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方法:將老鴨處理乾淨,切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焯水去血水和雜質,撈出瀝乾;薏米、芡實提前用清水浸泡12小時;冬瓜去皮、去瓤,切成大塊。把焯好水的老鴨塊、薏米、芡實、生薑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52小時。當鴨肉熟爛時,加入冬瓜塊繼續煮2030分鐘,直至冬瓜熟透,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
功效:老鴨性涼,味甘、鹹,具有滋陰補血、清熱利水的作用;冬瓜性涼,味甘、淡,能清熱利水、消腫解毒;薏米和芡實則可祛濕健脾。此湯將這些食材巧妙搭配,既能滋陰潤燥,又能有效去除體內濕氣,特彆適合夏季濕氣重且伴有陰虛火旺症狀的人群,如口乾舌燥、心煩易怒等。同時,冬瓜老鴨湯營養豐富,湯鮮味美,是夏季餐桌上的一道養生佳肴。
2.茯苓白術排骨湯
食材準備:排骨500克、茯苓30克、白術30克、紅棗56顆、生薑34片、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排骨洗淨,切成小段,放入沸水中焯水去血水,撈出瀝乾;茯苓、白術洗淨;紅棗去核。把排骨、茯苓、白術、紅棗、生薑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52小時,直至排骨熟爛,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
功效:茯苓和白術是中醫常用的祛濕健脾藥材,二者與排骨一起煲湯,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排骨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成分,具有滋補身體的作用;紅棗則可補氣養血。此湯不僅能有效去除體內濕氣,還能為身體補充營養,適合濕氣重、脾胃虛弱的人群,尤其適合術後或產後需要調理身體的人食用。
3.玉米須赤小豆湯
食材準備:玉米須50克、赤小豆50克、冬瓜300克、生薑23片、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玉米須洗淨;赤小豆提前用清水浸泡46小時;冬瓜去皮、去瓤,切成大塊。把玉米須、赤小豆、生薑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11.5小時,再加入冬瓜塊繼續煮2030分鐘,直至赤小豆和冬瓜熟透,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
功效:玉米須具有利水消腫、利濕退黃的功效;赤小豆能利水消腫、解毒排膿;冬瓜清熱利水。三者搭配煮湯,祛濕利水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濕氣重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此湯口感清淡,適合夏季飲用,尤其適合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且濕氣重的人群,因為玉米須還有一定的降血壓、降血糖作用。
三)菜肴類祛濕食譜
1.清蒸鯽魚
食材準備:鯽魚1條約500克)、生薑34片、蔥23根、蒸魚豉油適量、料酒適量、鹽適量、食用油適量。
製作方法:將鯽魚處理乾淨,在魚身上劃幾刀,用鹽和料酒塗抹魚身,醃製1520分鐘;生薑切絲,蔥切段。把醃製好的鯽魚放入蒸鍋中,在魚身上鋪上薑絲和蔥段,大火蒸1015分鐘,直至魚熟透。取出蒸好的鯽魚,倒掉盤中的湯汁,揀去薑絲和蔥段,淋上蒸魚豉油,再撒上一些蔥花。最後,將食用油燒熱,淋在蔥花上即可。
功效:鯽魚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等功效。清蒸的烹飪方式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鯽魚的營養成分,使其祛濕健脾的功效得到充分發揮。此菜適合濕氣重、脾胃虛弱的人群,尤其適合食欲不振、身體虛弱的人食用,既能祛濕,又能補充營養,增強身體抵抗力。
2.清炒苦瓜
食材準備:苦瓜500克、蒜34瓣、鹽適量、食用油適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製作方法:將苦瓜洗淨,對半切開,挖去瓜瓤,切成薄片。把切好的苦瓜片放入碗中,加入適量鹽,醃製1015分鐘,然後用清水衝洗乾淨,瀝乾水分醃製苦瓜可去除部分苦味)。蒜切末。鍋中倒入適量食用油,燒熱後放入蒜末爆香,再加入苦瓜片大火翻炒35分鐘,直至苦瓜熟透,最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調味。
功效:苦瓜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祛濕解毒的功效。夏季食用苦瓜,能有效清除體內的濕熱,緩解因濕氣重引起的口苦、口臭、皮膚長痘等症狀。同時,苦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有助於促進消化,增強身體免疫力。但由於苦瓜性寒,脾胃虛寒的人群應適量食用。
3.涼拌海帶絲
食材準備:海帶絲200克、胡蘿卜50克、黃瓜50克、蒜34瓣、香菜23根、生抽適量、香醋適量、鹽適量、白糖適量、辣椒油適量、香油適量。
製作方法:將海帶絲用清水浸泡34小時,去除鹽分和雜質,然後放入沸水中焯水23分鐘,撈出瀝乾;胡蘿卜、黃瓜洗淨,切成細絲;蒜切末,香菜切段。把海帶絲、胡蘿卜絲、黃瓜絲放入碗中,加入蒜末、香菜段,再依次加入生抽、香醋、鹽、白糖、辣椒油、香油,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海帶性寒,味鹹,具有軟堅散結、利水消腫、祛濕化痰的功效。搭配胡蘿卜、黃瓜等食材製作成涼拌菜,不僅口感清爽,還能有效去除體內濕氣。海帶中富含碘、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此菜適合夏季食用,尤其適合濕氣重且伴有甲狀腺疾病的人群,因為海帶中的碘元素對甲狀腺功能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甲亢的人群應慎食海帶,以免加重病情。
三、祛濕飲食注意事項
1.飲食規律: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進食,避免暴飲暴食。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這樣有助於維持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
2.避免過度食用生冷食物: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要控製生冷食物的攝入量。除了冷飲、冰鎮飲料外,像生魚片、刺身等生冷海鮮也不宜多吃。如果想吃,可以搭配一些溫熱性的調料,如薑、蒜、芥末等,以中和其寒性。
3.注意食材搭配:在選擇祛濕食材時,要注意食材之間的搭配。有些食材雖然都有祛濕的功效,但搭配不當可能會影響其效果或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例如,薏米和紅豆搭配效果較好,但薏米性涼,單獨大量食用可能會損傷脾胃陽氣,因此可以搭配一些溫補的食材,如紅棗、桂圓等。
4.根據個人體質調整飲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質,祛濕飲食也要因人而異。對於體質偏寒的人,應選擇一些溫熱性的祛濕食材,如芡實、茯苓等;對於體質偏熱的人,則可以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材,如苦瓜、冬瓜等。同時,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在選擇祛濕食譜時要注意食材的糖分含量;痛風患者要避免食用高嘌呤的祛濕食材,如海鮮、動物內臟等。
通過了解夏季濕氣重的原因,並合理選擇祛濕食譜,同時注意飲食注意事項,我們可以在炎炎夏日有效地去除體內濕氣,保持身體健康。讓我們在享受夏季美食的同時,也能擁有輕盈、舒適的身體狀態。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日常養生常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