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氣氛瞬間變得尷尬起來,眾臣雖覺得故事離譜,卻拿不出確鑿證據反駁——
畢竟誰也沒親眼見過雲南的情況。
一時間,殿內陷入詭異的沉默,沒人知道該如何接話,這樁“活屍案”竟成了朝堂上解不開的謎團。
錢謙益率先出列,拱手奏道:
“陛下,臣記得《山海經·大荒經》有載:
大荒之西三千裡,弱水之南,有荒人焉。
其為盤古之皮所化,不通言語,肢體僵硬,性殘如獸,且不死不滅。
縱被斬為數段,埋於土中千年,仍能複生,每複生一次便化出十數人,古時帝王稱其為‘不死族活死人’。”
陳演在一旁連連點頭,補充道:
“錢大人所言極是,《山海經》中確有多處不死人之記載。
依《大荒經》所述,那處應在西羌女人國、於闐以南。
當地有通天河自獅口流出,便是弱水;
弱水南流六百餘裡,抵‘古裡國’。
該國有一種‘白僵’,自土中生出,千年不死、千年不朽、千年複生。
後來上萬白僵奔向西海,帝堯聞之,覺其不祥,令其安分,彼等不從,帝堯遂縱火焚之。
誰知他們浴火重生,複現於海東。
帝堯無奈,引海水淹之,仍不能滅。
最終帝堯築高台,斬其首而再焚之,其屍方化為灰,不複再生。
帝堯曾記:
此非旱魃,乃活僵也。”
吳文瀛被這陣引經據典的質疑激得腦子活絡起來,忽然想起諸多細節,忙上前一步:
“陛下!臣想起一事——
水西土司遭遇的活屍,似是受人驅使!在它們身後,有許多著韃靼服飾之人;
更遠處騎乘野獸者,有穿吐蕃服飾的;
還有更多人身著異服,既像西域以西之人,又似前元色目人之裝。
臣當時便覺詭異,隻是未敢細想!”
陳演聽後撫掌點頭,神色愈發肯定:
“如此說來,活僵之事便八九不離十了!”
殿中文官皆是飽學之士,聞言紛紛開口補充。
有人提及刑天氏亦屬不死族,黃帝斬其首後仍未死,後成弱水北不死國首領;
亦有人說顓頊與共工爭帝時,曾遇不死族,被二帝斬為數段仍能複生,最終合力殺滅,卻有一不死族逃脫,連殘足都不知所蹤……
一時間,朝堂上典故與傳聞交織,將這樁“活僵案”與上古傳說勾連起來,原本荒誕的故事竟憑添了幾分曆史依據般的厚重感。
上古的大帝們,那一個個都是猛人啊!人家都已經是不死族了,居然還敢動手,居然還能搞贏。
兩位猛人打生打死爭帝位,中途還能聯手殺人。
你們這麼牛,為啥後人越來越拉胯?
大明如今已經沒有上古猛人了,該怎麼辦呢?
他令眾臣議出辦法來!
一眾朝臣聽說要拿辦法,左顧右盼後,俱都閉嘴!
朱有建看著底下這群“瞬間失憶”的臣子,氣得手指都快把龍椅扶手摳出印子來。
剛才引經據典時一個個唾沫橫飛,什麼《山海經》《搜神記》背得比四書五經還溜,真要拿主意了全成了悶葫蘆?
合著你們讀書就為了在朝堂上開“怪談研討會”?
朱有建深吸一口氣,正想拍案,忽然瞥見王承恩在角落裡偷偷給他使眼色——
那眼神裡明晃晃寫著:
“陛下息怒,這群文臣武勳是真怕了”。
也是,畢竟上古大帝能提著斧頭砍不死族,他們這群人平時舞文弄墨、騎馬射箭還行,真要對上會傳染的活僵,怕是還沒近身就先腿軟了。
之前還熱火朝天的殿內諸臣瞬間啞火。這個還真不好議。
三皇五帝的曆史太過久遠,大夥兒都當神話來看,連不死族也是當神話來著。
現在居然出現在了現實裡,據說還能傳染,這可真是讓人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