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裡的窗花和內門的福字早就貼好了,就剩這大門上的春聯。
貼大門春聯可是正經活兒,楊玉貞不放心讓孩子們上手,連讓他們插嘴指揮都不樂意。
孩子們顛顛兒地把漿糊、刷子和裁好的紅紙遞過來,陸西辭接過,放在一邊。
還是先用水洗了手,擦乾後再乾活。
楊玉貞誇獎:“小姑父做事就是把穩!不像這些孩子,七貓張飛似的!”
陸西辭翹了翹嘴角,伸手拿起刷子,蘸了麵糊塗在紅紙反麵。他刷得格外仔細,連邊角都沒落下,確保每一處都均勻掛上漿糊,這樣貼上去才不容易掉。
陸西辭捧著紅紙往門框上湊,回眸笑問:“玉貞姐,這樣行嗎?”
楊玉貞就站在對麵眯著眼瞧,認真的看著對子,嘴裡指揮著:“左手邊再往上挪一點……哎,對,就差這麼一丁點兒……成了!就是這地方,正正好!”
陸西辭依著她的話,用手指把春聯用力壓實,紅底黑字的聯語在門框上舒展開——
上聯:東風送暖千山綠
下聯:政策歸心萬戶歡
橫批:國泰民安。
字裡行間透著股時代氣息,還裹著鮮活的年味。
楊玉貞退後兩步端詳著,越看越滿意:“小姑父這字寫得特周正,貼得也齊整,看著就喜慶。”
字是陸西辭寫的,筆力剛勁有力,架構不算精致,卻透著他獨有的風格。
陸西辭翹了翹嘴角,心裡還是挺受用的。
喬雲霆回來了。
楊玉貞指揮著,“快,大喬,你帶頭去放鞭炮!”
喬雲霆應了聲“好嘞”,楊老爹早早就備好了黃草紙,將一張紙疊起來卷成緊實的紙卷,做成了火引子。
這個加上線香兩樣是當年全國通用的點鞭炮器,因為燃燒時間長,加上比較長,用這個點鞭炮比火柴可實用安全多了。
他佝僂著腰,從灶膛裡扒出幾塊還帶著紅火苗的木炭,小心翼翼地把火引子湊上去,輕輕吹了兩口。
黃草紙遇著火星,“滋啦”一聲就燃起來了,火苗不大,卻燒得穩當,橙紅色的光映在楊老爹滿是皺紋的臉上。
他顫巍巍地往院外走,嘴走到喬雲霆身邊,他把燃燒的火引子遞過去,叮囑外孫:“慢點來,引著了就趕緊往後退。”
“行!”喬雲霆拎起那掛早就備好的三掛大鞭炮,大步往院外走。
三個孩子蹦蹦跳跳地跟在後頭,連小黑狗也搖著尾巴追出去,圍著他腳邊打轉。
“都站遠點!”喬雲霆回頭喊了一聲,把一掛鞭炮掛在叉衣服的叉子上,他舉著香湊過去,火星子在引線頭上一觸,“刺啦”一聲,橙紅色的火花迅速往上躥。
喬雲霆眼疾手快地把衣叉往前一舉,鞭炮就“劈裡啪啦”炸開了鍋!
紅紙屑像雪片似的飛起來,又簌簌落下,震得人耳朵嗡嗡響,卻透著說不出的熱鬨。
“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