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5年,地球,華夏
孔方佳對外星探測器的研究工作進行了迅速而周密的安排,整個洪荒開天基地進入前所未有的緊張而有序的狀態。當天下午,隨著三位華夏軍事長老團長老乘洪天一型空天客運飛船抵達洪荒開天基地,十名華夏科技堂科技長老與兩十位工程堂工程長老也乘坐洪天一型空天客運飛船完成集結,基地穹頂下的環形實驗室群亮起蔚藍色警戒光。穿梭在防輻射走廊裡的後勤機械群將七十五噸的各類精密儀器分送至對應艙室,空氣裡彌漫著特種冷卻液特有的薄荷氣息。
作為總調度,李豔手持全息調度板穿行在環形主控台間,青玉耳墜隨著她的快步走動微微搖晃。她為從華夏科技堂和華夏工程堂過來的三十位位頂尖專家量身定製了不同的實驗室和輪值表。當材料學泰鬥王振聲提出需要直徑三十米的磁約束環時,她僅用一百一十三分鐘就協調來三組工業級納米級3d打印機來進行定製生產。每天深夜的協調會上,她將星形會議桌的投影焦距調整為最佳參數,確保每位專家都能看清探測器表麵0.1微米級的能量紋路。
與此同時,孔方佳陪同華夏軍事長老團的大長老、二長老和三長老三位長老對各個實驗室的情況和外星探測器進行了詳儘的視察,並做了相關的詳細的介紹,“方佳同誌,沒想到這次能帶回來一台外星探測器,你說了在奧爾特雲一共是有八台,帶回來了一台,還有七台用無人飛船保持監視,是吧。”軍事二長老問到,“是的,長老,我認為周飛同誌作為艦隊副司令在這件事處理上做得很好,而且通過這台外星探測器,我們很可能可以通過逆向解析工程獲取大量的外星技術,可以極大的推動我們自己的技術能力發展。”孔方佳回答到。“但是這樣做,會不會引起外星文明的不良反應?”軍事三長老有些擔憂的說到,大長老也轉頭看了過來。
“三長老說的很對,我承認確實是有這種可能,周飛同誌回來後,和我專門彙報了這件事,並說明了他的想法和擔憂,以及當時做那個決定時候的狀態,最終我也很認可他當時的決定。我和周飛同誌的判斷依據主要是以下幾點,三位長老看下我們這種判斷對不對。一,我們上次探測到的奧爾特雲的曲速空間跳躍飛行激波漣漪,是發生在一年多以前,如果這個外星文明是敵對的,或者說是黑暗森林屬性的,那地球早就被攻擊了,不會像現在這樣安然無事;二,設備有八台,我們隻是拿走了一台,總體影響有,但不大,同時我們當時也沒有收到任何提示警告,所以不排除外星文明知曉、觀察並默認了這件事;第三,既然我們地球文明是在他們的監控下,我們地球社會的技術發展狀態,他們是看的到的,那麼我們發現他們部署的監測器,是必然的也是一件正常的事,被我們拿走研究也是正常的事;最後一點是我總結的,奧爾特雲的曲速空間跳躍飛行激波漣漪是一年半多以前,那個時候我們剛剛進行了曲速空間跳躍飛行實驗,不排除就是因為我們的這個技術進步被探測到,才讓外星文明專門派人來太陽係進行確認。”
“三位長老,我有個預感,很可能我們很快就要正式與它們見麵了,隻是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形式。實際上,作為最後的底牌,我們正在加快改裝所有的曲戰一型空天戰鬥飛船,確保反物質武器能夠有效使用,這次巡航的曲戰一旅所有的曲戰一型空天戰鬥飛船都是已經改裝過的。”三位長老聽完都點了點頭,陷入了思考中。最終,三位長老在視察完後,全部都回去了京城,沒有給孔方佳壓力,反而是讓孔方佳大膽的乾,他們會保持支持的力度。
