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內,周皇後憂心忡忡地坐在榻上,手中針線不停穿梭,正仔細地為崇禎縫補龍袍。
然而,外麵順軍進攻的喊殺聲、震耳欲聾的炮聲,聲聲入耳,如同一把把尖銳的利刃,直直刺痛著她的心。
宮女們個個大氣都不敢出,噤若寒蟬,整個宮殿仿佛被一層濃厚的愁雲慘霧所籠罩,壓抑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腳步匆匆,神色焦急地衝了進來,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喜色,甚至來不及行禮,便扯著嗓子大聲稟報:“皇後娘娘,大喜啊!外城傳來消息,黃總兵之子黃義明,連挑順軍三員大將,大獲全勝!如今,聽聞順軍第一猛將劉宗敏親自出馬,此刻正在城外與黃將軍對峙呢!”
周皇後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眸瞬間亮了起來,像是夜空中突然點亮的星辰。她猛地站起身,動作之迅速,險些碰落了身旁的針線笸籮。臉上的愁容在刹那間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難以掩飾的驚喜。
她快步走到殿中,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急切地說道:“黃總兵之子竟如此神勇?快,快給本宮詳細說來!”
小太監於是將黃義明如何在戰場上英勇無畏、單槍匹馬連挑三員大將的情形,繪聲繪色地講述了一遍。
周皇後認真聽著,臉上的笑意愈發濃鬱,她輕輕撫了撫胸口,眼中閃爍著喜悅的淚花,喃喃自語道:“黃總兵之子如此厲害,實乃大明之幸,真是社稷之福啊!”
慈慶宮中,張皇後同樣被順軍進攻的消息攪得心神不寧。她靜靜地站在窗前,目光透過窗欞,望著外麵陰沉灰暗的天色,心中滿是擔憂與不安。
宮女們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著,連走路都刻意放輕了腳步,生怕發出一點聲響。
片刻後,小太監一路小跑著飛奔而入,滿臉興奮,大聲喊道:“娘娘,大喜啊!前線傳來捷報,黃總兵之子黃義明連挑順軍三員大將,局勢已然轉危為安!如今,聽說順軍第一猛將劉宗敏親自出場,正與黃將軍對峙!”
張皇後聞言,身子微微一震,像是被一道電流擊中。她緩緩轉過身來,臉上先是露出一絲難以置信的神情。
她走到殿中,輕輕坐下,聲音中透著按捺不住的喜悅,說道:“原來是黃總兵之子立下此等大功,此乃天佑我大明啊!快,將詳情細細稟來。”
小太監連忙將黃義明的英勇事跡一五一十地娓娓道來,張皇後聽得全神貫注,不時微微頷首,眼中滿是讚賞與欣慰。
待小太監說完,張皇後輕輕歎了口氣,感慨道:“黃總兵之子這般英勇,真乃我大明之棟梁。但願此戰能挫敵銳氣,保我大明江山穩固。”
乾清宮內,崇禎皇帝坐立難安。聽聞順軍第一猛將劉宗敏親自出戰,李自成更是親自吹動號角為其鼓舞士氣,崇禎再也坐不住了。
他猛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龍袍,對著身旁的王承恩說道:“擺駕廣安門,朕要親自前去為黃將軍助威。
宮內眾人聽聞,紛紛“撲通”一聲跪下,急切地勸諫道:“不可啊,陛下!城上危險萬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還望陛下三思啊!”
崇禎皇帝早就受夠了這種處處受限的拘束,眼神中透著無比的決絕,語氣堅定且不容置疑地說道:“如今朕的神將正在城外與敵軍主將激烈廝殺,那李自成既然都能為劉宗敏助威,朕又有何不可?不必多言,朕意已決!”
眾人見崇禎皇帝心意已決,深知再勸也是徒勞,便不再反對。王承恩領命後,趕忙出去準備鑾駕,準備跟隨崇禎一同前往廣安門。
不多時,一眾人簇擁著崇禎皇帝,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廣安門。崇禎皇帝下了鑾駕,腳步匆匆,快速登上城樓。身後的眾人不敢有絲毫怠慢,緊緊跟隨其後。
此時,城上的火把已經紛紛點燃,星星點點的火光在夜風中搖曳。城上城下,火把如繁星般繚繞,將即將被黑暗吞噬的天空照亮。
崇禎皇帝登上城牆,隻見張鳳翔正奮力擂鼓,那激昂的鼓聲仿佛要衝破雲霄。其餘將士們都整齊地站在城牆邊,目光緊緊盯著城下,全神貫注地等待這場即將爆發的大戰。
眾人見崇禎皇帝親臨,皆是十分意外,趕忙紛紛下跪行禮。崇禎皇帝擺了擺手,示意他們起身,說道:“戰情緊急,不必多禮。朕要親自看看這場大戰。朕曾多次在各地官員的奏折中看到,聲稱劉宗敏如何如何厲害,今日朕定要親眼一觀。”
言罷,崇禎皇帝大步走向垛口,黃得功與一眾大臣也趕忙跟了過去。
此時,牛金星通過千裡鏡看到了城牆上的這一幕,心中一驚,趕忙對李自成說道:“陛下您看,城牆之上,好像是明皇親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