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真社的出現,讓我很是意外,但也很感興趣。
以前我隻以為學地理的都要懂點風水,沒想到這些曆史係的學生,也對風水龍脈這麼了解。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不知道,其實古代讀書人需通“三理”,也就是醫理、命理、地理。
關於這三點,我想用一章的內容,跟大家聊幾句,因為這是我們傳統文化裡麵最精髓的部分。
從字麵意義來理解,醫理就是醫學理論,命理就是跟命運相關的一些東西,地理就是我們的居住環境,也有人理解為風水學。
但實際上,古時的讀書人常常將醫、命、地三理作為探索人生奧秘的重要途徑。
這些理念不僅關乎個人的命運,更蘊含著對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首先中醫醫理的核心,在於理解人體與自然、社會的整體關係,其最高境界體現為“醫國”理念。
正所謂“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這一理念源自春秋時期,強調醫療不僅關注個體疾病治療,更需關注社會整體健康。?
中醫理論體係與治國理念存在深層關聯,《黃帝內經》提出“身國同構同治”思想,將人體臟腑功能類比為國家百官職責,如心為君主之官、肺為相傅之官等,通過調節人體氣血平衡實現“上下和親,德澤下流”的社會治理目標。?
所以說,古人明醫理的同時,也就懂得了國家、社會與人之間的關係。
還有命理,大家可能一聽命理,就是研究命運,研究生辰八字,紫微鬥數,可以探索人生的起伏變化,洞悉命運的玄機。
但命運實際上是一種哲學思想,它的真正意義,是指宇宙中的一個法則,我們研究命理,也不僅僅是人的命運,還要研究人、事、物,天文、地理,以及曆史的宏觀命運。
古人發現,當我們把這些事物和時間、空間疊加起來,是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掌控,人對它沒有辦法轉變,這個就是命運。
從廣義上來講,讀書人要懂得命理,才會知道天地人三才之間的變化規律,從而掌握這種力量的發展趨勢。
從狹義上來講,應用到個體身上,就是要懂得趨利避害,何時蟄伏,何時起勢,不能衝動妄為。
還有地理,主要是指地理環境對人類生活的製約與影響,也就是風水學。
很多人覺得看風水,無非就是看墳地和看陽宅,其實風水泛指一切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日月星相、山川河流、風土人情,全都包括在其中。
風水也絕不是什麼封建迷信,而是一種人類在漫長的生存發展過程中,發現並加以利用的一種自然科學。
在上古時期的人們就懂得,適合聚集居住的地方要依山傍水向陽,因為山可以阻擋風,水可以滿足生活,陽光則是農作物生長的必需品。
所以風水講究的就是藏風聚氣,這從根本上就是一個適合人類生活的居住環境的問題。
當然也不僅僅是指活人,死人更要講究風水,因為這裡還有一個祖脈地氣的關係。
但地理也不隻是指風水學,更多的其實是指地理風土,就是你要對我們生活的環境有所了解,對整個世界有所了解,從而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讓自己的心靈達到一種圓滿境界。
到了現代社會,其實很多人瞧不起算命先生,包括明清時期,算卦的那是社會下九流,擺個算命攤謀生,察言觀色耍嘴皮子,還衍生出了很多江湖騙術。
但是在明清以前,或者說宋朝以前,中國的命理學文化都隻是在上層社會中廣為傳播,那都是為權貴們服務的,普通的老百姓壓根就沒資格接觸。
因為命理學博大精深,是一門很龐大很複雜的綜合學術體係,包含了陰陽五行、太極八卦、天文地理、數學、哲學等等學科,甚至還要懂得心理學和社會學、曆史學,沒有足夠的文化知識水平,根本就學不了,看都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