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笑道:“丞相心細如發,本官佩服。誠如你方才所言,本官對此也有擔心。所以除了李信的五千北軍之外,本官還留有後手。”
“哦?”李斯疑惑一聲,問道:“什麼後手?”
趙高摸了摸光滑的下巴,反問道:“丞相可知陛下此次東巡之地?”
李斯應道:“當然是東海之畔的會稽、東海和琅琊三郡了。”
趙高繼續問道:“那你可知是誰在鎮守這三郡?”
李斯脫口而出道:“當然是王賁之子王離在鎮守了······”說到這,李斯仿佛想起了什麼,突然瞪大眼睛盯著趙高問道:“莫非···王離也是你的人!?”
趙高得意笑道:“哈哈哈!正是!”
李斯暗吃一驚,不解道:“王家與你我素無瓜葛,他怎麼又成你的人了!?”
趙高笑著解釋道:“哼哼,丞相有所不知啊。這王離對皇上的意見可是不小呢,當初他父親王賁被李憐雲斬殺祭祀,皇上不僅沒有任何的表示,反而借機收了王翦的兵權,致使王翦鬱鬱而終,作為王家的獨苗,王離自然對此耿耿於懷了。而自此之後,王家的人便不再受皇上重用,若不是本官向陛下極力保舉,他王離根本不可能有今日之地位!更不可能統領東南數郡的十萬大軍!”
李斯接過話茬,大膽猜測道:“作為交換,他便立誓效忠於你,共同對付陛下和蒙氏兄弟?”
趙高笑道:“丞相所言不差,不過···說他是效忠於本官恐怕誇張了些,其實本官與他隻是合作而已。有他的大軍從旁相助,那五千禁軍又有何懼啊?哈哈哈哈······”
李斯聽罷,不禁歎道:“好個手眼通天的中車府令!你說,你究竟還有多少秘密沒有告訴本相!?”
趙高擺手道:“丞相言重了,本官有什麼事情自然是對你和盤托出,又怎會隱瞞呢!?其實,本官此舉也不過是為求自保而已,想當初術士徐福與李忠那廝也是為求自保而東逃出海,所不同的是,他們根基不深,尚可輕裝從簡,而你我的勢力盤根錯節,遍布朝野,想逃是不可能了,隻能出此下策!”
聞得此言,李斯驚訝不已,同時也忍不住在心中重新審視起了趙高,因為,趙高的城府之深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料。片刻之後,他捋著白須說道:“趙大人思慮周全,本相佩服。有小皇子殿下撐腰,又有李信、王離二位將軍保駕,則大事可成矣!”
趙高笑道:“嗬嗬嗬,李丞相抬舉抬舉。既如此,你該再沒什麼顧慮了吧?”
李斯沉思片刻後,皺眉道:“方才所議之事,本相倒是沒什麼問題。隻是乾掉皇上之後,如何才能讓小皇子殿下順利登基呢?你也知道,這朝中可是有不少人都支持公子扶蘇的!若無周密計劃,恐生變故呀!”
“嗯,丞相言之有理。”趙高應了一聲,接著又話鋒一轉寬慰道:“不過此事丞相也無需多慮。”
李斯急忙問道:“此話怎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高思索片刻後,說道:“本官有三策,可保胡亥殿下順利登基。”
李斯追問道:“哪三策!?”
趙高露出一絲壞笑,說道:“其一,乾掉大王之後,我等定要秘不發喪,以免節外生枝。等到返回鹹陽之後,再由胡亥殿下親自將皇上駕崩的消息昭告天下。”
“嗯。”李斯點了點頭,問道:“其二呢?”
趙高繼續說道:“皇上死後,胡亥殿下登基的最大障礙便是公子扶蘇,所以,這其二嘛···就是把公子扶蘇一並乾掉!”
李斯皺眉道:“這個本相自然知曉。隻是···眼下公子扶蘇坐鎮西北,統帥三十萬長城軍團,你我想把他除掉,恐非易事!”
趙高自信笑道:“如果隻靠你我二人之力,當然難成此事了。不過嘛···若是讓陛下出麵的話,那結果就不一樣了。”
“陛下!?那個時候陛下他不是已經被我們除掉了嗎!?”李斯聽罷,當即反問了一句。可緊接著,他又仿佛明白了什麼,瞪大雙眼猜測道:“你的意思,莫非是想假傳聖旨,逼公子扶蘇自儘!?”
“哈哈哈哈!”趙高壞笑著說道:“不愧是丞相,真是一語中的!不錯,你我秘不發喪,誰能知道皇上已經死了!?屆時我們隻要發一道聖旨,命扶蘇自儘,還愁他不死嗎!?”
李斯思索片刻後,不無擔心地說道:“計是好計,可公子扶蘇剛毅勇武,才智雙全,若是他懷疑有詐,不肯就範,又該如何?”
趙高笑道:“丞相放心,扶蘇雖然智慧超群,但卻是寬仁忠厚之人,而且曾多次直言犯上,令皇上不快。有道是‘父命難違’,隻要我們在聖旨中措辭嚴厲,重則其罪,並告知他皇上要傳位於胡亥殿下,以扶蘇的性格,必定是萬念俱灰,生無可戀。屆時,無論是誰去勸阻,他都會自裁無疑!”
李斯將趙高的話細細斟酌了一番後,點頭應道:“嗯,趙大人言之有理,如此一來,扶蘇必死!”緊接著,他又問道:“那其三呢!?”
趙高聽罷,卻突然抽出了腰間的佩劍,握在手中端詳了起來。明晃晃的劍身在燈火的映襯之下,顯得寒氣逼人,而趙高的眼中也在不經意間閃過一絲殺氣。
麵對趙高突如其來的舉動,一旁的李斯頓時暗吃一驚。好在,他於宦海沉浮多年,雖有些吃驚,卻並未亂了方寸。
片刻之後,趙高揮舞了兩下長劍,厲聲道:“這其三嘛,當然就是掌握兵權了!”
喜歡一統天下笑紅顏請大家收藏:()一統天下笑紅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