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殖民C航線上的發現,孔方佳應邀與米爾再會麵_弦!正物質宇宙:跨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弦!正物質宇宙:跨越 > 第54章 殖民C航線上的發現,孔方佳應邀與米爾再會麵

第54章 殖民C航線上的發現,孔方佳應邀與米爾再會麵(1 / 1)

2046年,獵戶座支旋臂與人馬座主旋臂之間,未知名空域

曲戰三型空天母艦“女媧號”撕裂曲速泡膜的瞬間,舷窗外並非預想中的深邃黑暗,而是一片氤氳著暗紅輝光的星雲帷幕。殖民c計劃編隊的十二艘“鯤鵬”級運輸艦與四艘曲戰三型空天戰艦如巨鯨般悄然滑出超空間,引擎尾跡攪動著稀薄的星際塵埃,在艦體周圍暈染出詭異的玫瑰金色光霧。

殖民c計劃編隊根據孔方佳的要求,平均每200300光年跳出一次曲速空間跳躍飛行,進行引擎降溫和編隊修整,更主要的目的是這樣可以降低單次產生的空間激波漣漪的強度,更不容易被星盟的探測器所發現。

"前方引力場異常波動增強!"傳感器官李娜的聲線突然拔高,打破了艦橋內壓抑的寂靜。她麵前的頻譜分析屏上,一組暗紅色的能量脈衝正以0.3赫茲的頻率規律性震蕩。

編隊司令張磊猛地坐直身體,戰術目鏡瞬間切換至最高分辨率模式。星圖上那片原本被標注為"獵戶座人馬座星際塵埃帶"的暗區,此刻正透過塵埃間隙透出幾簇微弱的紅外光暈。"放大1200倍,啟動氦3豐度掃描!"

當全息屏幕解析出三顆呈等邊三角形排列的天體時,年輕領航員王浩的呼吸聲通過麥克風清晰可聞:"褐矮星!三顆褐矮星!光譜顯示這三顆褐矮星極其相似,表麵溫度均約為2800k3000k,年齡測定在2000萬年2500萬年左右,屬於主序星形成初期的殘留天體。"他的瞳孔在戰術目鏡反射光下收縮成針尖狀,"周邊宇宙塵埃密度達到了pdust≈10負11次方至10的負10次方克3,難怪之前的深空掃描未能發現。這已經接近形成新的恒星或者行星的密度了,隔絕了絕大部分的可見光、紅外光等的探測。"

張磊的心臟在胸腔裡重重搏動了兩下。這些新形成的褐矮星仍保持著恒星誕生初期的餘熱,卻被包裹在致密的星際塵埃雲中,如同被灰燼覆蓋的火種。更讓他血液升溫的是傳感器官接下來的報告:"第三顆褐矮星的引力井內發現行星係統!編號c73的行星......"李娜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大氣光譜檢測到水分子吸收線,濃度達到地球標準的17,並且存在氧氮比例為2178的穩定大氣層!"

會議室內的全息沙盤正模擬著新發現星係的引力模型。三顆褐矮星以微妙的引力平衡維持著三角軌道,彼此間距約12天文單位,而c73行星恰好位於中間褐矮星的宜居帶邊緣。"星塵帶形成的天然屏障,"戰術專家陳銘指著沙盤上彌漫的灰色顆粒,"距離獵戶座支旋臂和人馬座主懸臂各700光年左右,正好處於兩大懸臂的引力緩衝區,戰略位置堪稱完美。

後勤主管趙琳的目光掃過行星環境數據:"表麵重力0.83g,平均溫度297k,兩極冰蓋反射率顯示存在固態水。最關鍵的是——"她調出大氣成分動態圖,"沒有檢測到任何生物電信號或有機化合物光譜特征,暫時確認是無生命行星。"

