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澹台素吩咐魏枳陪林憬去找隔壁鎮的鎮長商議此事,但臨行前,他又怕魏枳和林憬說不清楚,交代不明白,所以又央求他們先給他弄個輪椅來,由他親自去說。
有了澹台素的不爛之舌,施粥的申請很順利就辦了下來。
那鎮長表示,他很歡迎他們來施粥,但是,在施粥之前,他需要適當地收取一些“攤費”和“工費”,好給鎮上幫忙維持施粥秩序的衙役發發薪水。
魏枳為此稍顯惱火。
他生氣到不是因為要多拿一部分錢來“補”鎮上,而是因為他看這個鎮長並不像什麼好官,他交的那點兒補費未必能發到那些衙役的手裡。
“真是過分,你不知道,他跟咱們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色眯地盯著多羅,我對他一點兒好印象都沒有。”
直到搭好棚子施粥的那天,魏枳還為此事憤憤不平,覺得那鎮長很不靠譜,一邊跑裡跑外地搬運物資,一邊怒罵。
“你少說話,把災民照顧到了就行了,到時候,你可以現場給那些衙役發點兒辛苦費,你給他的那些錢,全當孝敬他了。”
澹台素一邊勸魏枳,一邊跟林憬一起施粥。
為了能讓小孩子也喝到粥,林憬特意搭了兩個粥棚,一個給成年人喝,一個給小孩子喝,入口出口都派了眼尖的衙役盯梢,按照衙門裡登記的戶口和人頭熬煮熱粥,確保人人能夠填飽肚子。
這鎮子遠在海岸,距離蕞都很遠,距離沙涇洲和魔界卻很近。
這裡的居民平時度日就很艱難,隻能勉強混個溫飽,更彆提吃白粥加肉乾。
他們已經儘力維護局麵,但施粥棚前還是圍起了長隊,林憬和澹台素主要負責小孩子的施粥工作。
這些流浪的小孩子個個穿著破爛,最大的即便十幾歲,也看起來麵瘦肌黃,膽小畏縮,分到熱粥的時候,好幾個都熱淚盈眶,止不住地給林憬磕頭,弄得林憬心裡很酸澀難過。
不過,林憬也注意到,這些孩子裡,甚至包括那些大人裡,都是沒有金盞奴的。
這其中的原因也不難猜,像金盞奴這種富豪之家的標配奴婢,要麼從小就被走,要麼活不到成年,也根本沒機會跑到他麵前下跪哀求,懇請施粥。
林憬想起那些受苦受難的族人,又想起自己小時候錦衣玉食的生活,心情更是沉重。
他勉強穩定情緒,繼續施粥。
然而,當他正沉浸在給孩子們舀粥的過程中時,一個突如其來的聲音,卻打斷了他的思緒。
“多羅哥哥?”
林憬一怔,驚訝地低下頭,仔細看著麵前那個穿著破爛,雙頰凹陷,神情抑鬱的少年。
他端著一個破碗,正等著林憬施粥。
可他的眼裡,卻全無對食物的渴望,隻有對林憬的好奇。
林憬放下飯勺,仔細分辨對方的樣貌,隨即,他像是認出了對方,顫聲問道:“你……你是阿鸞?”
阿鸞是魏楷的小字。
而他,也正是在魏楨宮變中失蹤不見的、被雪千重拚死救走的那個五皇子——魏淵明和雪中雒最小的兒子,自己和魏枳的親弟弟。
林憬萬萬沒想到,魏楷居然還流浪在外,一直沒有回蕞都去。
喜歡擇膏粱請大家收藏:()擇膏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