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經集注卷之十七 長三_道藏輯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道藏輯要 > 道德眞經集注卷之十七 長三

道德眞經集注卷之十七 長三(1 / 2)

宋鶴林彭耜纂集

勇於敢則殺章第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禦注曰剛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列

子曰天下有常勝之道曰柔

碧虛子陳景元曰剛毅之人無所畏忌見

威不懼必果無回眎其凶頑便施誅戮雖

有諌諍未嘗顧盻故曰勇於敢則殺懷道

之士謹於去就檢身知退靜順柔和弗敢

有爲不忍殺傷衆雖睚眥終懷慈仁故曰

勇於不敢則活

葉夢得曰勇於敢則好殺勇於不敢則好

活均於必行而不可屈故同謂之勇

程大昌曰勇於敢則殺即所謂強梁者不

得其死蓋推其理有取死之道焉故也勇

於不敢則活即虎兕無所投其爪甲兵無

所措其刃者也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

聖人猶難之

禦注曰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雖聖人不敢

易也

碧虛子陳景元曰兩者謂敢與不敢殺與

活也故意也夫天地之大德曰生故聖人

以慈爲寳而不樂殺人也死者人倫之荼

毒也凡含生之類皆惡其死也勇於果敢

者殺之道也勇於慈仁者活之道也若以

此義守而不變是未明天地殺生之權也

今乃曰或利或害者是於殺活有所未定

耶夫人爲不善於顯明之處人得而誅戮

之爲不善於幽閒之所鬼得而殺伐之此

雖有大聖之慈天道之仁不能憫救也

涑水司馬光曰聖人於天道亦不敢易言

潁濱蘇轍曰勇於敢則死勇於不敢則生

此物理之常也然而敢者或以得生不敢

者或以得死世遂以僥悻其或然而忽其

常理夫天道之遠其有一或然者孰知其

好惡之所從來哉故雖聖人猶以常爲正

其於勇敢未嘗不難之列子曰迎天意揣

利害不如其已患天道之難知是以曆陳

之也

王雱曰下愚小智但見衆人之所利而不

知天所惡也故下文明天道之所以然當

視以爲法

陸佃曰觀之以麤理則剛強勝柔弱觀之

以眞理則柔弱勝剛強故剛強天之所惡

道眞仁靜先生曹道衝曰此兩者敢與不

敢然而保生者以不敢爲利謂其可活而

亦有端居偶逢其禍者慕名者勇於敢扞

敵而多害或有輕生而終不罹害者

達眞子曰勇於敢則勇於有爲也勇於不

敢則勇於無爲也無爲則任於自然有爲

則因其或使有爲之爲害莫不甚於殺無

爲之爲利莫不甚於活是以此兩者或利

或害也天之道任其自然則或使者爲天

之所惡也且天道遠而難測雖聖人猶難

之況非聖人者乎

陳象古曰勇於敢是害也勇於不敢是利

也皆失其衝和之妙用也天之所惡與道

違也

葉夢得曰可殺而殺則利非所當殺而殺

則害可活而活則利非所當活而活則害

蓋可殺者必天之所惡天道難諶人不可

以知其故聖人猶難之

清源子劉驥曰勇於敢或以得生勇於不

敢或以得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

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然要其終而

儘其變然後知天網恢恢廣大雖疏而不

失也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禦注曰萬物之出與之岀而不辭萬物之

歸與之歸而不迕是謂不爭消息盈虛物

與之俱而萬物之多皆所受命是謂不爭

而善勝

陳象古曰天法道故如是

碧虛子陳景元曰天道自然平施不逆萬

物而萬物自尊之豈與人校其敢與不敢

殺與活哉然而人自服從者不與物爭而

能善勝者也所謂勝物而不傷非由其勇

敢也

涑水司馬光曰任物自然物莫能違

潁濱蘇轍曰不與物爭於一時要於終勝

之而已

王雱曰天爲群物之父豈與赤子爲敵乎

清源子劉驥曰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言而善應

禦注曰天何言哉變以雷風示以禍福無

毫厘之差有影響之應

碧虛子陳景元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

物生焉而福善禍淫之應信不差矣

涑水司馬光曰隨其順逆應以吉凶

潁濱蘇轍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

焉未有求而不應者也

清源子劉驥曰不言而萬物莫不受其命

不召而自來

碧虛子陳景元曰天道高遠又無言教何

嘗呼召萬物而萬物背陰而向陽春生而

秋實暑往而寒來

涑水司馬光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潁濱蘇轍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斁

