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中暑:大量出汗、口渴、頭暈、眼花、耳鳴、胸悶、心悸、惡心、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體溫可能正常或略高<38c)。
輕症中暑:在先兆基礎上,體溫升至38c以上,麵色潮紅或蒼白、皮膚灼熱或濕冷、脈搏增快、嘔吐、出現短暫昏厥。
重症中暑熱射病):核心體溫飆升>40c),皮膚乾燥灼熱無汗也有大汗淋漓者),意識模糊、譫妄、驚厥甚至昏迷。這是最凶險的階段,死亡率極高!
現場急救“黃金四步”:
1.速離高溫:立即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樹蔭下、空調房內),解開或脫去緊身衣物。
2.快速降溫:這是核心!用一切可行方法迅速降低體溫:
冷水浸泡浴缸、水桶)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確保頭露出水麵)。
持續用冷水非冰水)噴灑或擦拭全身,特彆是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
用濕冷毛巾、冰袋包裹毛巾)敷於頭部、頸部、腋下、腹股溝。
扇風手動扇、電扇)加速蒸發和對流散熱。
目標:在30分鐘內將核心體溫降至39c以下。
3.適量補水:如患者意識清醒,可少量多次給予含電解質的涼飲料淡鹽水、運動飲料)。意識不清或昏迷者,禁止強行喂水!以防誤吸窒息。
4.緊急呼救:一旦懷疑熱射病體溫極高、意識障礙),或輕症中暑經處理無好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在等待救援時,持續進行物理降溫。
五、特殊之愛:脆弱群體的重點防護
老人:體溫調節能力衰退,感知遲鈍,渴感減弱,常伴有慢性病。子女需主動關心,定時提醒喝水,檢查居室通風降溫情況,避免獨居老人不舍得開空調。社區可組織探訪,開放有空調的納涼點。
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未發育完全,代謝快產熱多,體表麵積相對大易失水。絕對不要將嬰幼兒單獨留在密閉車內!哪怕幾分鐘!夏季嬰兒車需有遮陽篷,選擇透氣衣物,及時補充水分母乳、配方奶、白水)。觀察精神狀態、排尿次數和尿液顏色。
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腎病等患者,高溫會加重病情。需遵醫囑用藥,密切監測血壓血糖,特彆注意防暑。某些藥物如利尿劑、部分精神類藥物)可能影響體溫調節或水鹽平衡,需谘詢醫生。
戶外工作者:建築工人、環衛工人、交警、快遞外賣員等。用人單位必須落實防暑降溫措施:調整高溫時段工作時間如“抓兩頭、歇中間”)、提供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清涼飲料含鹽)和防暑藥品人丹、十滴水)、設置通風良好的休息場所帶空調或風扇的工棚)、加強健康監護和培訓。勞動者自身也要提高防護意識,用好勞保用品,及時休息補水。
六、心靜自然涼:養心調神的古老智慧
《黃帝內經》言:“夏三月…使誌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季養生,貴在養心。
調暢情誌:“暑易入心”,高溫易使人煩躁易怒、焦慮不安。學會調適情緒,避免大喜大怒。聽聽舒緩音樂,練習書法,靜坐冥想,或與親友輕鬆聊天。
保證睡眠:“熱天睡好覺,勝吃神仙藥”。保證充足、規律的睡眠,有助於身體修複和增強抵抗力。創造涼爽、安靜、黑暗的睡眠環境,睡前溫水泡腳有助安眠。適當午休3060分鐘)能有效補充精力,避開正午炎熱。
適度運動:選擇清晨或傍晚涼爽時段進行溫和運動,如散步、太極拳、八段錦、遊泳。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不感疲勞為宜。避免烈日下劇烈運動。運動前後務必充分補水。
高溫是人類與自然相處的古老命題。從遠古祖先尋找山洞樹蔭避暑,到今日我們運用科技調節小環境,防暑之道,核心始終是敬畏自然規律,尊重身體的信號。它要求我們在炎炎夏日裡,多一分對環境的覺察——留意那無風的午後,留意天氣預報中跳躍上升的數字;多一分對身體的關照——主動飲水,及時休息,不逞強;多一分對他人的關懷——提醒年邁的鄰居開窗通風,為辛苦的戶外工作者遞上一杯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古人雲:“心靜自然涼。”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這裡的“靜”,並不僅僅指情緒上的平靜,更是一種順應天時的生活態度。
在炎炎夏日裡,酷熱難耐,人們往往會感到煩躁不安。然而,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內心的寧靜,就像在心中撐起一片陰涼,那麼即使外界溫度再高,我們也能感受到一絲清涼。這種心境的平和,能夠幫助我們抵禦燥熱的侵襲,讓我們在酷暑中保持清醒和冷靜。
同時,這也是一種對自然力量的尊重和順應。夏天的炎熱是大自然的規律,我們無法改變它,但我們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生活方式來適應它。比如,在炎熱的午後,找一個陰涼的地方休息,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多喝水,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穿著輕薄透氣的衣物,讓身體能夠自由呼吸。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懂得在燥熱中守護心靈的安寧時,我們也為自己和所愛之人築起了一道最堅實的生命防線。在無常的氣候中,我們能夠以平和的心態麵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不被外界的乾擾所影響。這份清涼,不僅是對身體的嗬護,更是對心靈的滋養。
而這份清涼的根源,既來自於對自然力量的清醒認知,也來自於對生命本身的深切珍惜。我們明白,生命是如此脆弱而寶貴,每一刻都值得我們用心去感受和珍惜。因此,我們願意以一種平和、順應的態度去生活,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在這無常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寧靜與清涼。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日常養生常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