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經注卷之四短四_道藏輯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道藏輯要 > 道德眞經注卷之四短四

道德眞經注卷之四短四(1 / 2)

臨川吳澄迷

德經下

治大國若烹小鮮

小鮮小魚也國大則民衆治大國當以簡

靜不可擾動其民如烹小魚唯恐其壞爛

而不敢擾動之也

以道蒞天下者其鬼不神

蒞臨也鬼天地之氣神靈怪也人之氣與

天地之氣通爲一有道之主以道臨蒞天

下簡靜而不擾其民故民氣和平充塞兩

間相爲感應而天地之氣無或乖戾故鬼

不爲靈怪興妖災也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

人亦不傷之

鬼所以不靈怪者非不靈怪雖能靈怪而

不爲妖災傷害人也所以不傷害人者非

自能如此也以聖人能使民氣和平不傷

害天地之氣天地之氣亦和平而不傷害

人也曰鬼曰神皆天地之氣名二而實一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交皆也天地之氣不傷害人者以聖人不

傷害天地之氣也聖人不傷害天地之氣

者以其簡靜而民氣和平也兩者不相傷

皆由於聖人之德故皆歸德於聖人也

右第五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

交會也大國者諸小國之交會如水之下

流爲天下衆水之交會也

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爲下

牝不先動以求牡牡常先動以求牝動求

者招損靜俟者受益故曰以靜勝牡動求

者居上靜俟者居下故曰以靜爲下或曰

牝字其一疑衍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

則取大國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恃其尊謙降以下小國則能致小

國之樂附小國甘處於卑俯伏以下大國

則能得大國之見容下以取謂大國能下

以取小國之附下而取謂小國能下而取

大國之容也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

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爲下

大國下小國者欲兼畜小國而已小國下

大國者欲入事大國而已兩者皆能下則

大小各得其所欲然小者素在人下不患

乎不能下大者非在人下或恐其不能下

故曰大者宜爲下章首下流之喻以喻大

國非在人下而能下者牝牡之喻以喻小

國素在人下而能下者

右第五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寳不善人之所保

萬物之奧萬物之最貴者奧室之西南隅

寢廟之製有堂有室室在內故室爲貴室

中之製東南隅曰穾東北隅曰?西北隅

曰屋漏奧尊者所居故奧爲貴道之尊貴

猶寢廟堂室之奧寳人所重善人向道而

進修可以取重於人不善人向道而改悔

亦可以自保其身穾音杳?音頤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申言善人之寳善人以道取重於人嘉言

可愛如美物之可以鬻賣卓行可宗高出

衆人之上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申言不善人所保不善人以道保身者畏

威寡罪身獲全安是不善之人道亦何嘗

棄之也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

坐進此道

申言道者萬物之奧有道之人天命之以

君師之位則立之爲天子君命之以師傅

之職則置之爲三公皆以有道而貴也拱

璧合拱之璧駟馬一乘之馬拱璧先駟馬

猶春秋傳言乘韋先十二牛也坐跪也朝

騁之享駟馬陳於外執拱璧以將命曰先

朝聘以拱璧駟馬爲至貴而未足貴也不

如跪而進此道之尤貴天子三公之貴以

此道拱璧駟馬不如此道故萬物貴之而

以爲奧也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

以免邪故爲天下貴

又總上三節而言貴此道言萬物之奧求

以得言善人之寳罪以免言不善人所保

自古所以貴此道者何也豈不曰善人以

此道爲人所寳得遂所求邪不善人以此

道保其身免陷於罪邪道所以爲天下貴

也天下釋萬物貴字釋奧

右第五十三章

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

凡以無爲而爲者老氏宗?也身行之事

以無事爲事口食之味以無味爲味皆演

爲無爲一句之?

