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在飯後12小時進行搓腹部,以免影響消化吸收。
搓腹部時,要注意保持呼吸均勻,不要憋氣。
四、搓腰部:強腎固本,活力滿滿
腰部,是人體的重要部位,也是腎臟的所在之處。經常搓腰部,能夠強腎固本,增強腎臟功能,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腰部疼痛,還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一)功效
強腎固本: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主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經常搓腰部可以刺激腎臟的經絡和穴位,促進腎臟的功能,增強腎臟的藏精能力,從而達到強腎固本的目的。對於腎虛、腰酸背痛、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症狀,搓腰部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促進血液循環:搓腰部能夠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使腰部的肌肉和骨骼得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增強腰部的功能。同時,還能通過腰部的經絡,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改善身體的微循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緩解腰部疼痛:長時間久坐、久站或過度勞累,容易導致腰部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引起腰部疼痛。經常搓腰部可以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腰部肌肉的緊張和疼痛,預防和治療腰部疾病。
預防和治療疾病:腰部的經絡和穴位與身體的各個臟腑器官緊密相連,搓腰部可以刺激這些經絡和穴位,調節臟腑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按摩腰部的腎俞穴位於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可以補腎固精,增強腎臟功能;按摩腰部的命門穴位於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可以溫補腎陽,增強身體的陽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動作
搓腎俞:雙手掌心相對,相互摩擦至發熱。然後,用雙手掌心分彆放在腰部兩側的腎俞穴上,上下揉搓,每次揉搓3050次。揉搓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宜。
按揉命門: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腹輕輕按揉命門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3050次。按揉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溫熱感為宜。
擦腰骶:雙手掌心相對,相互摩擦至發熱。然後,用雙手掌心分彆放在腰骶部,從腰部開始,沿著腰骶部向下擦,一直擦到尾骨處。擦腰骶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腰骶部有溫熱感為宜。每次擦腰骶35分鐘。
三)注意事項
搓腰部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以免損傷腰部。
腰部有炎症、破損或骨折等情況時,應暫停搓腰部,以免加重症狀。
最好在早晚進行搓腰部,每次搓腰部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015分鐘即可。
搓腰部時,要注意保持呼吸均勻,不要憋氣。
五、搓腳底:刺激全身反射區,健康長壽的秘訣
腳底,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也是人體經絡和穴位的集中地。經常搓腳底,能夠刺激腳底的經絡和穴位,調節臟腑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一)功效
調節臟腑功能:腳底的穴位與身體的各個臟腑器官相對應,搓腳底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調節臟腑功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按摩腳底的湧泉穴位於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可以補腎固精,增強腎臟功能;按摩腳底的太衝穴位於足背,第1、2蹠骨間,蹠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搏動),可以疏肝理氣,調節肝臟功能。
促進血液循環:搓腳底能夠促進腳底的血液循環,使腳底的肌肉和骨骼得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增強腳底的功能。同時,還能通過腳底的經絡,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改善身體的微循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增強免疫力:經常搓腳底可以刺激腳底的穴位,調節身體的免疫係統,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預防感冒、流感等疾病。此外,搓腳底還能緩解疲勞、改善睡眠質量,使人感到身心愉悅。
預防和治療疾病:腳底的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部位密切相關,搓腳底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按摩腳底的降壓點位於大腳趾趾腹中央),可以降低血壓,預防高血壓;按摩腳底的失眠點位於足底跟部,當足底中線與內外踝尖連線相交處),可以改善睡眠質量,預防失眠。
二)動作
乾洗腳:坐在椅子上,將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腿上,用雙手握住腳底,從腳跟開始,沿著腳底向上搓,一直搓到腳趾。然後,再用雙手握住腳趾,輕輕揉搓,每次揉搓3050次。換另一隻腳重複上述動作。
按揉湧泉:用拇指指腹輕輕按揉湧泉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3050次。按揉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宜。
推腳趾: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腳趾,從腳趾根部開始,沿著腳趾向上推,一直推到腳趾尖。每次推3050次。推腳趾可以刺激腳底的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三)注意事項
搓腳底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以免損傷腳底。
腳底有炎症、破損或潰瘍等情況時,應暫停搓腳底,以免加重症狀。
最好在晚上睡覺前進行搓腳底,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量。
搓腳底時,可以配合溫水泡腳,效果更佳。
六、搓手心:激發身體潛能,平衡身心
手心,是人體經絡和穴位的集中地,也是身體能量的彙聚點。經常搓手心,能夠激發身體的潛能,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一)功效
調節陰陽平衡:手心的勞宮穴位於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是人體的重要穴位,與身體的各個臟腑器官密切相關。經常搓手心可以刺激勞宮穴,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使身體的各項功能保持協調。
促進血液循環:搓手心能夠促進手心的血液循環,使手心的肌肉和骨骼得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增強手心的功能。同時,還能通過手心的經絡,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改善身體的微循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增強免疫力:經常搓手心可以刺激手心的穴位,調節身體的免疫係統,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預防感冒、流感等疾病。此外,搓手心還能緩解疲勞、改善睡眠質量,使人感到身心愉悅。
預防和治療疾病:手心的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部位密切相關,搓手心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按摩手心的勞宮穴,可以清心瀉火,預防和治療口腔潰瘍、口臭等疾病;按摩手心的內關穴位於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可以調節心臟功能,預防和治療心悸、胸悶等疾病。
二)動作
搓勞宮:雙手掌心相對,相互摩擦至發熱。然後,用右手掌心搓左手勞宮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搓3050次。再用左手掌心搓右手勞宮穴,同樣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搓3050次。搓勞宮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溫熱感為宜。
按揉內關:用右手拇指指腹輕輕按揉左手內關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3050次。再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手內關穴,同樣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3050次。按揉內關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宜。
拍手背:雙手伸直,手指並攏,然後用右手手背拍打左手手背,再用左手手背拍打右手手背,每次拍打3050次。拍手背可以刺激手背上的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每天看點養生小常識,讓自己健康又長壽,記得給小編留言喲!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日常養生常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