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眞經言外?卷之九賢十四_道藏輯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道藏輯要 > 文始眞經言外?卷之九賢十四

文始眞經言外?卷之九賢十四(1 / 2)

抱一子陳顯微述

九藥篇藥者雜治也凡三十一章

關尹子曰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勿輕小物小

蟲毒身勿輕小人小人賊國能周小事然後

能成大事能積小物然後能成大物能善小

人然後能契大人天既無可必者人人又無

能必者事惟去事離人則我在我惟可即可

未有當繁簡可當戒忍可當勤惰可勤惰一作動靜

抱一子曰此一篇皆藥石之言所以謂之

雜治也蓋人之處世未能去事離人則應

事接物之際一動一止有吉凶悔吝存焉

聖人欲人避凶就吉免悔吝之虞故垂藥

石之訓使人服膺而對治之非大聖大智

其孰能如是哉且夫天既無可必者人人

又無能必者事其敢輕小人輕小物輕小

事哉孔子曰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

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豈可測哉世

之輕小人易小物忽小事而至於敗國亡

家喪身失命者多矣故聖人謂能善小人

然後能契大人能積小物然後能成大物

能周小事然後能成大事無非自小以至

大自微以至著而不敢以其小人小物小

事而輕忽之也聖人之待小者且加之謹

況其大者乎天下之理未有當繁之事以

簡能了者亦未有當戒之事可以強忍爲

之者亦未有當勤之事可以慵情成之者

故聖人於世惟可則可惟不可則不可故

於事無可無不可初何固必哉是知聖人

雖日應事物而不著事不著物而我在我

關尹子曰智之極者知智果不足以周物故

愚辯之極者知辯果不足以喻物故訥勇之

極者知勇果不足以勝物故怯

抱一子曰天下之理爭之則不足遜之則

不餘聖人之大智若愚大辯若訥大勇若

怯者豈姑爲是偽行哉蓋知夫智果不足

以周物故愚辯果不足以喻物故訥勇果

不足以勝物故怯耳傳曰其愚不可及則

智不如愚十信九中不如一默則辯不如

訥柔能製剛弱能勝強則勇不如怯

關尹子曰天地萬物無有一物是吾之物物

非我物不得不應我非我我不得不養雖應

物未嘗有物雖養我未嘗有我勿曰外物然

後外我勿曰外形然後外心道一而已不可

序進

抱一子曰善應物者無物善養我者無我

有物則不能應物有我則不能養我何則

物非我物我非我我才外物便是外我才

外我便是外心若作內觀其心外觀其形

遠觀其物則分心我物爲三未免序進也

道一而已直下便見不勞分彆一空總空

何必序進哉

關尹子曰諦毫末者不見天地之大審小音

者不聞雷霆之聲見大者亦不見小見邇者

亦不見遠聞大者亦不聞小聞邇者亦不聞

遠聖人無所見故能無不見無所聞故能無

不聞

抱一子曰人有所見則有所不見有所聞

則有所不聞非神有所限而精有所量也

用吾精神不得其道耳殊不知凡天地萬

物之妙者皆吾之神凡天地萬物之有者

皆吾之精夫如是則聖人無所見乃能無

所不見無所聞乃能無所不聞學者知之

關尹子曰目之所見不知其幾何或愛金或

愛玉是執一色爲目也耳之所聞不知其幾

何或愛鍾或愛鼓者是執一聲爲耳也惟聖

人不慕之不拒之不處之

抱一子曰是章又釋前章之?聖人慮學

者不知無所見無所聞爲大也姑以所見

所聞喻之如目之所見不知其幾何色而

視其物者執某色以拘其見耳之所聞不

知其幾何聲而聽某響者執其聲以拘其

聞惟聖人則不慕彼之聲色亦不拒彼之

形響惟不處吾之見聞則吾之見聞大矣

關尹子曰善今者可以行古善末者可以立

抱一子曰學者欲行古道必善今俗欲反

本源須知末務苟生於今之世而違今之

俗則害生矣隻知有本源而不知有末務

則難立矣故聖人和光同塵以善今泛應

曲當以善末者乃所以爲行古道立本源

之地也歟

關尹子曰狡勝賊能捕賊勇勝虎能捕虎能

克己乃能成己能勝物乃能利物能忘道乃

能有道

抱一子曰賊以狡勝虎以勇勝固矣然則

己以何克哉己者我身也克者能勝也知

我身本何物則知所以克之之道矣學者

當觀我本無己因七情六欲縁合而生欲

克我身先克情欲前章不雲乎能製一情

者可以成德能忘一情者可以契道此聖

人成己之學也既能成己矣然後能利物

苟有一物存乎吾前則爲物勝矣焉能利

物哉既能成己又能利物可以造道矣然

則道可忘乎道未能忘焉能有道

關尹子曰函堅則物必毀之剛則折矣刀利

則物必摧之銳則挫矣威鳳以難見爲神是

以聖人以深爲根走麝以遺香不捕是以聖

人以約爲紀

抱一子曰堅則毀矣銳則挫矣以深爲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以約爲紀皆老子之言也關尹子複以函

