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8年,人馬座主懸臂邊緣,“天山”星係外層空間。
深邃的宇宙幕布被無聲地撕裂。不是狂暴的爆炸,也不是刺目的閃光,而是一種空間本身的、宏大而內斂的“舒展”。仿佛一張緊繃到極限的巨膜,終於承受不住內部積蓄的磅礴力量,在某個臨界點溫柔地、卻又無可阻擋地向外“釋放”。
“星塵衝浪”引擎特有的空間漣漪——不再是早期技術那種狂暴、易被偵測的激波,而是經過無數次優化,如同頂級掠食者融入環境般近乎完美的空間褶皺——如同投入靜水中的最後一圈波紋,迅速平複、消散。隨之出現的,是“盤古級”殖民母艦“誇父號”那如同移動山脈般的龐大艦體,艦體表麵覆蓋著最新型的“影衣”納米蟲群塗層,此刻正貪婪地吸收著新恒星的光芒,從深空偽裝的黑灰色迅速轉變為與環境光譜一致的柔和銀白。
緊隨“誇父號”之後,是一支沉默而壯觀的艦隊洪流。更多的“盤古級”母艦——“精衛號”、“愚公號”、“大禹號”——如同浮出水麵的鋼鐵島嶼。它們龐大的身軀承載著文明的種子:生活艙、生態穹頂、工業模塊、聚變核心、以及無數雙在漫長旅途中緊閉、此刻即將睜開的眼睛。拱衛在母艦周圍的,是塗裝著同樣“影衣”塗層的“曲戰二型”空天戰鬥母艦和“曲戰三型”空天戰列艦,艦體上“燭龍”探測陣列的微光如同警惕的獸瞳。緊跟著後麵就是‘鯤鵬’級戰鬥運輸艦和負責護航的“曲戰一型”空天戰鬥艦和一些工程艦如同忙碌的工蜂,引擎噴射著幽藍的尾焰,迅速調整著編隊姿態。
舷窗內,“誇父號”艦橋,編隊司令兼“誇父號”艦長陳海峰,一個臉龐被歲月和星塵刻下風霜痕跡的老兵,雙手緊緊抓住冰冷的合金扶手,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他的呼吸在絕對寂靜的艦橋裡顯得異常粗重。透過巨大的全景觀察窗,一顆年輕、充滿活力的黃矮星級恒星——代號“天山a”——正散發著溫暖的金黃色光芒,如同宇宙中新點燃的燈塔,將整個艦橋染上了一層神聖的金輝。
在它溫和引力的懷抱中,數顆行星如同沉睡的寶石般緩緩旋轉。最內側,一顆熾熱的岩質行星代號:天山1)表麵流淌著暗紅色的熔岩河流,如同星球初生時尚未冷卻的血液。稍遠處,一顆被厚重冰殼包裹的星球代號:天山2)反射著冰冷的白光,冰層下或許蘊藏著液態海洋的秘密。再向外,一顆擁有稀薄大氣、呈現出鐵鏽紅與灰褐色斑駁紋路的岩質行星代號:天山3)映入眼簾,其表麵巨大的撞擊坑和縱橫交錯的峽穀訴說著古老的曆史。
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位於宜居帶內圈、被淺藍與褐色交織覆蓋的行星代號:天山4)。它的表麵僅覆蓋著15的液態水海域,零星的藍色點綴在廣袤的陸地間,白色的雲層如同輕盈的紗幔在其大氣層中緩緩流動。儘管缺乏原生植被,但這顆行星的地質結構與大氣框架被評估為“可深度改造”的完美模板。
“報告艦長!‘燭龍’係統確認!目標星係已抵達!星圖坐標:人馬座主懸臂,sectorc7,恒星‘天山a’!誤差半徑小於百萬公裡!我們…我們到了!”導航官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最終化為一聲哽咽的歡呼。
死寂,被瞬間點燃。短暫的、幾乎令人窒息的寂靜後,艦橋內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狂吼!壓抑了數年的緊張、對未知星空的恐懼、對家園的思念、以及此刻親眼見證新世界誕生的狂喜,如同決堤的洪水,衝垮了所有的矜持與紀律。
“我們到了!人馬座!我們真的到了!”
“看那片陸地!大氣穩定!我們能改造它!”
“成功了!我們穿過了近千光年!我們做到了!”
“新家園!屬於人類的未來!”
