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終結果還需要進行新一輪的投票。
現場投票。
這是為什麼呢?
很簡單,之前有球員認為沒獲獎希望,直接就選擇不來參加儀式。
這歐足聯能忍?
球員區的秦銘探頭看向記者區,他們手裡都拿著個手機,正在給三名候選球員投票。
他再轉頭看向梅西、C羅和蘇亞雷斯,三人表現的倒是很輕鬆。
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三十秒的投票時間轉瞬即逝。
梅蘭妮文尼格邀請三人上台,舒梅切爾采訪了好幾分鐘。
秦銘都無聊的打起了哈欠。
“凱文,克裡斯蒂亞諾的雙排扣西裝不錯,回頭我準備訂一件類似的,你要不要?”
秦銘隨口問道。
“我不太適合穿西裝。”
德布勞內摸了摸自己的娃娃臉。
“來了!”
當秦銘看到歐洲體育媒體界的大佬,德國《踢球者》主編霍爾夫上場,就知道最後的答案即將被揭曉。
“秦,霍爾夫是不是經常誇你,我看有些人做的統計,上賽季《踢球者》總共以你為封麵做了23個期刊。”
德布勞內記得很清楚。
“我之前還接受過他的專訪呢。”
秦銘回想起在跟拜仁的天王山之戰結束後,次日就接到了《踢球者》想專訪他的消息。
兩人也算是相談甚歡。
那期《踢球者》的封麵也是他,專訪欄目的主題則是:一個謙遜的、有目標的、對足球充滿熱愛的年輕球員,能否讓未來的足壇格局發生變化?
“LionelMessi!”
霍爾夫掏出信封裡的卡片,將其展示給了所有人。
“果然是梅西。”秦銘對此也不意外。
歐冠13場比賽10球5助包攬射手王與助攻王。
可以說上賽季的梅西就是巔峰,在組織核心的水平上達到了新高度,處理球也變得極度的合理舒適,觀感上了一個新層次。
“接下來就要變成皇馬的統治時代。”
秦銘在心裡暗暗念叨著,隨即抬頭看向了C羅。
不過自己現在可不是扇翅膀的蝴蝶,而是變成了有入局資格的人。
皇馬還能統治歐冠嗎?
頒獎典禮結束後,秦銘找上馬爾蒂尼,問他要了個簽名。
嗯.他的老爹秦誌宏作為老牌球迷,最喜歡的就是意甲小世界杯。
當時那真叫群星薈萃。
就是那個年代的球員,現在基本上已經退役。
這不好不容易能碰上馬爾蒂尼自然要幫老爹要簽名留念。
“我看了你在沃爾夫斯堡的表現,說實話你讓我想起了裡卡多,雖然你們技術風格不同,但都是一樣的年輕帥氣,還被上帝賜予了天賦。”
馬爾蒂尼笑著說道。
“謝謝誇獎,我是看著您踢球長大的,我也很喜歡米蘭3號球衣。”
秦銘的話讓馬爾蒂尼笑容更濃鬱。
沒人不喜歡被誇獎。
“哈哈!如果有一天你加盟米蘭的話,我會勸他們解封3號球衣的。”
馬爾蒂尼開了個玩笑。
實際上3號球衣被封存後,隻能是馬爾蒂尼家族,也就是他後代才能接手。
因為那已經是一種紅黑的信仰了。
跟馬爾蒂尼告彆後,秦銘又被霍爾夫找上。
《踢球者》主編很喜歡這名年輕球員。
踢球有種獨特的靈性,而且說話還非常好聽。
因此兩人聊著聊著,也算成了忘年交,相處的十分熟絡。
“人們都說英超的高強度,會讓你跟大部分球員一樣,在初期出現不適應的情況,但現在看來你並沒受影響。”
霍爾夫一直在關注秦銘的動態。
“他們的判罰尺度比較大,對抗確實也很激烈,但往往這樣的球員更好過。”
秦銘想起被自己穿襠和戲耍的球員。
“確實,你在那裡反而貢獻了更多美妙畫麵,就是我沒法經常去現場看你的比賽。”
霍爾夫說著也很遺憾。
如果秦銘能留在德甲,那麼對德甲聯賽,乃至德國足球,都會有很大的好處。
但不得不承認德甲現在就是不如英超。
金錢、地位、資源、流量等等都是。
“這位是溫格先生。”
秦銘跟溫格彙合後,向霍爾夫介紹道。
“我們倆可比你還要熟。”
霍爾夫笑著挑了挑眉,跟老朋友溫格握手。
“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秦銘很是好奇。
“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學生,但很迷戀匈牙利黃金一代和普斯卡什,這支國家隊先在溫布利63擊敗英格蘭,又在布達佩斯以71再次贏了英格蘭,還曾一路殺入1954年世界杯決賽。”
溫格眼神中充滿追憶,“我就在想,如此之多的優秀球員是如何同時湧現出來的,同時也想知道1956年匈牙利革命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匈牙利黃金一代在短時間內直接崩潰了。”
“其他人可能會去圖書館尋找答案,但我們卻背上書包,直接去了匈牙利,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霍爾夫補充道。
秦銘仿佛看到了兩個年輕人,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
“我先回倫敦準備比賽,你明天領完獎再回,記得晚上不要隨便出去,有問題就給我打電話”
跟霍爾夫告彆後,溫格絮絮叨叨的,叮囑了一大堆。
“好的。”
秦銘對此也是點點頭,心想自己快點長大吧,不然總是被當成孩子。
第二天的歐聯杯抽簽暨頒獎典禮準時舉行。
這次,秦銘成了全場最靚的仔,沒有人能掩蓋他的光芒。
歐聯杯單賽季打進19球,打破曆史記錄的數據。
當秦銘從德拉古蒂諾維奇手中接過獎杯的時候。
這位幫助塞維利亞連奪2006年和2007年聯盟杯的球員露出了一種極其複雜的表情。
“在我開啟足球生涯的那一天,從未想過可以獲得這樣的成績,那時我的夢想隻是成為職業球員,能在這條路上滿足溫飽的同時繼續前進。”
“這裡要感謝的人很多,隊友、家人、教練、球迷等等,很慶幸能得到他們的支持。”
“但我想這隻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