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憐雲淡定回道:“這個哪能難得倒你啊?我們還是同樣能用排除法的嘛。”
“大王聖明!”白裡蘇讚歎一聲,說道:“被我北燕征服之塞北蠻族,共分匈奴、山戎、東胡、肅慎等十餘部。其中極北五國與肅慎、驅度寐、夜叉等部皆國勢衰微,而且他們已儘歸我北燕王化,絕不可能有不臣之心。”
聽到這,李憐雲不禁點頭應道:“是啊,這些年本王對這些部族的百姓還算不錯,又是免賦,又是給地,他們的小日子應該挺滋潤的,對我北燕不會有二心。”
白裡蘇拱手回道:“大王所言極是!”
李憐雲接著說道:“那麼剩下的,就隻有匈奴、東胡和山戎了。”
白裡蘇立即應道:“正是!”
李憐雲問道:“那麼丞相以為···該從何處下手呢?”
白裡蘇沉思片刻後,回道:“大王,微臣以為,先一個要排除的,就是山戎。”
李憐雲疑惑道:“哦?為何?”
白裡蘇回道:“其一、山戎的首領乃是我北燕的王後露娜娘娘!其二、山戎部族中威望甚高的奈比海將軍乃是我北燕的忠義侯!有這等關係在,山戎豈會反焉?”
李憐雲應道:“丞相言之有理。”可緊接著卻又玩味一笑,問道:“不過···本王記得···薩摩的獨子好像還活著吧?”
白裡蘇急忙應道:“大王說的是!薩摩的獨子叫甄金,當初我軍大敗薩摩之後,並未將其一並斬殺。一是為了彰顯大王之仁德,二是他當初年歲尚幼,三是為了安定山戎民心。”
李憐雲摸了摸下巴,問道:“那你認為,他有沒有可能參與其中?”
“呃······”白裡蘇猶豫片刻後,回道:“微臣以為···斷然沒有這個可能。”
李憐雲皺眉道:“哦?丞相何以如此肯定?”
白裡蘇急忙回道:“大王有所不知,薩摩伏誅之後,甄金即被關押至飛雲城大牢,後遇大王登基,大赦天下,他被發配徭役,建設塞北諸郡。在此期間,他任勞任怨,多次立功,於北燕五年,被朝廷免除徭役,成為庶民。自此,他便隱居在極東郡,不問世事。”
李憐雲反問道:“嗯,聽著倒是辭尊居卑,可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白裡蘇回道:“大王,甄金被俘之後的表現可圈可點,且行事低調謙遜,微臣和朝中同僚並未察覺其有不臣之心。另外,繡衣直指對他在極東居所的監視從未間斷,可這五六年來,也從未發現他有什麼不臣之舉。”
“嗯。”李憐雲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隨即轉移了話題,招手道:“你再說說匈奴和東胡吧。”
“遵命!”白裡蘇應聲說道:“東胡王鐵查已歸順多年,此間一直與若雅隱居在黑龍嶼。據微臣觀察,他也沒有什麼不軌之舉。而且,他的親信舊部,已大多為我所用,比如忠勇侯金紮,便是其中之典範。所以微臣以為,東胡也應該排除在外。”
李憐雲順勢說道:“嗯,那麼依你之見,嫌疑最大的就是匈奴咯?”
白裡蘇語氣堅定道:“不錯!微臣認為十有八九!”
然而李憐雲聽罷,卻皺眉詫異道:“可是當年燕匈大戰,冒頓及其宗室都被誅殺殆儘了呀!”
白裡蘇急忙解釋道:“大王,您彆忘了,我軍當年雖萬裡奔襲,誅殺冒頓於永固城,但平定匈奴殘部,我們可是用了整整半年啊!而且,直到現在,仍有一些匈奴殘匪出沒於極北八郡的官道之上,可謂死而不僵。另外,匈奴二十四長雖已儘皆伏誅,但右賢王一脈,卻有漏網之魚,至今仍下落不明。所以,綜上兩點,微臣認為匈奴的嫌疑最大!”
聞得此言,李憐雲瞬間陷入沉思。良久過後,他才點頭說道:“嗯,丞相言之有理。”
白裡蘇急忙拱手回道:“大王聖明!若大王同意微臣的拙見,那麼微臣便從匈奴入手,調查此事了。”
李憐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著就意味深長地說道:“嗯,從匈奴入手也不是不行,不過···有些事情本王還是想提醒你一番。”
白裡蘇急忙應道:“請大王明示!”
李憐雲放下茶杯,沉聲道:“本王以為,甄金那邊你也得兼顧,甚至有必要直接從他身上下手。”
白裡蘇不解道:“哦?大王,此話怎講?甄金的表現不是一向很好嗎?”
李憐雲微微一笑,反問道:“老白,你可還記得田氏代齊之事?”
此言一出,白裡蘇是吃驚猛醒,連聲應道:“記得記得!微臣當然記得!大王!微臣明白您的意思了!”
李憐雲會心一笑,說道:“老白,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你身為北燕首輔大臣,凡事可都得留個心眼呐!”
白裡蘇拱手回道:“大王的一番話真可謂金玉良言!微臣定時刻謹記!請大王放心!微臣知道該怎麼做了!”
“嗯。”李憐雲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另外,本王以為,還有一事,可能與此事相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哦?”白裡蘇疑惑一聲,問道:“不知大王所謂何事?”
“是這樣······”李憐雲稍加思索後,便將夏千凡在瑪雅所遇之事對白裡蘇和盤托出。
白裡蘇聽罷,立時便大吃一驚道:“啊!?還有這等怪事!?”
“是啊!”李憐雲點頭歎道:“從被發現的胡人屍首不難看出,瑪雅之事與今日龍城之事存在著某種關聯。故而,本王以為,這也是一條重要的線索。”
白裡蘇應道:“大王所言極是!微臣深以為然!”接著又麵色凝重地說道:“另外,屍首當中還有一些是中原人的,而且瑪雅蠻夷竟會使用中原陣法,從這兩點怪象來看,這件事或許和秦國也大有關聯。若真有秦賊在暗中支持,那麼此事就更為錯綜複雜了!”
李憐雲慨歎道:“是啊!所以,調查之時,你要加倍細致,不得漏過任何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