張磊看著屏幕上那顆藍綠色的星球,突然想起臨行前女兒在全息通訊裡說的話:"爸爸要去摘星星嗎?"此刻這顆被星塵包裹的星球,不正像宇宙藏在塵埃裡的禮物?"基地代號..."他深吸一口氣,指尖在虛擬鍵盤上敲擊出幾個字,“獵戶座支懸臂與人馬座主懸臂之間……兩邊各700光年的空曠墳場……”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清晰,“星盟的觸角伸不到這裡,蟲族也未必會注意這片‘不毛之地’。傳令:殖民c編隊暫停原定航線,立刻對這個三星褐矮星星係展開全麵勘探!代號——‘迷途燈塔’!通訊官,將情況通報給地球司令部。”

當第一艘勘察登陸艇衝破c73行星的雲層時,駕駛艙內突然響起自動警報。"檢測到異常能量波動!"副駕駛猛地拉動操縱杆,登陸艇在一陣劇烈顛簸後懸停在500米高空。舷窗外,暗紅色的褐矮星光芒穿透薄霧,照亮了地表蜿蜒的銀色河流——那不是水,而是正在冷卻的金屬岩漿。

"虛驚一場,"地質學家的聲音從通訊頻道傳來,"是地核活動產生的電磁脈衝。這顆星球的地質年齡很年輕,內部能量釋放活躍。"張磊透過舷窗凝視著這片尚未被生命染指的土地,黑色的玄武岩地表上布滿琉璃狀結晶,遠處山脈的輪廓在褐矮星光芒中呈現出詭異的紫紅色。他知道,在這片沒有生命的土地上建立中轉站,人類將成為第一個在這片褐矮星係留下足跡的智慧文明。

地球聯合政府總部的量子通訊室裡,孔方佳看著全息屏幕中米爾的能量體影像,注意到對方光暈邊緣偶爾閃過的暗紅色紋路。"星盟議會邀請您訪問"新希望"殖民星,"米爾的聲音帶著一種非器質性的共鳴,"那裡曾是蟲族襲擊的前沿,也是您戰鬥過的地方,但現在已成為展示星盟重建技術的樣板星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豔將一份加密文件放在丈夫麵前時,指尖觸碰到桌麵的冰涼讓她微微一顫。"佳哥,"她望著全息屏幕中形態不定的能量體,"米爾的生物特征掃描顯示,他的意識波頻率異常穩定,完全不像自然生命體。"孔方佳握住妻子的手,感受到她指腹因緊張而沁出的薄汗:"星盟的科技遠超我們想象,也許這就是他們所謂的"意識上傳技術"。但是挺有意思的,不是嗎?"

孔方佳踏上“新希望”的瞬間,一股混合著臭氧、未知花香與金屬冷卻劑的氣息撲麵而來。腳下並非堅實的甲板,而是一種具有生命般輕微起伏的銀灰色活體材料。米爾早已等候在此。他不再是那個模糊的能量投影,而是佇立在一具精心打造的仿生軀體中。軀殼線條流暢,泛著珍珠母貝般的柔光,但雙眼深處跳躍的,卻是純粹的非人能量漩渦,冰冷而深邃。這具身體完美複刻了他毀滅前的俊美人類外形,卻更像一個精致的囚籠,囚禁著他已上傳百年的意識。

“孔元帥,歡迎來到‘新希望’。”米爾的聲音直接在他腦海中響起,音質完美卻毫無溫度,“星盟議會認為,是時候讓地球文明的掌舵者,更深入地了解你們即將融入的……宇宙秩序。”他微微側身,做了個“請”的手勢,動作精準得如同機械。孔方佳注意到他指尖劃過空氣時,帶起一絲幾乎無法察覺的空間漣漪——那是強大精神力與物質界勉強耦合的痕跡。

"新希望"殖民星的紫色天空下,銀翼文明的行政長官展開背部的生物翼膜——那不是魔法造物,而是由數百萬根納米級飛行肌纖維構成的生物機械裝置。"我們的先祖通過基因編輯獲得飛行能力,"他指著遠處空中穿梭的飛行器,"但現在更多作為文化象征存在。"孔方佳撫摸著建築外牆上生長的金屬藤蔓,發現這些看似有機的結構實則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太陽能收集器。

