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風雨昭忠:英烈追諡盛典
廣渠門大街之上,迎接英烈歸來的百姓不計其數。眾人紛紛跪在街道兩側,默默抽泣。這些英烈,皆是與韃子交戰時戰死的。京師百姓,乃至整個北方百姓,都與韃子有著血海深仇。
崇禎看著街道上的場景,心中悲痛萬分,突然,一個想法湧上心頭。
“王承恩,過來。”
“皇爺,老奴在呢。”
“承恩,你親自去傳朕的口諭,讓定王停下來,勇衛營也全部停下。你去告訴禮部尚書,讓諡號一事,就在大街之上當眾宣讀。再把洪承疇給帶過來,給他找身衣服換上,不可讓人知道。”
“是,皇爺放心,老奴這就去。”
王承恩一路小跑進了城門,傳達了陛下的口諭。接著,又派人去找劉宗周,命他火速帶旨意前來。之後,他親自去詔獄裡把洪承疇帶了出來,讓他換上一身衣服,由兩名換上便服錦衣衛看著,上馬趕往廣渠門大街。
劉宗周得知皇帝的意思後,先是有些錯愕。但轉念一想,今日英烈回京,陛下這麼做,想必是想讓天下人看看,朝廷對每一個戰死殉國之人都極為重視,便遵命行事了。
定王站在隊列最前,小小年紀的他,已經懂事了許多。雖然站的時間久了,雙腿有些酸痛,但手中的靈位,即便再沉重,他仍然站得筆直,皇家的威嚴氣勢,絲毫不減。
李若璉率領錦衣衛,站立於定王左右,全程守護。
街道兩側酒樓之上的文人士子,見這一幕,心裡備受震撼,卻都沒敢出聲。
陳子龍看著那眾多的棺槨,想著戰死的英烈,心中悲痛不已。他怎麼也沒想到,朝廷會如此重視這些為國戰死的武人。這讓他對大明朝廷更加刮目相看。他內心一陣糾結,暗自思忖:“或許,棄文從武也不錯,起碼能真正為國家做點事。整日舞文弄墨,簡直就是虛度光陰。”
與他生起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此時的夏完淳亦是如此。他眼睛微微泛紅,心中豪氣頓生,暗自下定決心,待科舉再開,定要參加,為國出力。
天氣漸漸轉變,烏雲向著北方而來,聲風已起。
崇禎回到城樓之上,看著站在最前方的定王,欣慰地點了點頭,心想:不愧是朕的兒子,小小年紀,在如此環境之下,站著紋絲不動。微風吹來,龍袍隨風飄動。
曹化淳開口道:“陛下,起風了,您看烏雲當空,定王畢竟年幼,若是再這麼站下去,隻怕……”
“隻怕什麼?朕的兒子,朕知道。他手裡捧著的是盧象升的靈位,這麼多忠臣良將都是為大明而死,朕的兒子,為建鬥遮風擋雨,又有何妨?他們一生護大明,朕還不能護他們一程了?”
曹化淳低著頭,躬身後退兩步,不再開口。他心中也是頗為感動,心想:陛下變了,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的陛下更懂得愛護臣子了。
王承恩帶著兩名錦衣衛,帶著洪承疇來到皇帝身邊。
還不等洪承疇行禮,崇禎便指了指自己身邊的空位。洪承疇不敢怠慢,快速走了過去,看向城下的大街。這裡的呼喊聲,即便身在詔獄也能聽見。聽獄裡的校尉說是忠烈回京,此時到了這裡一看,心裡備受震撼。
這時,天空落下雨點,雨下得越來越大,很快就淋濕了街上護送的勇衛營。
李若璉站在水中一動不動,兩眼緊緊盯著麵前小小的王爺,命人拿來一把傘,親自上前為王爺撐傘。
定王朱慈炯稚嫩的聲音響起:“一邊去,父皇命我護衛盧大人,本王自己能行。”他雙手抱著盧象升的靈位,雨水太大,打濕了他的眼睛,可雙手仍然緊緊抱著。此時,他一隻手將自己的衣服解開,直接把靈位放了進去,貼著自己的身子,不讓雨水淋到。
黃義明在後麵看著前麵定王小小的背影,在心裡讚歎一聲:天家就是天家,此等年歲,又有幾人能如此?
高啟潛一直躲隊伍後麵,此時頂著撕下來的白布小手帕來到前麵,看見年紀小小的定王。“哎呦,王爺,這可使不得啊,萬萬使不得!這靈牌乃是不祥之物,汙穢之物,您乃皇家貴胄,萬萬不能將其放在衣服裡麵啊。”說著,跪在雨水中,砰砰砰磕了三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