艦員們和工程師們用力捶打著控製台,淚水不受控製地湧出;科學家們緊緊擁抱在一起,語無倫次地討論著未來的改造藍圖;戰士們挺直了脊梁,眼神熾熱,緊握的拳頭微微發抖。巨大的全息星圖上,“天山”星係被高亮標注,周圍代表地球、代表“烽火”、代表蟲族威脅的幽綠色波紋,此刻都顯得無比遙遠。一種腳踏實地的、近乎神跡般的歸屬感,第一次如此真切地降臨在這群漂泊了數年的星際遊子心頭。
陳海峰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翻騰的心緒,聲音洪亮而堅定,傳遍整個艦隊:“這裡是‘誇父號’!全體‘殖民c編隊’成員注意!我們已成功抵達預定目標星係——‘天山’!重複,我們已成功抵達‘天山’星係!星塵不負趕路人,我們,到家了!”他的聲音通過全艦廣播,在每一艘艦船的艙室、每一條通道、每一個生活艙旁響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短暫的寂靜後,是更加震耳欲聾的歡呼,如同海嘯般席卷了整個編隊。無數人隔著舷窗,貪婪地注視著那顆等待改造的星球,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
地球,洪荒開天基地,最高指揮中心
巨大的全息星圖中央,“天山”星係的光標從未如此明亮、如此穩定。星圖邊緣,代表蟲族威脅的幽綠波紋依舊在286光年外無聲蠕動,但此刻,星圖的中心被希望的光芒占據。
孔方佳站在指揮台前,玄黑色的製服筆挺,肩章上的星辰徽記在冷光源下反射著內斂的光澤。他身後的李豔,眼中閃爍著激動與欣慰的淚光。孫曉、歐陽飛等高級將領,以及地球聯合政府的要員們,都屏息凝神,注視著中央通訊屏。
信號經過“靈犀”網絡中繼站漫長的量子躍遷,帶著輕微的延遲波動,終於穩定下來。陳海峰艦長飽經風霜卻精神矍鑠的麵容出現在屏幕上,背景是“誇父號”艦橋和舷窗外那顆壯麗的星球。
“報告元帥!地球聯合政府深空殖民c編隊,司令指揮官陳海峰,向您複命!”陳海峰的聲音洪亮有力,帶著穿越星海而來的風塵仆仆,更帶著難以抑製的自豪,“我編隊所有艦船,從‘磐石’基地再出發,已於地球標準時間2048年7月15日09時47分,成功脫離曲速航行,抵達預定目標——人馬座主懸臂,‘天山’星係!航行日誌、艦船狀態、人員生命體征數據已同步上傳‘昆侖’主腦!編隊…全員平安!”
“全員平安”四個字,如同重錘敲擊在孔方佳的心頭。他緊繃的肩線微不可察地鬆弛了一絲,深邃的眼眸中,銳利如鷹隼的目光瞬間柔和下來,如同冰封的湖麵投入了一顆暖陽。他緩緩抬起右手,以一個極其標準、充滿力量感的軍禮回應。
“陳海峰司令,全體殖民c編隊的勇士們,”孔方佳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清晰地通過量子通訊傳遞到數百光年之外,“你們,完成了人類曆史上最偉大、最艱險的星際遠征之一!你們跨越了死亡與未知的深淵,將文明的火種,安全送達了這片充滿希望的新大陸!我謹代表地球聯合政府,地球聯合軍、華夏長老會、華夏軍事長老團、洪荒開天基地及全體地球同胞,向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祝賀!你們的名字,將與‘天山’星係一起,永遠銘刻在人類文明的豐碑之上!”
指揮中心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李豔悄悄抹去眼角的淚水。孔方佳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屏幕,落在那顆棕褐與淺藍交織的星球上:“‘天山4’…這就是我們選定的新家園?”他的語氣帶著詢問,也帶著一種深沉的確認。
“是的,元帥!”陳海峰的聲音充滿信心,“‘燭龍’係統已進行初步深度掃描,數據正在回傳。目標行星‘天山4’各項參數與前期深空探測高度吻合:標準類地行星,質量約為地球1.03倍,重力環境與地球高度接近,擁有穩定磁場、富含氮氧的原始大氣層氧含量略低於地球,需後續調節),地表目前僅15麵積為液態水海洋覆蓋,存在多塊大型陸地板塊。初步光譜分析顯示,陸地無原生植被或初級生命跡象,大氣層未檢測到工業化汙染物特征。基於星盟共享的環境改造技術數據庫,我們評估其環境綜合改造潛力指數為‘ss級’——這是‘天選之地’,更是需要我們親手塑造的未來家園!”
“好!好一個‘天選之地’!”孔方佳眼中精光一閃,讚許地點點頭,“說說選擇它的理由,以及你們看到的周邊環境。我們需要更詳儘的現場報告。”
陳海峰立刻調出“燭龍”係統生成的動態星圖,同步到地球指揮中心:“‘天山’星係選擇基於多重戰略考量,元帥:
位置隱蔽性:位於人馬座主懸臂相對‘冷僻’的支流區域sectorc7),遠離主要星盟航道和已知蟲族主要擴張路徑‘燭龍’長期監測及星盟共享數據確認)。星係外圍存在一片規模中等的電離氫區星雲),天然吸收和散射探測信號,形成光學與電磁‘迷霧’屏障。星係內小行星帶分布稀疏,減少撞擊風險,也降低了大型目標暴露概率。
恒星穩定性:‘天山a’為穩定的g2v型黃矮星,年齡約50億年,正值壯年,活動穩定,無劇烈耀斑爆發記錄星盟星空一千年標準觀測數據支持)。其光度和熱量輸出,為‘天山4’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能量來源和宜居環境基礎。
行星係統潛力:
天山4主目標):如您所見,是理想的地球化改造模板。1.03倍地球重力適配人類生理,廣袤陸地為城市與生態建設提供空間。根據星盟‘海洋重塑’技術方案,我們計劃牽引數顆水冰彗星進行精準撞擊,預計可將海洋覆蓋率提升至35,且通過軌道計算,水量分布將均勻覆蓋各大洲,形成極佳的全球濕潤效果。大氣成分將通過‘星植催化’技術逐步調節,增加氧含量至地球標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山2冰衛星):厚冰層下存在全球性液態水海洋鹽度、溫度初步探測適宜),蘊含獨特的地熱能和潛在礦物資源,是未來水資源補給及特殊礦產開采的寶庫,也將為‘天山4’的海洋改造提供後備水源。
天山3貧瘠岩質行星):富含高品位金屬礦藏鐵、鎳、鈦、以及探測到紫金伴生礦脈跡象),地質結構穩定,是理想的資源開采和重工業基地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