思夫又誰召之哉

臨川王安石曰陰陽代謝四時往

盈虛與時偕行故不召而自來

坦然而善謀

禦注曰德行常易以知險

臨川王安石曰以其常易故坦然以其知

險故善謀

潁濱蘇轍曰坦然舒緩若無所營而其謀

非人之所及也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禦注曰聖人爲能體此故不就利不違害

常利而無害所以與天合德異夫勇於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碧虛子陳景元曰張自然之羅故曰天網

縱太虛之寬故曰恢恢四達皇皇是謂疏

幽明難逃是謂不失

潁濱蘇轍曰世以耳目觀天見其一曲而

不睹其大全有以善而得禍惡而得福者

未有不疑天網之疏而多失也唯能要其

終始而儘其變化然後知其恢恢廣大雖

疏而不失也

達眞子曰皆其自然之所致惟勇於不敢

者能同也蓋能同於天則能同於道矣

黃茂材曰四者天之道也人能順天則存

不能順天則亡無謂其道闊遠可得而欺

程大昌曰天之覆物也廣矣苟於細小之

地而致察焉則效近而力狹所謂三年生

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少矣正其理也夫惟

總大略小則夫不能致察於初大類乎疏

矣然要其終驗其大則夫一定而不爽者

常可必也故曰一雀過羿必得之則以一

人而候一物者耳以天下爲之籠而雀無

所逃此明於用大者之論也世之疑天者

殆如夏葉有一黃落而執之以爲不純乎

陽冬枝而有一華實而指之以爲不純於

陰豈其可與論大者哉周之興也商之賢

者不間在亡皆得伸氣而伯夷叔齊餓死

於首陽之下至於漢之武帝慕古好儒而

司馬遷獨受刑辟故遷發憤於夷齊以舒

其怨而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

齊者非善人耶此以一葉焦枯而議夏以

一枝華實而疑冬者也遷蓋好黃老而不

得夫恢恢之大旨者也

民常不畏章第七十四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

而爲奇者吾豈執而殺之孰敢

碧虛子陳景元曰不畏死有二義達者得

其常理而不畏死愚者失其常理而不畏

死夫人生而靜天之性樂生惡死人之常

耕而食織而衣安其居樂其業養生葬死

此世之常禮也夫民存常性官守常法而

無枉濫皆得其死而生死得常則何畏之

有逮德下衰不能無爲禁網繁密民不聊

生盜竊爲非欺紿生亂小恐惴惴而懷驚

大恐縵縵而忘死如何刑法滋深主司暴

酷更以大辟族誅之令而恐懽於良民哉

畏死亦有二義養生謹慎之人畏其夭死

而修德也造惡偷安之人畏其刑死而矯

法也人之自然也則含哺而嬉乎淡泊鼓

腹而遊乎混茫雖百年之殂而不知老之

將至此順化之民也今乃法令滋彰動入

死地是使民常畏死夫民畏死則偷安其

生偷安其生者未有不先興奇變奸詐之

心而矯其法也奸詐生而禍亂作則吾主

司者得專執而殺戮之欲其奸詐絶蹤而

誰敢犯之者

潁濱蘇轍曰政煩刑重民無所措其手足

則常不畏死雖以死懼之無益也民安於

政常樂生畏死然後執其詭異亂群者而

殺之敦敢不服哉

達眞子曰民之所畏者莫甚於死然所動

者以愛慾所適者以情累所以動之死地

是謂常不畏死也以道言之則常不畏死

奈何以死焉懼乎言雖懼亦無如之何也

陳象古曰奇邪也今以其不畏死故不敢

任殺

黃茂材曰此有司之事非老子可得而代

其任獨孔子爲魯司寇七日而誅少正卯

其他奇行之民固亦不少

常有司殺者殺而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矣

禦注曰上必無爲而用天下下必有爲而

爲天下用不易之道也代司殺者殺代大

匠者斲是上與下同德倒道而言迕道而

說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文王罔攸兼於

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爲是故也

潁濱蘇轍曰司殺者天也方世之治而詭

異亂群之人恣行於其間則天之所棄也

天之所棄而吾殺之則是天殺之而非我

也非天之所殺而吾殺之是代司殺者殺

也代大匠斲則傷其手代司殺者殺則及

其身矣

清源子劉驥曰然司殺者造化也萬物之

自生自殺有造物者主之不假人手若以

人爲代造化生殺是猶代大匠斲也代斲

且不免傷況代殺乎

民之饑章第七十五


最新小说: 四合院之這次終於輪到我了吧! 我的世界開局變為一隻僵屍 太虛戰尊 與趙蒙生當戰友為祁同偉搏名義 僭越之塵 紙人咒術 穿越後我成為救世主 影後她和小奶狗隱婚了 我有三畝靈田 重生反派後娘我靠苟著養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