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板盯著圖琢磨了一會兒,開口問:“顧同誌,要是換成你,你會挑哪條?”
他手指輕輕點著圖紙上的兩條路線,眉頭微蹙,目光在陸路與水路之間來回掃視。
一邊是成本較低但變數多的水路運輸,一邊是費用偏高但更可控的陸路運輸。
他雖經商多年,但對運輸細節並不精通,此時急需一個專業可靠的意見。
“我個人會選陸路。雖然貴一點,但更穩當。”
周瑾言語調平和,字句清晰,每一個字都說得擲地有聲。
他說這話時並未猶豫,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判斷。
他的聲音裡透著一股沉穩的自信,讓人不由得心生信賴。
“水路萬一碰上天氣突變,船走不了,貨可能就砸手裡了。”
他稍稍前傾身子,手指輕點地圖上的河道部分,補充說明道,“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台風頻發,江麵風浪大,一旦延誤,後續的交貨時間、倉儲成本、客戶信任全都可能出問題。”
他做運輸這行的,平時都盯著天氣預報看。
可這批貨啥時候發還不知道,眼下沒法查準確天氣,所以隻能提醒風險。
他說話條理分明,既講清了潛在隱患,又沒有危言聳聽。
他知道張老板需要的是理性分析,而不是情緒化的勸說。
因此,每一句話都力求精準,每一處細節都不放過。
“行!那就聽你的,走陸路!”
張老板猛地一拍大腿,臉上豁然開朗,仿佛迷霧中突然見到了陽光。
他眼神明亮,語氣果決,顯然已被說服,心中疑慮一掃而空。
他高興地拍拍周瑾言肩膀:“顧同誌果然是行家啊!我搗鼓半天啥也沒整明白,你隨便畫兩筆,問題全清了!”
那一下拍得有些重,卻滿是讚賞與親近之意。
張老板笑得開懷,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來,語氣裡帶著由衷的佩服,“你這一張圖,比我翻三天資料還管用!”
“張老板您過獎了,論做生意,我還得跟您多學學。”
周瑾言微微一笑,嘴角弧度自然,既不卑不亢,又不失禮節。
他輕輕搖頭,語氣溫和地推辭著誇獎,卻並未顯得虛偽客套,反而更顯真誠。
張老板仰起頭,爽朗地笑了兩聲:“那當然,必須得乾!”
笑聲洪亮,回蕩在房間裡,仿佛預示著接下來的合作將順風順水。
他一揮手,仿佛已經看到了貨物順利抵達、訂單翻倍的場麵,眼中滿是鬥誌和希望。
兩人又聊了些關於投資的具體事,談妥之後,才揮手告彆。
話題從運輸方式延伸到資金分配、回款周期、利潤分成等細節,每一項都討論得清楚明白。
最後,雙方達成一致,握手為信。
臨走時,張老板還特意叮囑會儘快落實方案,周瑾言點頭應下,目送對方離開。
……
張老板辦事利索,剛拿到最佳方案,馬上就開始行動。
他從不拖泥帶水,一旦決定,立刻執行。
當天下午就召集團隊開會,分配任務,聯係車隊、倉庫、保險,一切井然有序地推進。
這才三天工夫,周瑾言就收到了消息——張老板已經開始往外發貨了。
手機震動,一條微信彈了出來:“貨已發出,走陸路,四輛車,全程gps跟蹤。”
周瑾言看著屏幕,輕輕點頭,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
這次投入的錢,比他預想的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