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智慧的寶庫中,黨參猶如一位溫和敦厚的長者,不似人參般峻烈,卻以平實之姿滋養著無數人的日常。作為補氣養血的佳品,它默默走入千家萬戶的廚房,融入一湯一飯之間。這份溫和的力量,正是現代人亞健康狀態最需要的調養之道。
一、識黨參:知其性,明其效,方能用其長
1.核心稟性: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脾、肺經。這是它最核心的特性,決定了它的作用方向脾、肺)和溫和的性質。
核心功效:健脾益肺,養血生。這是黨參所有養生價值的根基。
健脾: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脹便溏、倦怠乏力。
益肺:補益肺氣,改善氣短喘促、久咳虛喘、語音低微、易感風寒。
養血:促進氣血生化,改善麵色萎黃或蒼白、頭暈心悸等血虛症狀。
生津:氣足則能生津,改善津液不足導致的口渴、咽乾等症狀。
2.優勢特點:
平和之性:相較於人參的峻補,黨參力道更溫和,補而不燥,不易上火,更適合日常調理、慢性虛弱、以及體質偏弱或虛不受補的人群長期使用。這是它作為食療主角的最大優勢。
氣血雙補:既能補氣脾肺之氣),又能通過補氣間接生血,對氣血兩虛者尤為適宜。
性價比高:相對於人參、西洋參等,黨參價格更為親民,是大眾養生的理想選擇。
3.適用人群基於功效):
脾胃氣虛:食欲差、飯後腹脹、大便不成形、精神疲倦、四肢無力者。
肺氣不足:容易感冒、咳嗽聲音低弱、氣短活動後加重)、自汗白天不活動也出汗)者。
氣血兩虛:麵色差萎黃或蒼白)、唇色淡、頭暈眼花、心慌心悸、失眠多夢、月經量少色淡者。
病後、產後、手術後體虛,需要溫和調養者。
長期勞心勞力,處於亞健康狀態,感覺“虛”但又說不清具體哪裡虛者。
4.慎用與禁忌重中之重):
實證、熱證忌用:如外感發熱感冒發燒)、高熱、急性感染如嗓子腫痛、牙齦腫痛)、便秘口臭、舌苔黃厚膩等。此時進補如同“火上澆油”。
氣滯濕盛慎用:本身有脘腹脹滿、胸悶、痰多、舌苔厚膩等表現,單獨用黨參可能加重“堵”的感覺。常需配伍行氣化濕藥如陳皮、砂仁)。
肝陽上亢高血壓慎用:雖有爭議,但體質偏熱、血壓控製不佳者,如需使用,應在醫生指導下並密切觀察。
過敏體質者:對桔梗科植物黨參屬桔梗科)可能過敏者慎用。
與藜蘆相反配伍禁忌):中藥“十八反”中明確黨參反藜蘆,絕對不可同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宜自行大量長期服用。
二、選黨參:辨優劣,識炮製,關乎療效
1.常見種類:
潞黨參:主產山西古潞州),傳統道地藥材。條長粗壯、肉質肥厚、橫紋明顯、味甜渣少,品質最佳。
紋黨參:主產甘肅文縣等地。表麵環狀橫紋特彆密集清晰,品質亦佳。
東黨參:主產東北。根條較粗壯,質地較硬,甜味略淡。
台黨參:主產山西五台山周邊。品質接近潞黨。
白條黨參:加工時刮去外皮,呈黃白色。口感更甜潤,藥性相對平和,更適合日常食療。
野生黨參:極少見,效力通常更強,價格昂貴。
2.挑選優質黨參一看、二聞、三嘗):
看:
形態:條粗壯、完整、順直少分叉“獅子頭”盤大者為佳)。根頭部有多數疣狀突起的莖痕“獅子盤頭”)。
色澤:表皮土黃色或灰棕色白條黨呈黃白色)。斷麵黃白色,有放射狀紋理“菊花心”),中心有時有淺黃色圓心。
質地:乾燥、堅實、柔韌不易折斷。無黴變、蟲蛀、焦黑。
聞:具有黨參特有的清香氣類似奶香或土腥氣),無異味、酸味、黴味。
嘗:口嚼少量,味甜潞黨、紋黨甜味濃鬱)、無苦味、麻舌感,渣滓少者為佳。硫磺熏過的可能有酸味或刺喉感。
3.炮製品選擇:
生黨參:洗淨曬乾切片。偏於生津養血。日常煲湯泡茶多用此。
炒黨參:麩皮炒製。健脾止瀉作用增強,更適合脾虛便溏者。
蜜炙黨參:蜂蜜炙製。潤肺止咳作用增強,更適用於肺虛久咳者。口感也更香甜。
食療建議:生黨參和蜜炙黨參最常用。生黨普適性強;蜜炙黨口感風味更好,尤其適合湯羹糖水。