長老們走後,孔方佳又和其他同事一起投入到破解工作中。在外星探測器解析實驗室的七號分析艙內,十二台相位掃描儀正以0.01飛秒的精度捕捉探測器外殼的量子漲落。首席解碼員張明遠突然發現,當氦氖激光以特定頻率掃過表麵時,那些看似無序的凹痕會投射出克萊因瓶狀的全息投影。這些全息投影不僅在視覺上呈現出複雜的拓撲結構,還顯示出一種未知的能量波動模式。隨著第九代石墨烯探針深入探測器接口,材料分析組在納米尺度下觀測到原子以八麵體準晶形式排列。這種類似外星合金的物質在強磁場中竟會呈現超流體特性,其導熱係數達到理論值的1.2x106倍。“報告總指揮,外星探測器表層掃描已完成。”趙明博士推了推智能眼鏡,全息投影在解析艙內展開三維結構圖,“其外殼采用類石墨烯疊層材料,每層厚度僅0.3納米,疊層間隙填充著某種液態金屬。更驚人的是……”他調出光譜分析數據,“這層極薄的液態金屬,大概率是紫金。”
而由精密工程團隊連夜搭建的μ子成像係統則顯示,探測器內核竟存在著違背拓撲學法則的超維結構。這種超維結構不僅打破了現有的物理學理論框架,還暗示著探測器可能來自一個能夠一定程度利用其他維度的外星文明。更令人困惑的是,每當試圖用中微子束探測其動力核心時,所有傳感器都會接收到類似莫比烏斯環的能量讀數。這種能量讀數不僅具有非線性特征,還表現出一種周期性的波動,仿佛在傳遞某種信息或信號。進一步分析表明,這些能量讀數可能與探測器內部的某種未知能源係統相關,該係統似乎能夠操控和轉換不同形式的能量,甚至可能涉及量子糾纏現象。量子場論專家趙立春顫抖著推了推眼鏡:“這些能級躍遷模式...完全符合卡丘流形在鏡像對稱下的能量映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信號破譯組在第三日淩晨迎來轉機——當把接收到的脈衝信號轉換為超弦振動模式後,副研究員陳雨欣意外發現這些波動完美契合黎曼ζ函數的非平凡零點。數學顧問團隊立即構建起包含二十六個虛數維度的解碼模型,在量子計算機運行至第918次迭代時,一段以分形語法編寫的信息逐漸顯現:那竟是銀河係英仙座主旋翼部分旋臂的三維動態星圖,標注著七處疑似外星文明的閃爍坐標。
得到坐標的孔方佳立刻通知萬成眉的深空監測司令部,讓激波漣漪監測中心和深空望遠鏡陣列指揮部調出部分監測衛星,對這七處坐標展開密切監測。這天孔方佳正在實驗室裡看數據,“佳哥!”李豔的聲音這時從實驗室密封門外的對話器傳過來了,“曲戰二型空天戰鬥飛船已經完成試飛了,今天量產型第一艘等會正式下線,你不去看看嗎?”孔方佳才發現自己這段時間都把時間埋進實驗室了,“嗯,我這就過去。”說罷,孔方佳走到換衣室,脫掉了全身靜電防塵服,換回了作訓服外套,走出了實驗室的密封門。
兩人很快就一起乘機甲趕到了基地航空港,一艘巨大的曲戰二型空天戰鬥飛船靜靜的停在停機坪上。這艘空天戰鬥飛船,按孔方佳提出的要求,是一艘結合戰列艦和航天母艦為一體的超巨型空天戰鬥母艦,整體體積超過了100萬立方米,超過了華夏第三艘水上航空母艦003號總體積的兩倍以上,可以搭載300名機甲戰士,100艘雀鳥型有人小型戰鬥飛船,再有大量的無人戰鬥飛船和各類型機器人,擁有8門大型反物質炮,是一個巨大完整的可以長期深空作戰的太空戰鬥飛船,與曲戰一型空天戰鬥飛船有著巨大的不同。
孫曉和艦長王海此時迎了上來,孔方佳和李豔在孫曉、艦長王海和技術副艦長的陪同下,花了3個小時粗略的視察了整艘空天戰船,並在指揮台指揮戰船進入太空,進行了簡單的演習作戰,進行了月球打靶等戰鬥動作,王海詳細的講述了一般性戰術作戰方案,技術副艦長詳細的講述了戰船各功能的技術性能情況。
