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皇詔至盧府,英烈正名時_大明忠勇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忠勇侯 > 第199章 皇詔至盧府,英烈正名時

第199章 皇詔至盧府,英烈正名時(1 / 1)

第199章皇詔至盧府,英烈正名時

黃義明率領勇衛營迎接棺槨回到山海關。次日派人向京師發去急報,等信一到,就將英雄們護送回京。送行的騎兵翻身上馬,出了城門向著京師一路狂奔。山海關通往京師一馬平川,這也是京城的最後一道大門。騎兵一刻不停,從早至晚,趕到了京師。

信件很快就呈到了皇帝禦前。崇禎帝看著手中的信,心中滿是悲痛,那一串串的人名,都曾是護守山河的英雄,如今……思索一番後,他派人回信:待定,等其他英烈的家屬們到京之後,再行返京。在身邊伺候的王承恩,接過信,交給小太監:“拿去,讓來人帶回去。”小太監趕忙應道:“是。”

崇禎想了想,決定再下一道旨意,也讓天下人看看,大明沒有忘記任何一個為國殉節的將領,朕也沒有忘記。

第二天,一道聖旨出了京師,宣告給北方各地,旨意中的意思是向天下人宣告,大明的英烈們要回來了。

這道旨意一出,京師瞬間炸開了鍋。各個街道隻要張貼布告的地方,都擠滿了人。北方的百姓更是議論紛紛,對這已然失望的朝廷,又看到了些許人情味。他們拖家帶口地前往京師,都想看看朝廷是不是真的那麼在乎殉國的將領。

來到京師的侯方瑜,得知這個消息後,很是不以為意。最近他的心情可謂糟糕透頂,一來他父親還在獄中,二來他來到京城之後本想去勸諫皇帝撕毀與滿清的和議,如此也可為自己揚名,可自己並無上疏的權利。他四處奔波,拜訪兵部侍郎,可到了門前連大門都進不去,根本沒人理會他。從前那些官員如今不是在獄中,就是被殺了,唉,真可謂是投疏無門。

憤懣之下,他直接在青樓躺平。今日聽到消息說朝廷要迎回鬆錦之戰戰死的大明將士,侯方瑜直呼:“真是胡鬨,這朝廷,真是一天都不得閒。陛下不想著開科取士,一天到晚想著那些武夫,此乃昏君也。”

在京士子、生員聽到消息後,有人興奮,有人不以為意。

夏完淳本已準備離開京師,打算等下一次科舉時再入京。今日聽到這個消息時,他當即決定留下來。他眼中閃爍著光芒,內心暗自思忖:此次朝廷迎回英烈,定是一場壯舉,說不定能借此重振大明士氣,我若此時離去,豈不可惜?他想到自己雖年少,卻一直心懷報國之誌,不禁握緊了拳頭,仿佛看到了大明未來的希望。

李若鏈率領兩百名錦衣衛自從出了京師就快馬加鞭,一路南下,前往盧象升老家常州府。一路緊趕慢趕,二十日後,終於抵達盧府。

此時已經是亥時,錦衣衛上前,輕輕敲了敲門。片刻後,裡麵傳出一個帶著困意的聲音:“誰啊?”

“某乃錦衣衛,請速速開門。”

府內的管家一聽到“錦衣衛”,困意頓時褪去,聲音中還帶著一絲顫抖:“原來是上差啊,請稍等片刻,我去稟報一聲老夫人。”

不一會,府內傳出一陣嘈雜聲,大門緩緩打開。管家探頭看了看,隻見外麵站滿了人,借助門前的燈籠,大致可以看清,還真是錦衣衛。其中還有一個人的官服格外顯眼,應該是個堂官。管家試探著詢問道:“不知上差駕臨,這麼晚了是有什麼事嗎?”

李若鏈上前親自答話:“某乃錦衣衛,奉皇命,南下來盧總督家中有大事。”

話音剛落,一位老夫人走了出來:“是上差啊,請進吧。”

李若鏈點了兩名手下進入府內,其餘全部留在外麵。

錦衣衛到此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來了,附近的居民還以為是朝廷不肯放過盧家,因此派人前來逮捕。許多與盧家關係稍好的百姓,自發來到盧府外圍,想著要是皇帝要逮捕盧家人,就去求求情。當真到盧府時,一看大批的錦衣衛在府門口,這讓很多人不敢靠近。

盧府客廳,盧老夫人坐在主位,兩個小兒子、三個孫子陪坐。這時下人端上茶碗,躬身退下。

盧老夫人示意:“上差遠來,一路辛苦,請用茶。”