刀鳳麝以發明老子之?使學者儘守柔

取虛韜光無藏之理以曲全免咎而已豈

非藥石之言乎

關尹子曰瓶有二竅水實之倒瀉閉一則水

不下蓋不昇則不降井雖千仞汲之水上蓋

不降則不昇是以聖人不先物

抱一子曰聖人不敢爲天下先者乃所以

爲天地萬物之先也何則天下之理不昇

則不降不後則不先不下則不高故老子

爲天下谿爲天下穀皆此意也以管取水

按上竅則水下留以瓶吸水中置火則水

逆上皆不昇則不降之理與閉竅汲井同

一理然則可昇可降者水也所以閉之汲

之火之按之者人也人之所以能使水之

昇降留逆者氣也雖然天道好還持而盈

之不如其已況敢先物乎是尤聖人所大

戒也

關尹子曰人之有失雖己受害於已失之後

乆之竊議於未失之前惟其不恃己聰明而

兼人之聰明自然無我而兼天下之我終身

行之可以不失

抱一子曰使睿智聰明如虞舜猶不自恃

其聰明而舍己從人況餘人乎殊不知不

恃己聰明而兼人之聰明易而能察人之

情偽而擇其爲交際難噫知人知言之說

堯舜其猶病諸

關尹子曰古今之俗不同東西南北之俗又

不同至於一家一身之善又不同吾豈執一

豫格後世哉惟隨時同俗先機後事捐忿塞

欲簡物恕人權其輕重而爲之自然合神不

測契道無方

抱一子曰隨時同俗先機後事捐忿塞欲

簡物恕人是數者與孔子翼易隨時同人

知幾成務懲忿窒欲易簡恕忠之言略同

而學者不知謂道家之學獨尚無爲是則

將謂聖人執一豫格後世聖人何心哉古

今四方一家一身俗尚雖各不同而聖人

權其輕重而爲之製可從先進則先進可

拜下則拜下惟其無可無不可所以合神

不測契道無方也孔子不雲乎竊比於我

老彭然則孔老之道其可以異觀哉

關尹子曰有道交者有德交者有事交者道

交者父子也出於是非賢愚之外者故乆德

交則有賢愚是非矣故或合或離事交者合

則離

抱一子曰子華子與孔子相遇於途傾蓋

終日歡如平生孔子顧弟子取束帛以贈

先生而子路疑之蓋子華子者老子之弟

子程本也孔子一見傾蓋如故此道交也

二子邂逅相遇目擊道存豈若世俗之德

交利交有賢愚是非利害之分哉宜乎子

路之不識也噫安得如程子華孔仲尼邂

逅傾蓋相忘於形骸之外哉

關尹子曰勿以拙陋曰道之質當樂敏捷勿

以愚暗曰道之晦當樂輕明勿以傲易曰道

之高當樂和同勿以汗漫曰道之廣當樂要

急勿以幽憂曰道之寂當樂悅豫古人之言

學之多弊不可不救

抱一子曰古人之言教不止一端在當時

有禽滑厘宋餅尹文彭蒙田餅愼到墨翟

諸家之學今其言不傳至盂子之時止有

楊墨二家之言則知禽宋尹彭田愼之言

至關尹仲尼之時已拒絶之矣敏捷者如

今之襌學問答所以尚口捷給也輕明者

如今之騰身踴躍習觀之類也和同者如

西域教之六羣和合也要急者如今之參

一句話頭以求頓悟也悅豫者如今之放

逸曠達逍遙自在也是數者雖非當時古

人之教而其事大率相類學之多弊亦不

可不救也

關尹子曰不可非世是己不可卑人尊己不

可以輕忽道己不可以訕謗德己不可以鄙

猥才己

抱一子曰非世者世亦非之禍也卑人者

人亦卑之辱也遇輕忽而能忍自以爲己

有道淺也遇訕謗而不辯自以爲己有德

驕也至於逢鄙猥之人自以爲己有才繆

也是五者皆學者之病也宜自藥之

關尹子曰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窮

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

抱一子曰人之多智多辯者病也人之能

愚能訥者藥也智不能困天下之智辯不

能窮天下之辯以智攻智以辯敵辯如以

火止火以水止水耳奚益哉昔南唐選博

學辯給之使使本朝我太祖選不識字至

愚至訥武夫對之使辯博之使拔無所施

即此道也

關尹子曰天不能冬蓮春菊是以聖人不違

時地不能洛橘汶貉是以聖不違俗聖人不

能使手步足握是以聖人不違我所長聖人

不能使魚飛禽馳是以聖人不違人所長夫

如是者可動可止可晦可明惟不可拘所以

爲道

抱一子曰天下道術或尚晦或尚明或尚

動或尚止皆自然之理也聖人觀天之道

以時吾神之晦明察地之利以宜吾形之

動止近取諸身如此則遠示之人亦莫不

然是則神宜明則明之神宜晦則晦之形

宜動則動之形宜靜則止之耳吾之手不

能歩足不能握猶魚不能飛禽不能馳也

天猶不可使冬蓮春菊地猶不可使洛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汶貉而況違我所長乎而況違人所長乎

苟違其形神之所長而強爲之斯害也已

道安在哉

關尹子曰少言者不爲人所忌少行者不爲

人所短少智者不爲人所勞少能者不爲人

所役

抱一子曰多言則爲人所忌多行則爲人


最新小说: 噬天廢靈根 鬥羅絕世:我霍雨浩,精神之主 上將軍 陸總跪地求饒,沈小姐偏要獨美! 你和我的距離隔著星星 朱曲柳 高武:陪練十年,一招出手天下知 三分乖 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設卻焊死了 契約婚途:季總的小逃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