三、用黨參:融入三餐,滋養身心核心:實用食譜)
原則:循序漸進,貴在堅持。每次用量一般1030克。一周23次為宜,不必天天吃。結合自身體質和季節調整。
(一)溫潤湯羹篇:滋養脾胃,潤澤身心
1.經典基石:黨參黃芪雞湯健脾益肺,提升正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材料34人份):黨參20克,黃芪15克,老母雞半隻或雞骨架1副+雞腿2個),生薑5片,紅棗58顆去核),枸杞一小把約10克),清水適量約2.5升)。
做法:
1.雞塊焯水洗淨,去除血沫。黨參、黃芪稍衝洗勿久泡)。
2.所有材料除枸杞外)放入砂鍋燉盅,加足量冷水。
3.大火燒開,撇去浮沫,轉最小火慢燉22.5小時。或用電子燉盅隔水燉34小時。
4.出鍋前15分鐘加入枸杞和適量鹽鹽最後放,避免肉質變柴)。
養生點睛:
黃芪+黨參:經典補氣搭檔,增強免疫力,抗疲勞,適合易感冒、乏力者。
老母雞:性溫,補虛勞,滋養氣血。
紅棗、枸杞:養血安神,調和味道。
關鍵在“慢燉”:小火慢燉才能充分釋放藥材精華,湯色清澈不濁,味道醇厚甘甜。
適合人群:氣虛乏力、易感冒、產後術後體虛、麵色無華者。秋冬進補佳品。
2.家常之選:黨參紅棗排骨湯健脾養血,溫和滋補)
材料34人份):黨參15克,紅棗810顆去核),豬肋排500克,生薑3片,枸杞10克,清水適量約2升)。
做法:
1.排骨冷水下鍋焯水,洗淨瀝乾。
2.黨參稍衝洗,紅棗去核不易上火)。
3.排骨、黨參、紅棗、薑片放入鍋中,加足量水。
4.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1.5小時。
5.加入枸杞再燉1015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養生點睛:
排骨:提供優質蛋白和鈣質,性質平和,易於吸收。
紅棗+黨參: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此湯比雞湯更平和,幾乎全家老少皆宜濕熱重時暫停)。
去核紅棗:減輕燥性,更溫和。
適合人群:日常保健,氣血不足,睡眠不佳,學生、上班族疲勞恢複。
3.滋陰潤燥:黨參玉竹沙參瘦肉湯氣陰雙補,秋燥克星)
材料34人份):黨參15克,玉竹15克,沙參15克,麥冬10克,豬瘦肉300克切塊),無花果乾34個可選增甜),生薑2片,清水適量約2升)。
做法:
1.瘦肉焯水洗淨。藥材稍衝洗。
2.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
3.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1.52小時。加鹽調味。
養生點睛:
玉竹+沙參+麥冬:均為滋陰潤燥佳品,生津止渴,清心除煩。
黨參:補氣,推動津液生成與輸布氣能生津)。
瘦肉:滋陰潤燥而不油膩。
此湯特點:湯水清潤甘甜,補氣不燥,滋陰不膩。特彆適合乾燥季節秋季尤佳)、長期說話教師、銷售)、熬夜傷陰、口乾咽燥、乾咳少痰者。
(二)養生粥糜篇:晨起滋養,脾胃最愛
4.元氣晨粥:黨參茯苓山藥粥健脾祛濕,固護根本)
材料2人份):黨參10克切小段或片),茯苓15克搗碎或粉),鮮山藥100克或乾山藥片30克),粳米80克,清水適量約1.2升),生薑絲少許可選)。
做法:
1.粳米洗淨浸泡30分鐘。黨參、茯苓稍衝洗。山藥去皮切小塊。
2.所有材料除山藥外)放入鍋中,加水。
3.大火燒開,轉小火煮約40分鐘,至米開花粥稠。
4.加入山藥塊再煮1520分鐘至山藥軟糯。
5.可加少許薑絲提味暖胃根據體質)。喜甜可加少許紅糖。
養生點睛:
茯苓:健脾滲濕要藥,助黨參增強運化之力,祛除體內多餘水濕。
山藥:平補脾肺腎,固澀止瀉,是脾胃虛弱者的“米糧”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