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58年初至2059年初,銀河係及鄰近星係。
“昆侖之心”基地聯合實驗的成功,如同在第一塊嚴絲合縫的基石上注入了強效粘合劑。那份由謹慎、試探甚至些許分歧共同達成的《戰略合作框架》,開始被實實在在的、令人振奮的成果所填充。
希望的曙光不再僅僅是遙遠天邊的一線微明,而是逐漸化作驅散未知黑暗的、愈發耀眼的光芒。
在框架下成立的三方聯合戰略協調委員會高效運轉起來,總部設在新長安“文明會堂”地下深層加固區域。地球、星盟、黑塔帝國的常駐代表及其技術團隊,在經曆了最初的磨合期後,逐漸找到了一種基於共同危機感和專業精神的協作節奏。
數據,這個宇宙最客觀的語言,成為了溝通最有效的橋梁。來自“昆侖之心”的“靈弦”背景噪聲分析、來自星盟“純光之海”的高維能量諧波記錄、來自黑塔帝國“永恒黑塔檔案館”的古老星圖及異常現象報告……
這些原本被封存在各自文明最高數據庫深處的信息,開始在約定的加密協議下,如同百川歸海,彙入聯合委員會建立的、代號“洞察”的中央數據湖。
而隨著數據交叉對比和深度挖掘的展開,一個之前被忽視,或者說未被正確解讀的現象,逐漸浮出水麵。a779,原本記錄為高引力源導致的星塵聚集異常,”一位地球的數據分析師指著全息星圖上的一片模糊區域,語氣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
“但結合星盟提供的能量文明長期監測數據,我們發現其核心輻射頻譜在特定波段存在極其微弱的、與‘哨兵’異常區邊緣輻射相似的‘維度皺褶’特征。”
幾乎同時,黑塔帝國的一位情報官也調出了另一份報告:“帝國邊疆,‘沉寂回廊’k44區,長期存在無法解釋的導航儀器輕微偏移現象,以往歸咎於未測繪的暗物質雲。
但對比地球提供的‘靈弦’基準波動模型,該區域的‘靈弦’背景存在持續性的、低於正常閾值的‘應力’讀數,模式與‘彼岸’基地傳回的、處於‘休眠’狀態的本地‘裂隙’數據有百分之六十七的吻合度。”
類似的發現接踵而至。在星盟控製下的“流光星域”邊緣,一片被認為隻是普通脈衝星殘骸的區域,其釋放的周期性信號中,被靈能文明的專家解析出了蘊含高維信息熵的“印記”;
而在黑塔帝國腹地一個不起眼的廢棄礦業星係,古老的勘探記錄顯示該星係行星軌道存在無法用常規天體力學解釋的微小擾動,經聯合模型推演,與微型的、不穩定的時空裂縫引力效應高度匹配。
這些被重新審視、並被統一歸類為“潛在高維通道特征”的宇宙裂縫,數量遠比預想的要多,分布也更為廣泛。
它們大多能量水平極低,狀態穩定甚至“休眠”,如同宇宙肌體上細微而古老的疤痕,若非有了“哨兵”和“靜默弦頂”這兩個極端樣本作為參照,以及三方數據的互補印證,根本難以從浩如煙海的宇宙噪聲中被識彆出來。
這一發現立刻在聯合委員會內部引發了新一輪激烈的討論。
黑塔帝國的軍部代表,那位肩扛三顆菱形將星的霍克上將,首先表達了強烈的擔憂,他粗壯的手指敲擊著桌麵,發出沉悶的響聲:“這些裂縫……就像埋在我們臥榻之下的炸彈!
誰能保證它們不會在某一天突然被激活,成為‘收割者’直接入侵的跳板?我建議,立即調動帝國艦隊,對境內所有已識彆的潛在裂縫進行封鎖和……必要時的摧毀作業!”