在生態穹頂內,孔方佳看到鈦岩文明的工程師正用聲波工具雕琢玄武岩。那些發出金屬摩擦聲的話語實則是編碼指令:"頻率47.2赫茲對應三階結晶麵..."工程師手腕上的生物芯片閃爍著藍光,將思維直接轉化為機械指令。而所謂的"靈能文明"成員,正通過植入顱骨的神經接口操控著數十個維修機器人,他們太陽穴處的能量導管連接著中央計算核心,並非超自然力量。

“物質富足?”米爾的聲音打斷了孔方佳的觀察,帶著一絲幾不可察的譏誚,如同冰冷的金屬絲滑過神經,“那隻是原始文明掙紮求存的初級階段。看那裡——”他指向一座直插雲霄的、由純粹力場編織而成的螺旋尖塔,塔頂懸浮著一顆不斷坍縮又膨脹的微型黑洞,“‘熵減之塔’。那個星盟中一個次級文明,晶析文明最傑出的‘藝術品’之一,它的存在本身就在局部逆轉熱力學第二定律,隻為……證明他們可以。”

孔方佳凝視著那吞噬光線的奇點核心,感到一種冰冷的戰栗順著脊椎爬升:“證明?代價是什麼?”他想起洪荒開天基地裡為每一克反物質殫精竭慮的工程師們。“代價?”米爾轉過他那張完美無瑕的臉,能量化的瞳孔深處似乎有億萬星辰生滅,“能源?對他們而言,戴森球隻是花園裡的裝飾燈。物質?小行星帶是隨手可取的積木。真正的‘代價’,是意義本身的消解。”他指向遠處一群懸浮在力場中、身體連接著無數光纜的生命體,“‘能量文明:意識載體的維度探索者’。他們將意識上傳至共享量子雲,進行著以千年為單位的純邏輯推演,隻為論證一個早已被證偽的古老數學猜想……因為‘有趣’。”

平台降落在一座懸浮於雲海之上的透明觀景台。下方是“新希望”生機勃勃或詭異)的全景,頭頂是陌生的璀璨星河。侍者——一種由柔性金屬與發光菌絲構成的構裝體——無聲地奉上飲品。孔方佳杯中是一種散發著星雲光輝的液體,米爾麵前則隻有一個能量場穩定器。

“星盟的核心追求?”米爾的聲音似乎帶上了一絲疲憊的電流雜音,那完美軀殼的嘴角第一次扯出一個近乎“人性化”的苦澀弧度,“是‘存在’的無限延展與體驗的終極邊界。七個核心文明,早已擺脫了生存的桎梏

孔方佳跟隨米爾來到了一間會議室。會議室的圓形會議桌突然下沉,露出下方的全息數據庫。米爾的能量體懸浮在數據洪流上方,光暈中暗紅色紋路與信息流產生共振:"孔方佳元帥,現在向您展示星盟的七個核心文明,星盟的七個核心文明,都是在對抗深淵文明的戰爭中完成技術躍遷的幸存者。每個文明的科技樹都沿著不同的物理法則分支生長,但都遵循著能量效率的終極追求。"

銀翼文明:基因編織的天空族

當米爾調出銀翼文明的曆史影像時,孔方佳看到屏幕中浮現出數萬年前的基因實驗室。"他們的先祖改造了第三號染色體上的hoxd13基因,"米爾的能量體邊緣泛起淡藍色光暈,"通過植入鳥類飛行肌的調控序列,讓肩胛骨與胸骨之間發育出中空的翼膜支架。"全息影像中,銀翼孩童正在模擬重力場中學習振翅,翼膜上密布的納米傳感器將肌肉運動數據實時反饋至教學係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真正的技術突破在於生物電漿推進,"米爾切換到軍事展區,"他們在翼膜表皮下植入了微型核聚變單元,通過磁約束場將等離子體加速至光速的0.03。"孔方佳看著屏幕上劃過大氣層的銀色身影,那些飛行者身後拖著藍白色的等離子尾跡,如同活體流星。行政長官展開的翼膜在陽光下閃爍著虹彩,孔方佳這才發現那是由數百萬個蝶翼鱗片結構的光能收集器組成,每個鱗片都能獨立調整角度以最大化太陽能吸收。

