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經四子古道集解卷之八_道藏輯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道藏輯要 > 道德眞經四子古道集解卷之八

道德眞經四子古道集解卷之八(1 / 2)

古襄寇才質集

以政治國章第五十七此章通玄經言春秋五霸

智詐萌生盜賊滋章上下相怨號令不行夫水濁者魚噞政苛者民亂上

多禁則下多撓上多求則下交爭故以湯止沸沸乃益甚知其無爲爲治

之本者去火而已故曰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五霸兵刑生

賊亂也

以政治國

通玄經上禮篇曰以政治國先爲不可勝

之政而後求勝於敵以未治而攻人之亂

是謂以火應火以水應水同莫足以相治

名之曰益多

以奇用兵

通玄經曰以奇用兵故以異爲奇奇靜爲

躁奇治爲亂奇飽爲饑奇逸爲勞奇正之

相應若水火金木之相伐何往而不勝

以無事取天下

通玄經曰古之善爲君者取天下而無事

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以此

通玄經曰事繁難治法苛難行

天下多忌諱

洞靈經曰俗多忌諱則情誌不通而天下

膠戾矣俗無忌諱則抑閉開舒而歡忻交

通矣

而民彌貧

通玄經曰食者人之本也民者國之基也

故人主者上因天時下儘地利中用人力

是故群生遂長萬物蕃植春伐枯槁夏收

百果秋蓄蔬食冬取薪蒸以爲民資生無

乏用死無傳屍先王之所以應時修備富

國利民之道也今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人多利器

通玄經曰堅甲利刃不足以恃強

國家滋昏

通玄經人君好勇使民鬥爭國家多難

其下必有劫殺之亂矣

人多技巧

通玄經曰人多智能奇物滋起

奇物滋起

南華經曰夫巧智神聖之人吾自以爲失

焉且以巧鬥力者太至則多奇功刻核太

至下必有不肖之心應之而不知其然也

法令滋章

通玄經曰治國有理不在文辯法令滋章

盜賊多有

盜賊多有

通玄經曰智詐萌生盜賊滋章

故聖人雲

通玄經曰法能殺不孝不能使人孝能刑

盜者不能使人廉末世使天下畏刑而不

敢盜竊豈若古道淳樸而無盜心哉故以

湯止沸沸乃益甚知其無爲治之本者去

火而已故聖人雲我無爲而民自化我無

欲而民自樸

我無爲而民自化

通玄經道原篇曰我無爲而民自化故上

無爲而民自化

我無事而民自富

通玄經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故上無事而

民自富

我好靜而民自正

通玄經曰我好靜而民自正故上好靜而

民自正

我無欲而民自樸

通玄經曰我無欲而民自樸故上無欲而

民自樸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此章南華經駢拇篇言自

三王已下者天下何其仁義規矩鈎繩囂囂然雕琢於人之正性也且夫

三王待鈎繩規矩而正者是刻削其正性也待繩約膠漆而固者是侵淫

其正德也屈折禮樂呴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其政察

察其民缺缺古者天下有常然之道曲者不以鈎直者不以繩圓者不以

規方者不以矩附離不以膠漆約束不以繩索故天下誘然皆生而不知

其所以生同然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古今不二不

可虧也則仁義又奚連連如膠漆繩索之固而遊乎道德之間爲哉是其

政於辯察也將妄鑿垣牆而殖蓬蒿勞而無功也簡發而櫛數米而炊竊

竊乎又奚足以濟世哉三王政察民弊也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通玄經上禮篇曰酆水之深十仞而不受

塵垢金石在中形見於外非不厚且清也

魚鼈蛟龍莫之歸焉石上不生五穀禿山

不遊麋鹿無所廕庇故也其政悶悶其民

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通玄經曰後世爲政以苛爲察以切爲明

以刻下爲忠以計多爲功如此者譬猶廣

革者也大則大裂之道也其政察察其民

缺缺

禍兮福所倚

通玄經曰利與害同門禍與福同鄰故曰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福兮禍所伏

通玄經曰三王明淺然後任察任察者下

取善以事上則蔽夫察於刀筆之跡者不

知無爲知亂之本爲察者則生亂亂俗亡

國之風也

孰知其極

通玄經曰禍福利害非古聖人莫之能分

故曰孰知其極

其無正邪

通玄經曰古者以正教化易而必成後世

以邪教化難而必敗

正複爲奇

洞靈經曰近古是來天下正直者寡政省

一則民淳樸蒼生正可化不可刑也

善複爲妖

洞靈經曰近古是來天下奸邪者衆政煩

苛則民奸僞當責衆人之邪者視己正乎

民之迷其日固乆

通玄經曰後世以小成仁義爲規矩而知

鉤繩規矩之所用者能治人非規矩不能

定方圓非鉤繩不能正曲直上用規矩者

下亦有規矩之心巧之具也而非所以治

是以聖人

通玄經曰水濁者魚噞政苛者民亂上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欲則下多詐上煩擾則下不定不知一人