“霍克將軍,魯莽的行動可能適得其反。”星盟的凱洛斯·織網者立刻通過投影表示反對,他太陽穴的能量導管閃爍著沉穩的藍光,意念平和但堅定,
“我們對這些裂縫的本質和觸發機製知之甚少。貿然使用高能量武器攻擊,很可能不是‘拆除’炸彈,而是‘引爆’它。甚至可能驚動我們尚且無法應對的存在。”
能量文明的“光語者”伊克斯也發出合成的光語,其光團波動顯示出謹慎的態度:“凱洛斯議員說得對。這些裂縫,尤其是處於穩定或休眠狀態的,本身也是一個寶貴的研究窗口。
我們可以通過非侵入式的觀測,了解高維與低維連接的物理規律,這或許比研究‘哨兵’那種活躍且危險的異常區更為安全。”
地球方麵的代表,孔方佳元帥通過高保真全息投影出席),靜靜地聆聽著各方的觀點。他身著玄黑色元帥常服,身姿筆挺,目光深邃地掃過爭論的眾人。待雙方意見充分表達後,他才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瞬間吸引了全場的注意力:
“霍克將軍的擔憂不無道理,凱洛斯議員和伊克斯閣下的謹慎也很有必要。這些裂縫,既是潛在的威脅,也是珍貴的機會。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以可控的方式,將其從‘威脅’轉化為‘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操作控製端,調出了聯合數據庫的界麵,上麵標記著數十個已識彆的潛在裂縫坐標。“我提議,啟動‘裂隙探針’聯合行動計劃。我們不再將這些裂縫視為孤立的異常現象,而是作為一個整體的‘網絡’來研究。”
他詳細闡述了他的構想:
“第一,風險分級。根據裂縫的能量水平、穩定性、所處位置是否在文明核心區)以及對周邊時空的影響程度,對所有已識彆裂縫進行風險評估和等級劃分。高風險裂縫,優先監控,暫不靠近;中低風險裂縫,作為初期研究目標。”
“第二,標準化探測。集合三方技術力量,共同研發一套標準化的、非侵入式或低侵入式的裂縫探測‘工具包’。包括但不限於:遠程‘靈弦’背景掃描儀、高精度時空曲率探針、被動式維度輻射接收器、以及必要時投送的、具備基礎防護和自毀機製的微型無人探測器。”
“第三,數據共享與聯合分析。所有探測數據,無論來自哪個文明的探測行動,都實時接入‘洞察’數據湖,由三方專家共同分析,尋找共性規律和異常信號。”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孔方佳的目光掃過霍克上將和凱洛斯,“建立聯合應急響應機製。任何參與探測的艦隊或平台,都必須有來自三方或至少兩方)的軍事和技術人員共同值守。
一旦某個裂縫出現任何異動,立即啟動預案,包括但不限於:緊急撤離、信息屏蔽、以及……在萬不得已時,經聯合委員會授權,執行可控的封鎖或湮滅程序。”
這個方案既考慮了安全性,又兼顧了科研價值,同時還通過人員捆綁和聯合授權機製,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單方麵行動的疑慮。
霍克上將緊繃的臉色稍緩,他沉吟片刻,粗聲問道:“聯合探測艦隊的指揮權歸屬?遭遇突發情況時,誰有最終決斷權?”
