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句專業術語,所謂的依科演教,其實就是做科儀。
科儀是道教中用於修身、禳災、祈福、贖罪及超度亡靈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宗教儀式。
又叫做齋醮,俗稱“道場”,簡稱“科教”,也就是老百姓所理解的“法事”。
通過科儀演教,道教能夠將教義和修行方法傳遞給信徒,幫助他們理解和實踐道教的理念。
其次,道教演教通過齋醮科儀的形式,體現其教義思想,也是通過這種形式,來體現信徒的信仰。
同時,因為這是祖師爺傳下來溝通神明的法門,後輩道士依科演教,拿著各種法器吹拉彈唱,意思就是告訴神明:我是正經道士,有祖師爺的法脈傳承,麻煩您老人家看到之後,顯個靈吧……
我在這裡踏罡步鬥,準備開始做法,卻見胡天一在旁邊一個勁的衝我比劃,還小聲地喊。
“頭發,頭發……”
我有些納悶,心說頭發怎麼了,我這頭發挺好的呀,都盤起來了。
於是我瞅了他兩眼,胡天一見我沒反應,急的直跺腳,對我說:“頭發還沒散開……”
我恍然大悟,白了他一眼說:“歇著吧你,彆打岔!”
這胡天一估計是電視劇看多了,覺得道士做法就得披頭散發,因為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借東風就是這樣的嘛。
但實際上,披頭散發不是道士做法的常態,儀態端莊才是正確的做法。
但為什麼很多人都會有道士做法需要披頭散發的概念呢?
古代的道士行法,又為什麼會有披散頭發的方式呢?
這個問題我賣個關子,晚點再講,現在先做法,辦完正經事再說!
此時我腳下不停,踏著罡步,口中念咒,然後左手拿起引魂鈴搖動,開始念誦引魂咒。
“太乙敕令,朗朗乾坤,魂魄相依,陰陽各安,賈母之魂,聽吾號令,爾非此軀客,當歸舊廬身,紅線為引,明燈指路,離陽身之羈絆,返本體之安寧,敕爾魂魄,出離此身,急急如律令!”
念罷,我立刻又用劍指著鄭郝,誦道:“鄭郝之魂,固守靈台,莫動莫驚,魄歸其位,魂定其形,金光護體,邪祟不侵,急急如律令!”
引魂鈴聲音急促,我用意念導引,凝視著兩人之間的那根紅線。
片刻後,我額頭法眼又出現了一個離奇的景象。
就見原來糾纏在一起的那兩團光影,開始慢慢剝離,就像一層薄霧被抽出,緩緩離開鄭郝的身體。
此時鄭郝似睡似醒,眼睛半睜著,身體微微抽搐,就像是被電擊一樣。
但這賈老太太的魂魄剝離速度有點慢,似乎還是不太願意走。
我立刻搖動引魂鈴,聲音愈發急促,以此來催促賈老太太。
慢慢的,這賈老太太的魂魄總算是從鄭郝身上剝離出來,化成絲絲縷縷的能量體。
我趕緊掐訣,一邊用七星劍引魂,一邊全神貫注,分出一部分念力,定住了鄭郝的魂魄。
這完全是靠著自身的道行,用念力來操控一切。
但就在這時,鄭郝身體抽搐的幅度越來越大,明顯是魂魄開始躁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