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誌剛趕緊坐直,規規矩矩地答:“周老板,那牌子……好像叫‘蔓香’?”
他一邊說一邊偷偷抬頭看周來財的臉色,心裡七上八下。
他知道老板最討厭模棱兩可的回答,可這事他也是聽店裡夥計提過一嘴,不敢說得太滿,隻能用“好像”來搪塞。
周來財輕“嗯”了一聲,指尖在報紙上狠狠按了兩下,說了句:“過來看看。”
語氣平淡,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命令。
他的手指還停留在“蔓香”二字上,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像是要把這個名字牢牢按進紙裡,永生難忘。
宋誌剛立刻站起來,湊到桌前,順著他的手指瞧過去。
身子微微前傾,眼睛盯著那行小字,不敢眨一下。
當他看清標題時,心裡猛地一震,喉嚨像被什麼卡住了似的,瞬間說不出話來。
“百姓心中的好品牌——‘蔓香’……”
他低聲念出標題,話音還沒落,心裡咯噔一下。
那幾個字像針一樣刺進他的腦子——他終於明白周老板為何臉色不對了。
這個“蔓香”,不僅名字聽著耳熟,連產品種類都和自家店裡賣的日化品高度重合,簡直就是衝著市場來的。
周來財的店也賣日化品,但他從不管事,隻管投錢。
他名下的“周氏百貨”在城裡開了五家分店,主打中低端日用百貨,靠的是規模和價格優勢。
平時進貨、定價、宋列,全由職業經理人操持,他本人隻需年底看報表分紅。
正因為不插手細節,他對市場變化的反應反而慢了一拍。
這片區域裡,唯一能跟他抗衡的就是李麗娟那幾家店。
李麗娟的“芳華日雜”雖店麵不大,卻選址極佳,集中在居民區和菜市場旁,主打服務和口碑,牢牢抓住了家庭主婦這一群體。
過去幾年,兩家也算相安無事,各有各的客戶群。
最近他發現李麗娟店裡人流明顯多了,心裡早就不踏實。
前兩天他路過她第三分店時,特意放慢腳步觀察——隻見店裡人頭攢動,收銀台前排著長隊,貨架上的香皂、護膚膏幾乎被掃空,連最不起眼的包裝紙都被順手帶走。
他當時隻當是促銷活動,沒太在意。
這會兒弄明白原因,又看到報紙宣傳,腦子立馬轉開了。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漸漸變得深邃,嘴裡喃喃自語:“蔓香……蔓香……這不是林家那個閨女搞的東西嗎?”
他記得去年在一次行業聚會上,有人提過這個名字,當時沒放在心上,如今想來,竟已悄然成長到能撼動他生意的地步。
他眯起眼睛,目光微微一凝,語氣平淡卻不容置疑地說:“剛子,明天你跑一趟這個縣,找到蔓香的老板,當麵跟她說——我想買下她的品牌。”
這麼有潛力的一個牌子,怎麼能便宜了李麗娟一個人?
他一個大男人,做這賣女鞋、女包的營生,本來就比不上李麗娟那邊紅火。
人家一個女人,口才好、人脈廣,再加上如今又搭上了這麼一條靠譜的供貨路子,資源全被她占去了。
好處都讓她一個人撈走,他在這邊累死累活地跑腿、拉客戶,圖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