無爲之本而救之以刑政之末無以異於

鑿渠以止水抱薪以救火名之曰益多故

以湯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治之本者去火

而已是以聖人事省而治求寡易贍所修

者本也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

而不耀四者誠修正道治矣

方而不割

通玄經道德篇曰古者禦之以道方而不

割則民附化南華經曰古者有常然之道

方者不以矩

廉而不劌

通玄經曰古者養之以德廉而不劌則民

服也南華經曰古者有常然之道圓者不

以規

直而不肆

通玄經曰無加以力直而不肆則民足儉

南華經曰古者有常然之道曲者不以鉤

直者不以繩

光而不耀

通玄經曰無示以賢光而不耀則民淳樸

南華經曰古聖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

耀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此章南華經言古者貴爲

天子而不以貴驕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財戲人富貴而嗇儉可謂有德者

也民儉國乆也

治人事天

通玄經曰人主之有民猶城之有基基厚

則城固民富則國豐

莫若嗇

通玄經曰古之聖人以道蒞天下嗇儉損

缺者見少也見少故能成其廣可以長乆

夫唯嗇

通玄經曰人君之道儉以養生

是謂早服

通玄經曰儉則民不饑

早服謂之重積德

通玄經曰積德成王積石成山積水成河

不積而成未之有也

重積德則無不克

通玄經曰善爲政者積其德積德而民可

用也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通玄經曰上古聖人去奢守儉故能長乆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通玄經曰古之聖人不敢奢驕守儉故能

有國之母可以長乆

通玄經曰民者國之根也儉者人之本也

是謂深根固蔕

通玄經曰人主之有民猶木之有根木大

者根深則蔕固

長生乆視之道

通玄經曰民根本也國枝葉也根本深壯

枝葉茂勝

治大國章第六十此章南華經言吾師乎吾師乎??萬

物而不爲戾澤及萬世而不爲仁長於上古而不爲壽覆載天地刻雕衆

形而不爲巧此之謂天樂古者聖人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

鬼責道不傷民天下和樂與民和樂也

治大國

南華經曰上古聖人明白於天地無爲之

德者此之謂大宗大本宗本於道與天和

者也與天和者謂之天樂故知天樂者無

天怨也

若烹小鮮

南華經曰聖人所以無爲均調天下與人

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民樂故知民樂者

無人非也

以道蒞天下

南華經曰上古聖人其生也天行其死也

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此之

謂與天和者也與天和者謂之天樂故知

天樂者無物累也

其鬼不神

南華經曰古者聖人其動也天其靜也地

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

心定而萬物服此之謂與人和者也與人

和者謂之民樂故知民樂者無鬼責也

非其鬼不神

南華經曰古者聖人言以虛靜推於天地

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與天和者也

其神不傷民

通玄經精誠篇曰太上神化民無言而神

化有言也則傷民

非其神不傷民

通玄經曰無言之神化者化載無言不傷

有神人之神性者也

聖人亦不傷民

通玄經曰民無爲而治有爲也則傷無爲

而治者爲無爲之道也

夫兩不相傷

通玄經曰爲者不能無爲也不能無爲者

不能有爲傷民也

故德交歸焉

通玄經曰古知天樂者聖人之心無爲以

畜養天下天下和樂也

大國者下流章第六十一此章通玄經言戰國

天下公侯以天下一國爲家即氣實而誌強大者用兵侵小小者倨傲淩

上執維堅強作難結怨乆不爲和天下大亂故交結國靜罷兵不爭天下

太平也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

通玄經曰故道不以堅強勝不以貪競得

勝在天下自服得在天下與之柔弱則勝

仁義則得

天下之牝

通玄經曰古者聖人爲天下牝故能長乆

牝常以靜勝牡

通玄經曰用兵取勝之道以治待亂以靜

待動以牝待牡不可先動也

以靜爲下

通玄經曰是以聖人執雌牝故能立其雄

日進以牝功德不衰天道然也守靜道拘

雌節柔弱以靜安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通玄經曰以大事小謂之變人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通玄經曰以小犯大謂之逆天

故或下以取


最新小说: 重生九零:老太拋子棄女逆襲暴富 空域人間 BA:SRT兔子小隊的前輩 高武:開局簽到,太陽神武魂 規則往東我往西,老師上吊我蹦迪 我,靠演戲成驚悚主角的金手指 一個廚子,洛克斯海賊團副船長? 遊戲入侵:我的天賦能偷萬物 奮鬥逼修仙教派 惡雌懷崽,眾獸夫又爭又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