鈦岩文明:金屬骨骼的大地工匠

"他們的母星曾是金屬風暴肆虐的煉獄,"米爾調出鈦岩文明的生理結構圖,"為了生存,他們用液態金屬重構了整個循環係統。"孔方佳看著解剖影像中如同精密機械的血管網絡——銀白色的汞合金在超導磁場中流動,將核融合產生的能量輸送至每個細胞。工程師雕琢玄武岩時濺起的火花並非熱能,而是金屬骨骼與岩石摩擦產生的靜電放電。

在工業區,孔方佳看到鈦岩工人將手臂插入熔融金屬池,體表的氧化鈦塗層自動調節至1800c的耐受閾值。"他們的消化係統已轉化為微型核裂變電站,"米爾的能量體投射出能量循環圖,"日常攝入的不是食物,而是富含同位素的礦石。"當工程師說出"頻率47.2赫茲"時,孔方佳注意到他頸部的振動膜產生精確的機械波,直接與岩石中的晶體結構產生共振,這是比激光切割更高效的物質處理方式。

靈能文明:神經織網的意識探索者

"彆被"靈能"這個詞誤導,"米爾帶領孔方佳走進一個充滿營養液槽的實驗室,"他們隻是將大腦開發到了量子層麵。"全息影像中,靈能文明的先祖正在進行腦機接口的初代實驗,數百萬根碳納米管探針插入大腦皮層,將神經元放電模式轉化為數字信號。如今的靈能者太陽穴處的能量導管,實則是超導量子乾涉儀,能捕捉到1015特斯拉級彆的微弱腦磁場。

"他們建立了覆蓋整個星盟的神經織網,"米爾調出一張複雜的網絡拓撲圖,"每個靈能者都是網絡節點,通過量子糾纏效應實現即時通訊。"孔方佳看著那些漂浮在營養液中的大腦,它們表麵覆蓋著鑽石塗層的神經接口,正與深空望遠鏡陣列同步處理數據。當靈能者操控維修機器人時,並非依靠意念,而是通過神經織網發送經過量子加密的控製協議,這種技術比傳統的無線通訊快三個數量級。

星艦文明:量子基因庫的遊牧民族

"他們的母星在深淵戰爭中被毀,"米爾指向一艘如同小型行星的星艦模型,指尖劃過星艦核心艙的透明培養壁,數十萬枚懸浮的克隆胚胎在營養液中閃爍微光。孔方佳注視著艙壁上跳動的基因圖譜,那些由量子糾纏態固定的dna鏈,正通過納米注射器注入空白卵細胞。這座如同小型行星的星艦裡,三具休眠艙與數百萬個克隆培養艙形成殘酷的對比——星艦文明的存續,全係於這三個人的基因碎片。

生態區的景象更令人震撼:五千個克隆人在金屬支架間穿梭,他們穿著統一的生物纖維製服,後頸處的神經接口與星艦中央係統相連。"他們采用意識移植技術,將初代三人的記憶模塊植入克隆體,"米爾的聲音在培養艙間回蕩,在克隆人居住區,孔方佳看到牆壁上刻滿了重複的名字:莉娜、米謝爾、奧洛夫——正是初代三人的姓名。每個克隆人出生時都會被賦予其中一個名字,通過記憶移植成為"轉世者"。但在居住區的角落,幾個克隆人正用廢棄零件組裝一個奇特裝置,他們後頸的神經接口閃爍著異常紅光。"那是第23代克隆人,開始產生自我意識了。"米爾的語氣帶著憂慮,"他們在試圖破解基因鎖,想要屬於自己的人生。"