“光年級彆遠距離通訊問題你們準備怎麼解決?”孔方佳突然問到,技術副艦長看向了李豔,李豔接過話說到,“總指揮,是這樣,目前我們還不能做到光年級彆遠距離即時通訊,為此我們技術部分做了一個折中的方法,使用小型通信包裹的方式,就是您上次和我說到過的。”“哦?你們解決了超小型曲速飛行器的引擎問題了?”孔方佳有些驚奇的問到,“是的,我們的材料在納米態紫金材料做到了突破,整個通信包裹隻需要1個立方米的體積,參考了反物質炮對反物質的控製技術,使通信包裹在不需要零號空間設備的情況下,目前按數據模擬實現了最遠可以做到1萬光年的曲速空天跳躍飛行,飛行速度理論值最高可以到倍光速。這樣飛船就可以在很多個光年外,很短時間內將需要傳遞的信息通過通信包裹投送到地球。”李豔進一步解釋到。
孔方佳點了點頭,“這樣說,我們確實實現了通過通信包裹方式,雖然做不到即時通信,但是可以保持與地球的有效的聯係了,很好!這很重要。目前而言,我們還不會飛那麼遠,幾百上千光年距離的話,倍光速跳躍飛行,這個信息時間差還可以接受。”
“孫曉司令,先遣隊的人員已經選拔好了嗎?”孔方佳又看向孫曉,“已經全部選拔好了,並已經完成了初步的訓練,王海艦長其實更清楚,我們已經初步選定,第一艘量產型的曲戰二型空天戰鬥飛船,也就是目前我們所在的這艘,作為先遣隊飛船使用,對了,總指揮,這艘飛船還沒有取名,您給取個名字吧。”孫曉解釋了一下,並順勢請孔方佳給飛船取名。孔方佳笑著用手指點了點孫曉,“既然這樣,我想想,先遣隊是我們人類走出太陽係的第一步,所有人都是勇士都是英雄,我想取名:勇者號,你們看如何?”孔方佳想了個名字,“勇者號,很好,我很喜歡,我的艦員也會喜歡,就叫勇者號,我的飛船有名字了。”隨著王海艦長的回答,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王海艦長,你們還需要多少時間可以完全準備好出發?”“報告總指揮,我艦已經在不斷補充物資,預計兩周後完成全部科目的加強訓練考核,一切順利的話,兩周後就可以出發。”王海擲地有聲的回答。“好,那就暫定在兩周後,所有人都要全力配合,我相信你們!”“是,保證完成任務!”
視察完勇者號,孔方佳和李豔回到了技術中心,“豔子,通信包裹方式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從外星探測器和一年多前的外星飛行器空間跳躍飛行的時間點來看,外星文明顯然是掌握了一種我們還未掌握的光年級彆超遠距離即時通訊的方法,我們要儘快破解這台外星探測器,或許能夠逆向出這個技術。”“沒錯,佳哥,我也是這麼想的,隻是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破解。”李豔也是點點頭回答。
“如果能有明顯的進展,可以適當的讓先遣隊推遲出發,如果沒有,也就隻能讓先遣隊出發,不過這個路程設計就主要是太陽係100光年以內的一些恒星係了,算是一次試探性探索。”孔方佳思考了片刻,又說到,“目前而言,我們破解外星探測器的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難,但是也不是沒有進展,尤其是這些能量波動模式和拓撲結構,都超出了我們目前的理解範圍,但是換個角度想,這不正是我們探索未知的意義所在嗎?”李豔笑了,“佳哥,你說的話總是能給人信心,沒錯,這正是我們探索未知的意義所在,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破解這台外星探測器,獲取外星技術,推動地球文明的發展。”兩人相視一笑,又開始了對數據的分析和模擬。
喜歡弦!正物質宇宙:跨越請大家收藏:()弦!正物質宇宙:跨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