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魯琦去賬房領了銀子,先去藥鋪給魯鈺抓了藥,又去集市買了些木料和工具。
路過布店時,他站在門口看了半天,進去扯了塊藍粗布——他記得弟弟小時候總盼著有件新衣裳。
回到住處,魯鈺正坐在門檻上曬太陽,看到魯琦手裡的東西,眼睛都亮了:“哥,這是買的啥?”
“給你做件新褂子。”
魯琦笑著把布遞給弟弟,“等我忙完縣裡的活兒,就給你做。”
正說著,外麵傳來腳步聲,王剛提著個木匣子走了進來:“魯師傅,蘇大人讓我把這個給你送來。”
木匣子裡是一套嶄新的木匠工具——锛子、鑿子、刨子樣樣俱全,木柄上還刻著細密的防滑紋。
魯琦拿起一把鑿子,入手沉甸甸的,刀刃閃著寒光,一看就知道是個好東西。
“蘇大人說,好手藝得有好工具配著。”
王剛笑著說,“他還說,讓你先看看城南那座舊糧倉,琢磨著怎麼修,下午他要去瞧瞧。”
魯琦把工具小心翼翼地放回匣子裡,心裡熱乎乎的。
他活了三十多年,還是頭一回有人這麼看重他的手藝。
“替我謝過蘇大人,我這就過去看看。”
魯琦把工具匣子交給魯鈺收好,轉身就往城南走。
城南的糧倉確實夠舊的,牆皮掉了大半,屋頂的茅草黑黢黢的,牆角還裂了道縫。
魯琦圍著糧倉轉了兩圈,又爬上梯子查看屋頂,手指敲了敲梁柱,眉頭慢慢皺了起來。
“這糧倉的梁柱都朽了,光修修補補不行,得換幾根新的。”
他自言自語著,從懷裡掏出炭塊,在地上畫起了圖樣,“屋頂得改成斜坡的,好排水,牆角得用石灰砂漿抹一遍,防老鼠……”
正畫得入神,身後傳來腳步聲,蘇康帶著周文彬走了過來:“魯師傅,看出啥門道了?”
魯琦連忙站起身,指著地上的圖說:“大人您看,這糧倉得先把朽壞的梁柱拆下來,換上新的鬆木。屋頂的茅草換成瓦片,省得年年修補。牆角加道石基,再抹上石灰,能防潮濕。”
蘇康蹲下身,看著地上的圖樣,不住點頭:“說得在理。需要多少木料、多少人手,你列個單子給周縣丞,讓他給你備齊。”
“哎!”
魯琦答應著,心裡那股勁兒更足了,“大人放心,我保證把糧倉修得結結實實的,能存住糧食,還不怕耗子。”
蘇康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信你。”
陽光照在糧倉的破屋頂上,也照在魯琦黝黑的臉上。他看著蘇康離去的背影,又低頭看了看手裡的炭塊,突然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
他知道,從今天起,他這雙手不光能打家具,還能為這武陵縣做點實實在在的事了。
魯鈺拄著拐杖站在遠處,看著哥哥和蘇大人說話時挺直的腰杆,咧開嘴笑了。
他知道,哥哥的好日子,還有這武陵縣的好日子,都要來了。
而閻蘭蘭和閻智傑這邊,當他們兩人跟著蘇康回到縣衙後,蘇康便吩咐王剛將他們兩人在縣衙裡安頓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