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層巒疊嶂,真應景了蘇軾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時間不知道該看什麼地方,總讓人感覺每個地方都一樣,每個地方也不一樣。
許華他們走著走著,聞到一股茶香,茶的香味飄散在空中,使人如癡如醉。許華和吳語很少能喝到茶,對於這種香味並不是很敏感,不過黃金華就不一樣,這種味道伴隨著他從小到大。
許華揉了揉鼻子,發出疑惑的聲音:
“大家快問問,這是什麼味道?”
吳語搖搖頭,隻有黃金華說道:
“這是茶香,沒想到,這裡也能夠聞到濃濃的茶香,已經很久沒有聞到這麼濃鬱的茶香,真想喝上一口。”
他們繼續往前走,走到一座房子的位置,這座房子是有名的吊腳樓風格。通常情況下,很多人都不知道吊腳樓到底是什麼樣子,隻知道這是少數民族的一種建築風格。
許華用手指著吊腳樓說:
“大家快看,這房子好奇怪,感覺全部是木頭做成的。”
黃金華說:
“這就是吊腳樓,沒有見過吧?實際上這種房子在城市裡麵是根本看不到,城市裡麵都是混凝土,能看到一間用木頭做的房子,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這種吊腳樓是這裡瑤族的建築,它驗證著整個瑤族的興衰,當然,吊腳樓並不是隻有這裡有,也不是隻有瑤族才有這種建築,湖南湘西那邊也有吊腳樓,隻不過每個地方的特色都有差異。”
接著,黃金華就開始滔滔不絕的介紹吊腳樓:
吊腳樓通常為兩層或三層,底層架空用於堆放農具、圈養牲畜或防潮;中層為居住區,通過榫卯結構連接木柱與樓板;頂層多設曬台,用於晾曬穀物或草藥。
吊腳樓還遵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風水理念,依山傍水而建,既規避地質災害,又便於取水樵獵。湘西鳳凰的沱江吊腳樓群與姑婆山瑤寨的溪畔木樓,皆為此類選址的典範。
吊腳樓是以杉木、竹材為主,柱體塗刷桐油防腐,樓板鋪設竹篾編織的防滑層。瑤族吊腳樓常在簷角雕刻“盤王印”圖騰,壯族則偏好在窗欞鑲嵌銅鼓紋飾,展現族群審美差異。
瑤族的“半邊樓”僅以三麵木柱支撐,形成“前虛後實”的懸挑結構,底層架空高度可達2米,適應瑤山多霧潮濕的氣候。瑤族婦女常在廊下編織瑤錦,長鼓聲與織機聲交織成山間韻律。
苗族的“虎爪柱”基座采用三根粗壯木樁呈三角支撐,形似猛虎利爪,象征對自然的敬畏。黔東南西江千戶苗寨的吊腳樓群,最高達13層,榫卯工藝精密如機械裝置。
土家族的“擺手堂”在吊腳樓群中設祭祀空間,屋頂飛簷上翹如展翅鳳凰,堂前廣場用於跳擺手舞。湖北恩施土司城遺址的九進堂,便是土家族建築禮製的巔峰之作。
總之,吊腳樓是鐫刻在中國山水間的立體史詩,它用懸挑的智慧回應自然挑戰,以榫卯的精妙連接族群記憶。當現代人驚歎於鳳凰古城的夜景時,更應思考如何讓這份“天懸地隔”的生存哲學,在鋼筋混凝土的叢林中延續其生命律動。或許正如侗族諺語所言:“樹高千丈不離根,樓高百尺不忘山”,吊腳樓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詩意棲居”最生動的詮釋。
許華不得不對黃金華豎起了大拇指:
“厲害,懂得真是多,真不愧是大學生,知識儲存量就是豐富。”
“其實我原來也不知道這些,隻不過我來之前做了一下功課,不然丟丟臉丟大發了,我雖然也是瑤族人,不過我記憶中沒有住過吊腳樓,出生就是在縣城,在縣城長大,我的父親也是在縣城長大,並且,我們沒有鄉下的房子,因為都是土生土長的縣城人。怎麼你們沒有做過功課嗎?”
“哪裡會做功課,反正我們都是走到哪裡算哪裡,沒必要那麼麻煩,去到哪裡都一樣。”
“可是,你們不做功課,如果有人問起你們,那你們該如何應對?再說了,做好了功課才能夠讓旅行得心應手。”
“我們那裡是旅行,我們是流浪,既然是流浪,那就有流浪的樣子,再說了,我們也沒有什麼朋友,根本就不會有人問這些問題,吳語拿的就是我的手機,你自己看看,有沒有人找過我,彆說是電話了,就連微信都沒有響過,說真的,現在除了你還有吳語,我可以說沒有朋友,以前那些都是工友,現在出來了,也沒有了聯係。”
“那你的家人或者同學呢?”
“家人就彆提了,明明知道自己一事無成,根本就不好聯係他們,還有就是同學,我小學畢業,很多人自從畢業之後就沒有聯係,他們讀初中,讀高中,上大學,和我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以前回去見到麵會打一聲招呼,可是也隻是打一聲招呼,沒有在多的言語。”
吳語拿出手機,認真拍著吊腳樓,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後都拍了一遍。
吊腳樓的大門是敞開的,門口不斷有人進進出出,他們也走到了吊腳樓門口,把頭伸進去看了看,確認可以自由出入之後才踏進吊腳樓的大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吊腳樓裡麵有人在煮茶,裡麵茶香飄逸,有的人坐在茶幾前麵喝茶聊天。除了有人煮茶之外,裡麵的貨架上還擺滿了茶葉。他們湊近一看,發現這些茶葉都是產自這裡,還給了詳細介紹。有說這是茶樹的那一個部位,有標明是春茶還是秋茶,有寫明采茶的時間。
在泡茶人的後麵給茶葉做了詳細介紹,裡麵的內容就是如何煮茶,如何儲存,如何采摘,還有茶的功效等等。
後來,他們才知道這是展示茶文化的吊腳樓,當然裡麵的茶還可以出售,有這方麵的需求會在這裡購買一些茶葉回去。
黃金華什麼都不說,他走到茶幾前麵坐了下來,泡茶人微笑著給他倒了一杯茶,而黃金華毫不猶豫喝了起來。
出了吊腳樓,許華問黃金華:
“那個茶的味道如何?”
“你怎麼不自己去嘗一嘗?”
“我哪敢去嘗,等下嘗了不買那不是很不好意思,再說了,我這個人不懂茶,喝了等於白喝。”
“喝又不用錢,再說了,沒有人規定喝茶就一定要買茶,她在這裡泡茶本來就是給遊客品嘗的,有人喝她的茶她應該高興,至於買不買她也管不著,她總不能強買強賣吧?這是犯法的。”
“啊!原來是這樣,我真是一個鄉巴佬,土包子,山炮。”
“嗯,不過這個茶的味道還是非常不錯,我很久沒有喝過那麼好的茶,不過喝茶也是看個人口味,茶並沒有好與壞,隻不過是看個人的口味,有的人喜歡喝這種,有的人喜歡喝那種,反正說不清楚,下次有機會你一定要親自嘗一嘗,不然怎麼知道香還是不香。”
說完,他們繼續往前走。
喜歡那些流浪的日子請大家收藏:()那些流浪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