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醒目,配圖是一個男人站在發布會舞台上,西裝筆挺,自信滿滿地介紹產品功能。
趙敏書皺了皺眉,下意識地靠近了些,仔細讀下去。
照片裡的男人麵容陌生,但她總覺得那雙眼睛有些熟悉。
他的手勢、站姿,甚至說話時微微揚起下巴的神態,都讓她心頭一動。
她輕輕翻過一頁,新聞繼續描述這款軟件如何通過ai技術提升辦公效率,號稱“顛覆傳統工作模式”。
而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名叫林哲——這個名字,像一根細針,輕輕紮進了她的記憶深處。
可這個項目,她記得清清楚楚——那是沈時懷耗費無數個日夜的心血,甚至可以說是他一直以來執著追求的夢想。
每一個細節、每一行代碼,都凝聚著他近乎偏執的熱愛與堅持。
按理說,這種級彆的產品發布會,本該由他親自站上台,向所有人講述背後的構思與突破,眼神裡閃爍著屬於創造者的光芒。
怎麼會是由另一個人來主講?
更讓她感到奇怪的是,整篇報道從頭到尾,竟然沒有提到沈時懷一個字。
沒有提及他是核心開發者,也沒有一句關於他的貢獻或背景介紹,仿佛這個人從未存在過,也從未參與過這個項目。
她皺起眉,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報紙的邊緣。
按沈時懷之前親口說過的話,這軟件項目是他主導開發的。
他不止一次地在她麵前談起這個產品,語氣裡滿是驕傲與期待,說這是他第一次把技術與理想真正結合的作品,是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那他現在到底在哪裡?
為什麼會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缺席?
趙敏書緩緩放下手中的報紙,心裡像是被什麼東西輕輕敲了一下,接著又不斷回響。
不安的情緒一點點湧上來,像是水底浮起的氣泡,越往上越膨脹。
沈時懷或趙在為人處世上有過一些小算盤,有時候也會耍點聰明、藏點私心,可他在技術上的才華,是沒人能夠否認的。
他是那種能通宵寫代碼也不喊累的人,是能在一堆複雜邏輯中迅速找到突破口的天才。
這麼重要的場合,關乎他畢生心血的發布,他怎麼可能不出現?
除非……
發生了什麼意外。
第二天一早,她便把店裡的事仔細交代給了錢彙民,叮囑他看好收銀台,彆讓顧客久等,貨品及時補上。
安頓好一切後,她匆匆搭上了一輛公交車,穿過半個城市,來到了那家位於科技園區中心的公司大樓。
她站在公司前台,雙手輕輕交疊在身前,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問出那句壓在心頭一整晚的問題:“沈時懷還在你們公司上班嗎?”
前台是一位年輕的姑娘,紮著馬尾,戴著細框眼鏡。
她聽到這個名字,先是一愣,眼神微微閃動,似乎在記憶中搜尋著什麼。
猶豫了片刻,才小聲回應道:“他已經走啦,三個月前就離職了。”
“走了?”
趙敏書的聲音不自覺地揚高了一些,眉心頓時皺成一個結。
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沈時懷是個對工作極其認真的人,一旦接手項目,哪怕加班到淩晨也不會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