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進軍遼東的時間是明崇禎二十一年元月,但大軍直至崇禎二十二年三月末才進入山海關。
這主要是因為要將戰死將士的遺體還完整的運回,再加上還有很多傷兵與不少俘虜,因此行軍速度較慢。
當大軍進入山海關那一刻,無數人都發出了歡呼,仿佛有了回家的感覺。多年來從這座關隘走出去的人馬不計其數,然而能活著回來的並沒有多少,這次他們中很多人能活著回來,實在不容易。
全軍在山海關休整了兩日,繼續朝著京師開去。
大明北方在這個新年裡,家家戶戶都沒放什麼鞭炮。可當百姓們得知王師凱旋的消息後,北方百姓紛紛在王師路過的地方自發迎接。
黃義明騎在馬上,眺望京師方向,心中滿是對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各路總兵臉上也帶著激動,許多人都在腦海裡幻想著,這次立下如此大功,朝廷會如何封賞。
大軍從山海關出發,朝著京師行進。道路兩旁早已站滿了來迎接的百姓,他們將鞭炮在路邊鋪開,用這種方式迎接王師凱旋。
一名男子指著遠處跳起來歡呼:“來了、來了!是我們大明軍隊的大旗!”
這一聲高呼,立馬引得無數雙目光望過去,片刻間就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之聲。
黃義明看著前方的百姓,扭頭朝左右喊道:“大明的百姓來迎接我們了,都精神點!”他也抖了抖身子,雙手搓了搓臉,讓自己顯得精神些,可蒼白的臉色依舊紙一般。
各個總兵也趕忙整理儀容,打馬跟上。
當王師進入百姓迎接的隊列中時,“啪啦啪啦”的鞭炮聲響起。百姓們夾道相迎,鞭炮聲從這頭響到那頭,十分響亮。
這一刻,就連各部裹著紗布的傷兵,都給自己提了提氣。無數歡呼聲在道路兩側響起,有人激動落淚,有人振臂高呼。
王師在百姓的迎接下走過這一路段,又行進了五日,終於抵達京郊。
明黃的華蓋傘早已在德勝門上撐起,二十四麵龍旗也全部升起——這是天子的規格。
今日,崇禎攜皇後、太子,皇子,率領百官親自前來迎接。在德勝門的另一角,一名女子懷裡抱著滿歲的孩子,望著城外等候,她身邊還站著兩個婢女。
城內道路兩側早已站滿百姓,兩側的茶館酒樓今日更是爆滿。五城兵馬司與錦衣衛全部出動,負責維持秩序。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眾人等了快半個時辰,仍不見王師到來,無不焦急。負責探查王師距離的探馬,時而進進出出稟報消息。
“報!王師還有十五裡!”
“報!還有十裡!”
直至又過了小半個時辰,一麵紅色黃字的大旗最先出現在視野裡,隨後吳、左、曾等各部旗幟陸續顯現。
當王師大旗出現的那一刻,城上的官員乃至皇帝,都全神貫注望過去。接著,一排又一排的明軍出現在視野中,他們整齊列隊前行,直至來到德勝門外二裡處才停下。
“公主您快看,王師回來了!那麵黃子大旗,就是咱家侯爺的!”沐芷興奮地喊道。
朱美娖盯著那麵旗幟,想從中看到夫君的身影,卻始終看不見。她向來沉穩,這一刻卻難掩焦急。
崇禎攜眾人走下城樓,朝著城外走去,到了城門口,望向二裡外的大軍。
黃家父子帶著各部將帥從陣中打馬而出,來到皇帝百步內下馬步行。走到崇禎麵前時,父子二人帶頭跪下行禮,各部總兵與後方明軍也跟著行禮。
崇禎見女婿單膝行禮時動作費勁,再看他臉色蒼白如紙,便知這孩子此戰吃了太多苦,心中一陣心疼,趕忙上前將他攙扶起來,又讓眾人都起身。
原本崇禎準備了一肚子話,此刻卻一句也說不出來——女婿臉上好幾處傷口,手上也滿是傷痕;再看其他人,不少總兵頭上纏著紗布,連頭盔都戴不上。他眼眶微紅,難掩動容。
朱慈烺上前一步,帶著兩個弟弟深深行了一禮:“諸位將軍,本宮代父皇、代我皇明,謝過諸位!”兩個弟弟也趕忙跟上。
眾人趕忙微微躬身回禮。
崇禎聲音帶著顫抖:“入城。”
眾人返回本部,勇衛營開始入城,其他各路官兵在城外駐紮,傷兵則可入城安置。
當大軍入城時,兩側百姓才知曉這一仗打得有多慘烈:前麵的軍隊過去後,後方入城的好幾萬人都裹著紗布,有的官兵頭上纏了好幾層,有的腳上不能穿鞋,在同袍攙扶下前行。
黃義明打馬入城時,朝城上瞥了一眼,看清那道熟悉的身影正是妻子,蒼白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朱美娖看著下方的夫君,左手捂著嘴,眼角含淚。夫妻二人短暫對視,雖未說話,卻已傳遞了所有思念。片刻後,見夫君入城,她便帶著兩個小宮女先回府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