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她最激動的是,如果這批牛仔褲能夠全部在今天賣出,她們將獲得一筆不小的利潤,這對於剛起步的小攤來說,是一次非常關鍵的機會;然而她也發愁,整整一千件的貨物堆積在這狹小的空間內,甚至連走路都需要側身才能通過;而且她心中隱隱有些不安:畢竟這裡是新開的攤位,人生地不熟,她們又是新手,真的會有人願意買嗎?
看到宋薇薇臉上流露出的緊張和不安,沈妍輕輕握住她的手,柔聲安慰著她道:“彆擔心啦,這裡的客流量並不差。你看,街道兩邊的人都不斷來來往往,說明人氣是有的。”
她堅定地說,“隻要我們全力以赴,拿出百分百的努力去推銷、吆喝、招呼客人,這件事一定辦得到。”
聽她說得如此堅定有勁兒,宋薇薇雖然心裡還有些許忐忑,但她很快吸了口氣,穩住心神,眼神中重新燃起了鬥誌,低聲回應一句,“對,那就拚了這一趟吧!不試試看怎麼知道?”
就在她們整理鋪麵的時候,周圍的環境也開始熱鬨起來。
攤位旁邊的其他商鋪接連傳出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有的攤主甚至直接打開音響設備播放廣告音樂吸引行人駐足停留,一時間整個市場仿佛提前進入了高峰期一樣喧鬨嘈雜,充滿了生意開張前那種火熱氛圍。
這些都是市麵上比較常見的前衛做法,主要集中在一些新潮商圈或者網紅集市當中,在普通的小買賣經營中其實並不多見。
沈妍和宋薇薇在看到其他商戶如此操作後,也開始跟著大聲喊口號進行叫賣。
這種做法很快收到了效果。
不少路過顧客陸續停下腳步,朝她們這邊走過來,開始在她們的攤位前挑選起衣服來。
但與天橋上的情形相比,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因為周圍小店的數量實在太多太多了。
雖然能夠吸引一定的客流量,但真正願意在她們這裡購買衣服的人,卻遠比從前在天橋上少得多。
經常有人拿著衣服一邊看一邊跟同伴說:“我先去彆家轉一圈,看看哪家價格更合適,再決定在哪裡買。”
就這樣,從早上九點一直賣到十點,整整一個小時過去,她們總共隻賣出了二十條褲子。
這個成績簡直讓她們的心情一落千丈,心裡非常受打擊。
要知道,如果那時候還在天橋上賣,這個時候早就賣出去一百八十多件了。
儘管現在的生意十分冷清,甚至可以說是慘淡,但她們從未後悔搬到這裡擺攤經營。
隻是眼前這種局麵必須儘快扭轉回來。
眼看著營業額下滑得這麼嚴重,宋薇薇心裡有點著急起來。
這種情況讓她感到特彆坐立不安,站也不是,坐著也難受,仿佛整個身體都不知如何安放。
“怎麼辦啊沈妍?”
她急切地問道。
坐在輪椅上的沈妍聽了之後,並沒有立刻開口回應。
她先是伸手握住了宋薇薇的手,示意對方冷靜一下,彆太慌張,隨後又陷入了思考之中。
片刻後,她才認真分析道,這邊的生意之所以不好做,原因在於周圍的商品種類太過雷同,可供顧客選擇的門店也非常多。
客人會一家一家地仔細對比查看,最終選個最便宜的、最合適的一家下單。
而她們的商品並沒有突出的價格優勢,自然很難被順利成交。
但是如果現在貿然跟彆人拚低價競爭的話,不僅利潤微薄,還會演變成一場無休止、無法擺脫的消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