機械文明:義體矩陣的永生追求者

"當他們將大腦植入鈦合金顱骨時,"米爾的能量體停在機械文明的展區前,"就注定了要走這條人機融合的道路。"孔方佳看著那位轉動鈦合金眼球的長者,他眼眶內的微型核聚變電池正以0.5瓦的功率穩定輸出。機械文明的義體並非簡單的替換,而是將神經元與超導線路進行分子級焊接,他們的神經係統能直接與星盟主網絡進行數據交換。

在義體生產線上,納米機器人正在組裝生物兼容的機械器官。"我們的消化係統被高效能量轉換器取代,"長者伸出金屬手掌,掌心的能量接口閃爍著藍光,"但保留了味覺傳感器,以體驗合成營養劑的"味道"。"孔方佳注意到機械文明成員之間交流時,除了聲波語言,還有肉眼不可見的電磁波頻段通訊,他們的鈦合金骨骼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通訊天線。

元素文明:量子場操控的物質藝術家

"他們不操控你們地球故事裡的魔法元素,"米爾難得的笑著說道,"而是掌握了量子場的塑形技術。"孔方佳看著科學家用能量場凝結出液態金屬花朵,那並非反物質湮滅,而是通過強磁場約束等離子體,在量子隧穿效應的幫助下重新排列原子結構。"我們開發了亞原子級彆的物質打印機,"科學家將金屬花遞給孔方佳,其表麵的原子排列呈現出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元素文明的工業區,巨大的量子場發生器正在重塑小行星的結構。"我們通過調控誇克間的強相互作用,"米爾調出能量場的波形圖,"可以將鐵元素轉化為矽,或者將岩石直接分解為能量。"這種技術並非無中生有,而是遵循著質能守恒定律,通過量子隧穿效應從真空零點能中提取能量作為轉換代價。孔方佳觸摸著金屬花的花瓣,感受到其內部均勻分布的量子糾纏態,這使得整個結構具有超導體的特性。

能量文明:意識載體的維度探索者

"我們是唯一放棄實體形態的文明,"米爾的能量體波動著,暗紅色紋路在光暈中時隱時現,"在深淵戰爭末期,我們發現意識可以脫離物質載體存在。"孔方佳看著能量體內部複雜的電磁場結構,那些由純能量構成的漩渦正在進行著自組織運算,其複雜度遠超任何超級計算機。"我們的"身體"是由量子泡沫構成的能量矩陣,"米爾的光暈突然變得透明,露出內部如同神經網絡的能量線路。

在維度研究室,孔方佳看到能量文明的成員正在嘗試與高維空間交互。"我們通過調製意識波的頻率,"米爾的能量體投射出多維空間的投影,"可以短暫地感知到第四維度的存在。"這種技術並非魔法,而是基於弦理論的實際應用,通過將能量體的振動頻率調整至與高維弦相同的共振頻率,從而實現有限的維度交互。孔方佳注意到米爾能量體中偶爾閃過的暗紅色紋路,其振動頻率與其他能量體成員略有不同,仿佛有另一種頻率的波在疊加,這個技術讓孔方佳若有所思。

當米爾介紹完星盟的七個核心文明後,能量體突然劇烈波動,暗紅色紋路幾乎覆蓋整個光暈:"孔方佳元帥,當物質需求被科技徹底解決後,我們開始麵臨更嚴峻的問題——文明存在的意義。"他的聲音中夾雜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頻率,仿佛有兩個意識在爭奪話語權。

喜歡弦!正物質宇宙:跨越請大家收藏:()弦!正物質宇宙:跨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煙火圍城 1984港島文娛 非婚不可 邪神代言人?界外魔獲選者! 月亮輕吟 大日魔體:從為女劍仙治療開始無敵! 不過直個播,怎麼都想來我家做客 重生80:一把魚叉養全家 黎明:幻靈破空 原神:一百次告白?係統任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