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那片建築看著氣派!”
有人指著遠處一片依舊保持相對完整的建築群喊道。
那片區域的屋頂雖已殘破,卻仍能看出雕梁畫棟的痕跡,雖然相較於佛塔的金碧輝煌,要黯然失色許多,但是規模卻很大,或許就是東籲王宮也說不定。
軒轅德忠眼睛一亮,加快腳步:
“快跟上!王宮準在那兒!
東籲王朝搜刮的寶貝,十有八九就藏在宮裡!”
眾人頓時精神一振,連腳下的屍骸都成了無關緊要的背景板。
陽光穿過宮殿的破窗,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的血腥味似乎都淡了幾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即將找到寶藏的興奮。
沒人再去多想白象的悲鳴,也沒人理會獸僵的殘軀——
在財寶的誘惑麵前,這場慘劇留下的痕跡,不過是尋寶路上需要跨過的障礙而已。
他們踩著散落的骨片與碎磚,朝著那片宮殿群快步走去,仿佛再往前一步,就能觸碰到東籲王朝積攢的無數珍寶。
王宮終於出現在眼前,沒有佛國那種滿眼金碧輝煌的張揚,也沒有想象中恢宏到震撼的氣勢,卻勝在規模龐大:
琉璃瓦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雪白的牆麵雖有斑駁,卻難掩整潔,廊柱上的金黃色浮雕紋路細膩,竟隱隱透著幾分大明建築的雅致。
實在難以想象,這樣一個由“海盜後裔”建立的王朝,竟有如此高的審美——
這異國風情中摻著的大明韻味,顯然是設計者去過大明,或是乾脆就來自大明,而那位下令修建的國王,想必也對大明文化有著極深的見識。
這裡本是白古蘇丹國的王都,卻絲毫不見回教建築的尖頂與紋飾,東籲人當年接手時,顯然是徹底抹去了前王朝的痕跡。
這熟悉的外觀讓眾人心裡生出幾分親切感,有人低聲提議:
“這王宮修得不錯,能不焚毀就儘量保留吧。”
當然,前提是裡麵彆像外麵的屠宰場那般駭人。
好在踏入王宮後,眼前的景象出乎意料地乾淨——
顯然所有人都去了廣場參與法陣儀式,連打掃的仆人都沒留下。
那些本應在宮內的人,無論貴族還是侍從,甚至幼童,都想著去廣場為“佛光普照”出份力,誰也沒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
他隆王當時帶著衛隊、後妃一同去了廣場,這般“盛大儀式”,自然要讓親眷也沾沾佛光,卻不想將整個王宮空了出來。
一千一百人的隊伍魚貫而入,自動分成百支小隊四散行動。
畢竟是傳說中統一了中南半島的大王朝,誰知道哪個偏殿的暗格裡、哪個書架的夾層中藏著寶物?
人多力量大,正好能細細搜查每個角落,免得漏掉任何值錢的東西。
有人直奔主殿的寶庫方向,有人鑽進偏殿翻找梳妝台與書架,還有人盯著牆壁上的掛畫,琢磨著後麵會不會有暗門。
王宮的寂靜被腳步聲打破,隻有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地板上,映著眾人忙碌的身影,暫時衝淡了城外的血腥氣。
東籲人顯然是發現了寶藏,宮裡的普通雕塑竟都是包金的,那些刻畫王朝偉績的浮雕更誇張,直接用黃金澆築紋路,連廊柱上裝飾的兵器模型都鑲嵌著各色寶石。
若不是王宮外觀透著幾分大明雅致的品味,單看這滿牆滿柱的黃金裝飾,簡直就是標準的“暴發戶”做派。
起初見到這些黃金,騎士團的人還忍不住拿刀去撬,可撬了沒幾下就乾脆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