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團帶著遊擊軍,步伐乾脆利落,說走就走,隻留下九萬多俘虜兵在原地。
這些俘虜兵呆呆地站在原地,直到遊擊軍的身影徹底消失在視線中,依然處於懵逼狀態。
他們在心裡直犯嘀咕:
這太監團也太自信了吧,居然連個監督的人都不留!
不過,話說回來,就他們展現出的實力,好像還真有自信的資本。
龍安府跟鬆潘衛比起來,那可就小多了,而且這裡沒有那些錯綜複雜的宣撫司,純粹就是大明的軍衛所。
雖說衛所裡逃兵不多,可經過之前成都守城戰等一係列戰役,人員折損嚴重,如今也沒剩下多少人了。
當年在成都守城戰裡,這衛所的士兵作為援軍,在德陽遭遇了西軍的伏擊,全軍覆沒。
現在,麵對數萬精銳的西軍,不到千人的衛所兵沒有絲毫抵抗的勇氣,直接選擇了主動投降。
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殘酷的命運。
張可望一聲令下,入城後將他們全部屠儘,就連衛所的五千多家眷也沒能幸免,一同慘死在西軍的屠刀之下。
龍安府實在沒什麼能讓張可望看上眼的油水,這裡隻有些零散的財物,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於是,張可望率領著部隊,馬不停蹄地朝著成都方向趕去。
跟在後麵的遊擊軍,密切關注著西軍的動向。
他們發現,西軍居然沒有前往保寧府,而是朝著江油城進發了。
經過一番分析,遊擊軍終於了解了西軍的意圖。
為了給西軍一個措手不及,遊擊軍當機立斷,提前趕赴太華山;
準備在這裡打一場漂亮的伏擊戰,給西軍一個狠狠的教訓。
經過太監團隊的深入研討,一場精心策劃的複合計策終於出爐。
他們絞儘腦汁,將多達十種計謀巧妙地糅合進了這場伏擊戰之中。
這十種計謀分彆是第一、第四、第六、第七、第九、第十二、第十八、第二十二、第三十二以及第三十五種計;
涵蓋了實、虛、心、偽、間這五類計謀,其中既有陰謀的陰險狡詐,又有陽謀的大膽直白。
儘管他們費儘心思地融合了十種計謀,可太監團隊心裡卻十分清楚,自己實在難以企及高總領那般出神入化的變化之能。
高總領在運用計謀時,總能遊刃有餘,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毫無刻意雕琢的匠氣。
他們也羨慕林領隊那般靈活多變的戰術風格,能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隨機應變,讓敵人防不勝防。
張可望要是知曉了這一切,恐怕心裡五味雜陳。
他不知道自己是該慶幸遇到了這樣一群隻會生搬硬套陰謀的對手,還是該哀歎自己竟成了這群人試驗計謀的小白鼠。
仔細想想,像高宇順、林有德這樣的計策大師,其實並不可怕。
他們運用計謀時,往往有著自己的節奏和章法,敵人或許還能在掙紮中保留一絲尊嚴。
而真正可怕的,恰恰是眼前這群太監。
他們所下的“藥”,藥力過於猛烈,毫無藝術性可言。
敵人麵對他們精心布置的陷阱,根本無法安詳地死去;
而是在極度的痛苦與折磨中,身心俱裂,最終悲涼地化作癡呆的鬼魂,帶著無儘的恐懼和絕望離開這個世界。
太華山中,一場堪稱血腥與殘酷的伏擊戰在此拉開帷幕。
太監團隊精心炮製的複合計策,在此處被發揮到了極致,然而,這份所謂的“精心”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性後果。
定北軍,從統帥張可望到最底層的兵衛,無一例外都陷入了這場精心設計的恐怖陷阱之中。
當他們踏入這片被死亡氣息籠罩的山穀時,各種計謀如同洶湧的潮水般向他們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