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客人剛買了1200件上衣,花了元,兜裡剩的錢也不多了,沒辦法大批量進貨。
他摸了摸口袋裡的零錢,再看了下繡花牛仔褲的標價,意識到資金已顯緊張,短時間內無法再購入大批次產品。
但他還是忍不住動心。
儘管資金吃緊,他依然舍不得放棄這批繡花牛仔褲。
他知道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而這些褲子如果拿到他所處的城市試銷,或許會成為下一款爆款單品。
他想象著牛仔褲擺上貨架後顧客爭相搶購的場景,心裡開始泛起波瀾。
想著如果把這些牛仔褲帶回南市,能不能自己找工廠仿做一款?
他有種預感,這種樣式肯定能熱銷!
既然價格太高不能全部代理,那就自己找廠家仿照這款設計來定製。
他相信,市場一定會接受,而且可能更便宜、更容易打開銷售局麵。
思來想去,他咬咬牙開口:“老板,那這條牛仔褲,也給我先拿50條試試。”
為了驗證市場需求,他還是決定先購入少量繡花牛仔褲回去銷售,並通過試銷數據進一步決定是否合作定製,或者繼續增加訂貨數量。
雖然數量不多,但卻代表了一次嘗試,也許會打開全新的市場機會。
最終她們不僅賣掉了1200件牛仔上衣,還成功搭上了50條繡花牛仔褲。
這一訂單不僅讓攤位的銷售額再度刷新,也為後續的產品推廣打開了新的思路。
無論是曹陽飛還是沈妍,都知道這個訂單不僅僅是一筆交易,而是他們走向更廣闊市場的一次重要跳躍。
但沈妍心中依然有個更大的計劃——她不僅僅滿足於當前已經建立起來的銷售渠道,她想要進一步拓展自己的下級批發網絡。
她清楚,如果能夠建立起穩定而廣泛的批發渠道,不僅可以減輕自己在零售環節的壓力,還能提升整體利潤。
於是,趁著一位前來購買牛仔外套的客戶在攤位前停留的時機,沈妍微笑著問道:“老板,您貴姓?方便留個電話嗎?”
緊接著,她又補充了一句,語氣誠懇卻不顯急切:“要不要留個聯係方式給我們?下次有牛仔外套我們優先通知您,保證您不會錯過好貨。”
為了增強對方的信心,她還順勢介紹了產品的熱銷情況:“我們的牛仔外套賣得可快了,您看,今天才擺攤三四小時,就已經賣出去上百件了。”
沈妍一邊說,一邊指著貨架上的剩餘庫存繼續說道:“我們這批貨量本來就不算多,不過就算是按零售價一件件賣也不愁出不去。”
然後,她換了個更為體貼的說辭,引導客戶留聯係方式:“為了避免您下次再特意跑一趟卻拿不到貨的情況發生,特彆是還沒等我們生產出來,您就白來了,所以您要不要留個電話?”
其實,目前她們攤位這邊還沒有安裝電話。
電話的便利性在當下已愈發顯現,沈妍敏銳地意識到,是時候為攤位配備一部電話了。
那位客戶當然也不是外行,他對當前牛仔外套的市場表現也十分清楚。
否則,他也不會在第一次合作時,就一口氣下了1200件的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