國不就將穀種乖乖奉上了嘛!沒了穀種,百姓也就沒了糧食,屆時,秦國必定大亂!”
聞得此言,李憐雲滿意地點了點頭,因為逍遙老頭所言正是他心中所想。而群臣也是不斷拍手叫絕,連聲讚歎。
不過,白裡蘇此刻卻似乎想到了什麼,對逍遙老頭皺眉道:“治粟內史方才所言確是良策!但嬴政、趙高和李斯等人也絕非等閒之輩,本相有些擔心,他們會不會識破此計啊?”
逍遙老頭搖頭笑道:“嗬嗬,丞相放心,他們是斷然不會識破此計滴。”
白裡蘇不解道:“你為何如此肯定?”
逍遙老頭聽罷,再次發揮奸商本色,解釋道:“秦國每年春種之時,穀種皆由各地官府發放給鄉民,所以秦國穀種一直是由各地官府儲藏。此次我朝可不明令禁購,避開秦國朝廷,與地方官府通商,凡有利欲熏心之官員,必定會囤積居奇,中我之計。而我等則可趁機大肆交換。等秦國朝廷反應過來,我等早就滿載而歸啦!”
白裡蘇眼軲轆一轉,皺眉歎道:“此計聽著是不錯,不過這風險似乎也不小啊!”
逍遙老頭淡定笑道:“哎呀,丞相,非常之時,當用非常手段!所謂‘深水擒蛟龍,淺水摸蝦米’,此乃國之大計,冒點風險也是應該的嘛!”
白裡蘇細思片刻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接著便對李憐雲拱手道:“既如此,微臣也再無異議,還請大王速速定奪!”
群臣聽罷,也急忙附和道:“請大王速速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