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沒說什麼讓他替自己照顧好父親這種感性煽情的話,因為她知道就是自己不說他也會的。
而且兩家就隔著一條巷子,想什麼時候回家也方便。
等到待見著穿著大紅衣裳來迎親的俊俏新郎官,李瑛心中的害怕後悔瞬間就少了一半兒。
將姐姐好好放進轎子裡,李瑜這才認真地對吳景誠囑咐。
“對我姐好點兒,否則咱們這朋友也沒得做了。”
何止是連朋友都沒得做,如果不見麵就一頓拳腳伺候的話,都對不起老爺子的養育之恩。
“放心吧老弟,包的。”
吳家就這樣喜氣洋洋地接走了李瑛,而熱鬨的李家就這麼冷清了起來,李綱也是傷心地垂淚。
全家人都有些悲傷,可這悲傷也沒有持續多久。
因為這姑娘嫁得實在是太近,婆家也沒有太拘束於她,所以她是恨不得一日三餐都回家吃飯。
有時候吃到哪道菜好吃,袖子一擼就說要帶回去給公婆嘗嘗。
“孝順公婆嘛,此乃女子的美德。”
連吃帶拿還滿嘴要孝順彆人,氣得李綱差點拿雞毛撣子趕人,不過事後想想又覺得這也是幸福。
最起碼閨女嫁出去了,還跟在家的時候沒什麼差彆。
李瑜和吳景誠也正式進入縣學讀書,在縣學讀書的最差都是過了府試的,雖然朝廷說生員才能免費吃喝……
但是王知縣也自掏腰包,把那些過了府試學子的肚子都給包圓,四時八節還會送點布料衣裳米糧啥的。
什麼叫父母官?
這才叫父母官!
而且學生們吃得都還不錯,每日兩葷一素還有湯。
乾元二十五年,三月初八,太子趙竣薨逝於東宮,七十歲的乾元帝因為傷心過度病倒。
急召皇次子魯王、皇三子遼王、皇四子興王回京。
太子沒了民間也是要守喪的,你在自己家吃肉朝廷管不著,可官學裡頭卻是隻有豆腐代替了。
“咱們陛下有十個兒子。”
吳景誠是個最愛八卦的,皇家的八卦也不能放過。
“隻有魯王殿下,與太子殿下乃是一母所出,遼王興王雖不出自中宮,卻是由已逝的皇後娘娘撫養長大。”
“陛下乃太祖皇帝的長子,可太祖皇帝當時卻更中意皇次子靖王殿下,差點鬨出廢儲君的事兒。”
“好在群臣力諫陛下的儲位才得保,太祖皇帝也是悔悟,還立下了從此帝王都得遵守讓長子繼位的規矩。”
吳景誠觀察到左右沒人,這才將聲音壓得更低一些問道:“咱們魯王殿下叫什麼你知道嗎?”
李瑜將豆腐和著飯搗碎後,往自己嘴裡送了一大口後搖搖頭。
他當然不知道了。
不都魯王殿下魯王殿下地喊,誰敢喊人家王爺的名字啊?
“趙翊。”吳景誠搖搖頭:“翊這個字的寓意雖好,卻是輔佐之意,這說明陛下從前在儲位上從未考慮過魯王殿下。”
“聽說魯王殿下文武雙全,為人又仁慈悲憫,如今這太子殿下不在了,魯王殿下可就是長子了。”
“陛下若是讓魯王為儲君當然好,可若是陛下選了皇孫為儲君吧?”
他們陛下那麼疼愛太子,其中也有自己吃過奪嫡之苦的緣故。
若是真想讓孫子登基為帝,魯王殿下這個呼聲最高的儲君人選又該如何自處,陛下會不會為了孫子繼位,對自己的兒子動手呢?
不是賜死就是圈禁,這麼想想魯王殿下也真可憐。
見沒人注意他們,李瑜這才悄悄地發表意見。
“不能吧?皇孫今年不是才八歲嗎?”
聽說太子殿下接連亡了三子,如今就剩下這麼一個小兒子了。
如今國家正值百廢待興,怎麼能扶持一個幼子登基呢?
將門出身的皇後娘娘也早沒了,也不像康熙、正統朱祁鎮那樣還有個祖母輔助於他。
當今太子妃聽說還不到三十,孤兒寡母怎麼能坐穩國家大事?
說直白一些,他們母子玩的過朝堂上那些老狐狸?
“我們外人當然這般想,可咱們陛下是慈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