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

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作起也所以得遂其無爲者能圖其難於

易之時爲其大於細之時也天下之事始

易而終難始細而終大終之難起於始之

易終之大起於始之細故圖之爲之於其

易細之始則其終可不至於難可馴至於

大而不勞心勞力所以能無爲也若不早

圖之急爲之於其始則其終也易者漸難

細者不大心力俱困無爲其可得乎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此言圖之於其易

命抱之木生於豪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

裡之行始於足下

此言爲之於其細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

之故終無難

上言事之難易此言心之難易始焉輕易

諾人者其終難於踐言則寡信矣始之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易者終必多難故不待至終難之時而心

以爲難雖始易之時而心猶難之始終皆

不敢易所以終無難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

能成其大

上言事之大小此言心之大小雖已大而

心常自小已多而心常自少雖有怨當報

然不自恃其大且多而急求伸直欲報其

怨亦惟自處於小與少而甘受屈辱姑報

以德也蓋始小而少之時心固不敢自以

爲大終大而多之時則心亦不敢自以爲

大始終皆能自小所以能成其大也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

敗事矣

又承上文終無難與終不爲大二終字而

言始雖以爲難至終而不以爲難始雖不

敢以爲大至終而自以爲大則事幾成而

敗於終者有矣故必慎終如始始以爲難

而終亦以爲難始不爲大而終亦不爲大

則終無敗事也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

又承上幾成而敗與無敗事二敗字而言

有心於爲其事者意欲遂其成而或反敗

之有心於執其物者意欲保其得而或反

失之無所爲則無成與敗矣無所執則無

得與失矣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

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上言爲者不若無爲執者不若無執此言

聖人之欲以不欲爲欲聖人之學以不學

爲學難得之貨人所欲者不貴重之是不

欲人之所欲也故曰欲不欲衆人所趨者

我則不趨衆人掉臂過而不顧我則還反

其處是不學人之所學也故曰學不學凡

此不欲不學者蓋以萬物之理無爲而自

然故吾亦無爲而與萬物同一自然如輔

之於輪輻相依附而爲一也章首言爲無

爲章末言自然而不敢爲此一章之意相

始終

右第五十四章

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有所知爲明無所知爲愚古者聖人明己

之德以明民德亦欲民之愚者進於明而

有所知也惟其愚而不能使之知非不欲

其明而固欲其愚也老子生於衰世見上

古無爲而治其民淳樸而無知後世有爲

而治其民澆僞而有知善爲道者化民爲

淳樸非欲使之明但欲使之愚而已此憤

世矯枉之論其流之弊則爲秦之燔經書

以愚黔首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

以智治國國之福

民之所以難治者以其明智之多是以法

出奸生令下詐超以智治國謂聰明睿知

以有臨使其民亦化而明智則機巧慧點

而難治以智治國者國之賊害也不以智

治國謂自晦其明以蒞衆使其民亦化而

愚昧則倥侗顓蒙而易治不以智治國者

國之福利也

知此兩者亦楷式

雨者以智與不以智也楷者以爲模楷效

法之也式自處於卑也乘車者直躬憑較

則爲自處於高上俯首憑式則爲自處於

卑下不自處以智而自處以愚者不高上

而自卑下也

能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

矣廼至於大順

能知效法自處卑下之聖人則爲玄妙之

德玄妙之德深遠而不淺近故人不可測

知人皆欲智我獨欲愚是與物相反也相

反相逆也不相反相順也與物相順而不

足以爲順相逆雖不順廼所以爲順之大

故爲玄妙深遠不可測之德也

右第五十五章

江海所以能爲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

能爲百穀王

百穀之水同歸江海如天下之人同歸一

王也江海之委在水下流能下衆水故能

兼受百穀之水爲之王也王之所以能兼

有天下之人者亦若是

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

身後之

言下之卑屈其言而不尊高身後之退卻

其身而不前進此聖人謙讓盛德非有心

於上人先人爲之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

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

重難也害患也聖人能下之後之處人之

上人不以爲難處人之前人不以爲患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

能與之爭

天下樂於推戴使之處上處前而不厭惡

蓋以其卑抑退遜不爭處上處前故天下

之人莫能與之爭上爭先者而聖人得位

得時竟得以上人先人也董氏曰德下之

則形上矣德後之則形先矣揚雄雲自下

者人高之自後者人先之

右第五十六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

若肖乆矣其細

不肖無所肖似疑若一無所能道大似不

肖猶達巷黨人言孔子大而無一善之成

名也蓋惟大而不可名故無可稱而似不

肖董氏曰有所肖似則同於一物何足以

爲大

夫我有三寳寳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

不敢爲天下先

持守而不失慈柔弱哀閔而不剛強儉寡

小節約而不侈肆不敢先謙讓退卻而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鋭進持此三寳故雖大而似不肖也

