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二伯家三個兒子的婚姻都不算太幸福,其中老二的婚姻最為糟心,似乎從結婚起就沒聽過他們沒吵架的時候,剛開始是因為沒有獨立的房子,楊禕的父親就把自己老家的房子給她的二堂哥住,終於消停了一年之後,生完孩子後又鬨了起來,其實問題隻有一個就是錢,可二伯一個老農民那來那麼多錢?大伯到時經濟寬裕,可家裡有四個孩子,還都結婚了,基本已經不可能在擠出多餘的資金來資助二伯家了,於是二伯家就把主意打到了楊禕父親身上了,以楊禕父親一直以來的做法自是不會不管,那年楊禕剛剛上初二,也就從那時起二堂哥頻繁的來楊禕家,在五十平米的小房子裡擠了楊禕一家三口跟一個將近三十歲的大小夥子,最初是為了多掙錢做起來販賣白糖的生意,可是二堂哥卻缺乏誠實守信的品德,在白糖裡加鹽牟利,最後當然是被舉報了,由於沒有背景的原因,二堂哥就變成了懲處的榜樣,之後被被公安局發了通緝令,二堂哥就躲在了楊禕家,這一躲就是兩個多月,在那兩個多月裡,二堂哥從不把自己當外人看,該吃吃,該喝喝,楊禕每晚寫作業時總是伴隨著當時最流行的電視劇聲音,所以第二天楊禕的桌子周圍肯定會圍著一群學生聽她講前一晚的電視劇劇情,那一刻也是楊禕在學校裡最有成就的一刻,同學們不會因為她學習不好,穿就工作服,用不起符合規定的作業本而看不起她。但即使是這樣,年幼的她還是希望堂哥快點走,畢竟在怎麼說她是學生,在學校裡,學習還是排在第一位的,在怎麼會講故事也抵消不了差勁的成績,每當各科成績公布的時候或是物理,數學作業不會做的時候那種羞恥、挫敗、無力感就會湧上心頭,作為一個敏感的孩子,楊禕儘力通過給同學講故事,自我調侃來努力拉近和同學的距離,可隻有她自己知道,那隻是表麵的,在學校裡她沒有真正的朋友,心裡的痛苦沒人可以訴說,楊禕喜歡畫畫,可以把自己的情緒花在畫裡,她知道自己的文化課不好,想通過畫畫來實現自己上大學的夢想,楊禕告訴父親:你有穩定的薪水,每個月幫彆人補習還有一筆額外收入,你對二伯家的資助稍微少一點,我可以不要新衣服,不要新作業本,你幫我報一個繪畫班吧!我真的喜歡畫畫,可父親卻心平氣和的告訴她自己小時候彆說舊衣服了,就是學費都是爺爺在村裡挨家挨戶借,那個時候他的繪畫天賦比楊禕好多了,不也沒能當上畫家嗎?就那麼一點點天賦還想吃什麼繪畫的飯,還是好好學習吧!並且對於楊禕要求減少對二伯家幫助的說法父親極為不滿,認為楊禕是數典忘祖,看不起老家的窮人,應該從那時起直到高二楊禕應該患上了厭學症,之前雖說成績不好吧!但至少還算中遊梯隊的學生,從那時起徹底淪為了差生,基本每科都考不及格,後來楊禕想起來都害怕,就連一般學生認為最簡單的語文,她有時候可能連四十分都考不到,更不要說,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這些還需要努力的學科了。
這時的母親呢?應該比父親稍微合格那麼一點,母親會在二堂哥出門的時候跟父親爭吵,要求他儘快讓二堂哥走,畢竟楊禕已經是十四歲的姑娘了,也能看到楊禕繪畫的天賦,要求父親為楊禕報一個繪畫班係統的學習一下,可也僅僅隻對父親說過一次,每當二堂哥在家的時候,母親也怕得罪人,給二堂哥做他喜歡吃的飯菜,還開解他不必困擾,雖然發了通緝令,但又不是什麼大案子,沒必要太過憂慮,楊禕帶著差勁的考試成績回家的時候,會跟父親,有時候還有二堂哥,三人一起訓斥,在這種家庭氛圍下:楊禕怕回家、怕考試、怕父親問功課,並且母親還有一個中國人特有的通病:喜歡讓楊禕學習彆人家的孩子,當時的楊禕也是走了狗屎運了,剛好她父親學校裡有一個老師的孩子跟楊禕同歲,同班,也是一個女孩,但不同的是:那個女孩的成績很不錯,在這種情況下,楊禕自是必須像那個女孩學習,學人家怎麼學習,怎麼接人待物,怎麼維護親戚關係,總之什麼都必須要學······
喜歡一個普通女生的奮鬥之路請大家收藏:()一個普通女生的奮鬥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