“執行具體探測任務時,以裂縫所在區域的所屬文明為主導,其他方派員參與監督和技術支持。”
孔方佳早有準備,“最終決斷權,歸屬任務艦隊的最高指揮官,但該指揮官必須由三方共同認可,並且在做出重大決定如開火、自毀)前,需儘可能征得聯合委員會的快速授權。特殊情況下來不及請示,由指揮官臨機決斷,但事後需接受聯合委員會的審查。”
這個折中方案,在確保效率的同時,也設置了製衡。星盟方麵對強調“儘可能授權”和“事後審查”表示滿意,這符合他們的程序正義理念。
黑塔帝國對“所在區域主導”和指揮官“臨機決斷”權也表示可以接受,這尊重了他們的主權和軍事傳統。
“裂隙探針”計劃迅速獲得批準並付諸實施。
接下來的數月,成為了三方技術力量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融合與大練兵。
在“昆侖之心”基地的巨型船塢內,工程師們將地球的“遊弋之耳”探測器平台進行改造,集成了星盟能量文明提供的、能夠捕捉微弱維度輻射的“光痕”傳感器陣列,以及黑塔帝國提供的、用於穩定微型時空擾動的“慣性阻尼”發生器。
最終成品是一種長約十五米、造型古怪但功能強大的“聯合探針i型”,其銀灰色艦體上同時噴塗著地球的蔚藍星球徽記、星盟的七彩星環和黑塔帝國的黑色尖塔。
在星盟的“純光之海”研究站,能量文明的科學家與地球的“靈弦”理論專家、黑塔帝國的材料學家合作,嘗試利用特定頻率的能量場,在不直接接觸裂縫的情況下,誘導其產生可測量的“靈弦”反饋,從而推斷其內部結構和穩定性。
實驗室內,各種顏色的能量光束交織,複雜的公式在全息屏幕上飛速滾動,不同語言的討論聲和儀器嗡鳴聲混雜在一起,充滿了蓬勃的活力。
在黑塔帝國的邊境要塞“鐵城”,帝國工程師向星盟和地球的觀察員展示了他們如何利用強大的引力場發生裝置,在安全距離外對一個小型、穩定的裂縫施加可控的“壓力”,觀察其時空結構的響應,從而收集關於裂縫“韌性”和“彈性”極限的數據。
巨大的環形裝置轟鳴作響,空間在力場作用下微微扭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記錄著每一個數據波動。
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通過對數十個不同等級、不同狀態的裂縫進行係統性的探測和研究,聯合團隊陸續發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規律:
他們發現,絕大多數穩定裂縫的“靈弦”背景都存在著一種共通的“基頻”,這種基頻與宇宙“背景音”有著微弱的諧波關係,仿佛是所有裂縫共同的“出生印記”。
他們發現,裂縫的活躍度與周邊區域的“意識總量”由靈能文明定義和測量)存在某種非線性的關聯,意識高度集中的區域,附近的裂縫似乎更傾向於保持“沉默”或“低功耗”狀態,這為理解高維力量的“觀測者效應”提供了新線索。
他們發現,某些特定元素如經過核聚變處理的鐵60同位素)在靠近裂縫時,其衰變速率會出現統計學上的顯著異常,這為開發新型的裂縫探測和預警裝置提供了物理基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更重要的是,基於這些新發現的知識,一係列實用的技術設備被快速研發出來:
“共鳴”裂縫預警網絡:通過部署在關鍵裂縫附近的探測器,持續監控其“靈弦基頻”的穩定性,任何異常的頻率漂移或強度變化都會觸發警報,為可能的風險爭取提前量。
“織網”維度屏障發生器:借鑒裂縫自身維持穩定的某種時空“自愈”機製,開發出一種能夠在小範圍內強化現實結構、提高維度“粘滯性”的裝置,可以臨時性地“加固”裂縫,降低其被意外激活或外部力量強行打開的風險。
“破壁”靈弦諧振探針:一種更具侵入性,但也更高效的探測工具。它通過向裂縫發射與其“基頻”精確共振的“靈弦”波,激發其產生更強烈的、包含內部結構信息的“回聲”。這項技術的研發過程充滿了挑戰。
在一次關鍵的實驗中,位於星盟“流光星域”邊緣的一個低風險裂縫旁,一艘經過特殊改裝的“聯合探針ii型”正小心翼翼地執行首次“破壁”諧振探測。
艦橋內,氣氛凝重。來自地球的艦長緊握著指揮椅的扶手,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來自星盟能量文明的副官,其光團形態微微收縮,顯示出內心的緊張;來自黑塔帝國的技術監督,則死死盯著麵前不斷刷新的能量讀數和安全閾值曲線。
“諧振頻率匹配完成,強度百分之五,持續三秒……發射!”地球艦長下令。
一道無形無質,卻蘊含著特定“靈弦”編碼的能量束,射向遠處那片看似空無一物,但傳感器顯示為時空扭曲點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