李若鏈坐在對麵,聽著老夫人的話語還算是客氣,但盧家其他人,雖然麵上竭力掩飾,但眼中的怒意還是被他捕捉到了。他心裡也不生氣,誰叫大明朝愧對人家呢。他放下茶碗,說道:“盧老夫人,你們現在過得還好嗎?”本意是先打一下氣氛,再切入主題。

然而就這一句話,盧象觀語氣中便帶了些不善:“托朝廷的福,過得還行。”

盧象晉也開口說道:“自從兄長戰死之後,我們盧家就飽受冷眼。”

“象觀,象晉,住口,休得胡言亂語。”盧老夫人目光看向李若鏈,“還請上差見諒,我這兩個兒子,說話有點口無遮攔。”

李若鏈身後的兩名錦衣衛開口嗬斥道:“這位是錦衣衛指揮使,你二人不得無禮。”

兄弟兩人閉上了嘴,頭扭向一邊,滿臉的不爽。盧象升的三個小兒子,雖然沒說話,卻也是眼神不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若鏈歎了口氣,看向盧母開口道:“某也知道,盧大人對朝廷忠心耿耿,可最終,唉,某對盧大人的操守,十分敬佩。但當年,朝廷諸事繁多,沒有給予撫恤,也不是陛下的意思,隻是……”

“隻是什麼,隻是楊嗣昌那奸賊和高啟潛竄掇起來,坑害兄長。不就是他二人想向敵求和,我兄長不允,最終天雄軍被數萬清軍圍困在巨鹿賈莊,那奸賊高啟潛卻見死不救。可憐我兄長一心為國,最終戰死疆場,朝廷卻一不給名,二沒有撫恤,怎能不讓人寒心。”盧象觀越說越激動,“可憐我三個侄子,沒了父親。”

盧家眾人也是潸然落淚。盧母極力控製著濕潤的眼眶,不讓淚水落下。

象觀擦了擦眼淚,接著說道:“皇帝想議和,可最終結果呢,清軍殺夠了,搶夠了,退出關外,朝廷和議泄密,坑死我兄長,不也沒能達成和議,清軍不還是年年入關。今年以來,北方消息也多有傳來,李賊北上,家母也想讓我們招募鄉勇,北上勤王,可我們算什麼,說好聽點叫百姓,說不好聽,就是犯官家屬,有什麼資格去勤王。”

李若鏈歎了口氣,低著頭一言不發,實在是沒臉回答人家的話啊,兄長戰死沙場,家人依舊心憂國家。

盧母這時也開口了,聲音之中頗有傷感之意:“從小就教導我盧家的子孫,要忠君愛國,但我盧家現在,唉。”

李若鏈麵上滿是愧意:“老夫人,李某此次千裡南下隻為一件事,接盧大人的家眷北上進京。”

此言一出,眾人都有些驚愕,誰也想不明白,皇帝要把自己這一家子接去京師乾嘛。難道是因為兄長的事情?可兄長為國戰死,難道皇帝還不肯放過盧家,要押解進京問罪嗎?

李若鏈看眾人麵色都很疑惑,站起身來,從袖子裡拿出一份旨意,高聲道:“聖上有旨,著盧象升家人接旨。”

盧母站起身來,帶頭跪下,其餘人也隻能跟著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盧象升一生為國,出生入死,一片丹心,護我皇明。雖兵強,奈何糧草短缺,最終被圍在河北,與清軍激戰,以身許國。幾年來,朝廷沒有撫恤,沒有給其身後名,皆為朕之過也,朕愧對建鬥,愧對象升家人。此番朕派錦衣衛南下,接其家眷入京,朕要在京師為建鬥正名。欽此。”

這段聖旨可謂是大白話啊,主打一個通俗易懂。

盧家眾人聽完之後,跪在地上久久沒有回過神來。過了一會,盧母才反應過來,眼中的熱淚也流了下來。她深深叩頭,口中說道:“我兒沒有白死,大明朝,沒有忘記我盧家。”

身後眾人這時才反應過來,也都激動不已,叩頭謝恩,大呼接旨。

喜歡大明忠勇侯請大家收藏:()大明忠勇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到四零,我靠超市空間養全家 暴君的第一佞臣 養獸夫,揣萌崽,二殿下她逆襲啦! 半盞軼事 這個出馬仙有點der 被殺後,我穿成了九千歲 兒孫被換命?姑奶直播帶飛躺贏 我即是天神 諸天修行,我先知先覺 八零重生,逆襲老太腳踹倀鬼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