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

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

慈者似怯而不勇廼所以爲勇儉者似狹

而不廣廼所以能廣器有形之物長爲之

上也不敢先者居人後而不爲長然自後

者人先之廼所以首出庶物之上而爲器

之長也舍而不用慈儉退後之寳而剛強

以爲勇侈肆以爲廣鋭進以求爲先則將

不能保其生皆死之徒也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

慈者生之道仁之德爲三寳之首此下專

言慈之一寳而二寳在其中矣慈者人人

親之如父母豈有子而敵其父母攻其父

母者哉故以慈而戰守則人不忍敵攻是

能勝能固也縱有來敵來攻之寇人助其

父母者多亦必能勝能固或人力不逮天

亦將救助之不令其敗且潰天所以救助

之者以其能慈而衛護之也曹操苻堅吞

噬無厭不慈之甚吳晉雖非能如聖人之

慈其禦寇也不得已而應之比之曹苻則

此善於彼亦近於慈者赤壁風火勢順而

北船毀青岡風鶴聲聞而氐衆奔吳晉雖

弱挫曹苻百萬之兵是亦天救之也

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

善用人者爲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

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申言慈之寳四句四善字三句言用兵一

句言用人也古者車戰爲士甲士三人在

車上左執弓右持矛中禦車掌旗鼓皆欲

其強武戰卒七十二人在車下將戰必激

發其衆欲其奮怒然後能與敵爭雄而取

勝慈者之用兵則不以此爲善也士不欲

其強武戰不欲其奮怒勝敵不待與之對

陣較力兵刃不施彼將自屈吾之智能雖

在人上歉然若不智己雖有能退然若不

能自處於其下用他人之智爲智用他人

之能爲能不武不怒不與爲敵而自勝者

以不爭爲德如天之不爭而勝也爲之下

者不恃智能而用人之力成已之事如天

之無爲而成故曰配天惟上古聖神之至

極者能如此故曰古之極

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進寸而

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仍無敵

又申言慈之寳不敢字言用兵用兵有言

者用兵者嘗有是言爲主肇兵端以伐人

也爲客不得已而應敵也進寸難進也退

尺易退也仍就也不爲首兵但爲應兵雖

爲應兵亦不欲戰不敢近進寧於遠退進

戰者整其行陣而行攘臂以執兵而前進

以仍敵不行則雖有行如無行不攘則雖

有臂如無臂不執則雖有兵如無兵不仍

之則雖有敵在前如無敵也○無行音杭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寳故抗兵相加

哀者勝矣

行三軍臨事而懼不敢輕敵也輕敵則輕

戰以至殺人而喪吾慈寳矣禍莫大焉雖

未進戰然一有輕敵之心則已有殺人喪

寳之漸故曰幾喪吾寳抗舉也哀者慈心

之見蘇氏曰兩敵舉兵相加而吾出於不

得已則有哀閔殺傷之心哀心見而天人

助之勝矣蓋慈者之勝不慈非戰而敗之

不戰而屈之即勝也

右第五十七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教人柔弱謙下而已其言甚易知其

事甚易行也世降俗末天下之人莫能知

其言之可貴莫能行柔弱謙下之事者

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

宗貴於族而統一族君貴於國而主一國

柔弱謙下可以爲衆言之統如族之有宗

可以爲諸事之主如國之有君老子歎時

人愚而無知是以不知我言之可貴也

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既已歎之又若幸之非幸之也深歎之爾

謂知我言之可貴者少此我之言所以爲

貴若使人人能知我之言則我與衆同不

足貴矣褐毛布賤者所服人不知聖人但

見其外之所被如褐而不之貴不知其中

之所懷如玉而可貴也

右第五十八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最新小说: 彼岸花開相見兩相忘 出獄後,真少爺他醫武通神 末日美利堅 挺孕肚荒星種地,我被大佬們團寵 混沌凰途逆九天 未婚夫偏心外室?我養太子你哭什麼 雙穿後我和死對頭玩崩劇情 有你無我 燭火映河山 造化骨:從為女帝解毒開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