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日在經曆了公司的風波與內心的掙紮後,決定將目光投向社會。他坐在辦公室裡,看著窗外繁華卻又藏著諸多無奈的城市,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我不能隻沉浸在自己的得失中,我要用我所擁有的,去改變那些需要改變的。”他喃喃自語。
他迅速行動起來,成立了公益基金會。籌備會上,他慷慨激昂地說:“我們的公益之路,是為了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帶去知識的光芒,是為了讓殘疾人感受到生活的溫暖,是為了讓每一個在困境中的人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
他親自前往貧困山區,那裡的孩子們穿著破舊的衣服,眼中卻閃爍著對未來的渴望。
朗日緊緊握住一個孩子的手,說:“孩子,彆怕,叔叔會幫你們的。”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讓他更加堅定了公益的決心。
然而,就在他全身心投入公益時,神秘組織似乎並沒有放過他。一封匿名信寄到了他的辦公室,上麵寫著:“停止你的公益活動,否則你和你的家人都不會有好下場。”朗日看著信,眉頭緊鎖,心中怒火中燒:“我做公益有什麼錯?你們越是阻攔,我越要堅持下去。”
匿名信的威脅並沒有讓朗日退縮,可更大的麻煩接踵而至。一些不明來源的輿論開始在網絡上發酵,指責朗日成立公益基金會是為了作秀,是為了洗白自己曾經在商場上的“黑曆史”。
朗日的團隊成員們憂心忡忡地圍在他身邊,有人說:“朗總,現在輿論壓力這麼大,我們是不是先緩一緩公益活動?”朗日憤怒地拍了下桌子:“緩一緩?我們做的是好事,是為了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怎麼能因為這些無端的指責就退縮?”
他站在鏡頭前,堅定地說:“我做公益,不是為了名利,不是為了作秀,是為了讓這個社會變得更美好。
那些惡意中傷我的人,你們摸摸自己的良心,你們為這個社會做過什麼?”
可輿論並沒有因為他的回應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朗日獨自坐在辦公室裡,望著窗外的夜色,心中五味雜陳。“難道我真的錯了嗎?我隻是想做點好事,為什麼這麼難?”但很快,他又在心裡給自己打氣:“不,我沒有錯,我不能被這些輿論打倒,我要堅守我的信念。”
就在朗日被輿論搞得焦頭爛額時,一個神秘訪客來到了他的辦公室。訪客穿著一身黑色西裝,戴著墨鏡,整個人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
“朗先生,久仰大名。”訪客摘下墨鏡,露出一張冷峻的臉。朗日警惕地看著他:“你是誰?來找我有什麼事?”訪客微微一笑:“朗先生,我很欣賞你的公益理念,我想和你合作。”
朗日心中充滿了疑惑:“合作?你到底是什麼人?有什麼目的?”訪客不緊不慢地說:“我有資源,你有熱情,我們合作,能讓公益事業更上一層樓。”
朗日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這個神秘訪客是敵是友。
“我怎麼能輕易相信你?我不能讓我的公益事業陷入未知的危險中。”他拒絕了訪客的提議。訪客卻並不生氣,隻是意味深長地說:“朗先生,你會後悔的。”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朗日望著訪客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不安:“他到底是什麼來頭?他的出現,會不會給我的公益之路帶來更大的麻煩?”
神秘訪客離開後不久,朗日就接到了林悅的電話。電話那頭,林悅的聲音帶著哭腔:“朗日,爸媽被人帶走了,他們說讓你停止公益活動,否則就再也見不到爸媽了。”
朗日隻覺得腦袋“嗡”的一聲,整個人差點癱倒在地。“怎麼會這樣?那些混蛋,竟然對我的家人下手。”他心急如焚,一邊安慰林悅,一邊迅速安排人手去尋找父母的下落。
他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內心充滿了自責:“是我連累了家人,我隻顧著做公益,卻忽略了家人的安全。”他又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繼續公益,家人可能有生命危險;放棄公益,他又不甘心。
“我不能讓家人出事,可我也不能放棄公益。”朗日咬著牙,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決定先想辦法救出家人,再繼續和神秘組織對抗。
朗日通過一些渠道得知了父母被關押的地點。他沒有絲毫猶豫,獨自一人深入虎穴。
當他來到那座廢棄工廠時,四周一片寂靜,隻有風吹過的聲音。他小心翼翼地走進工廠,突然,一群黑衣人從四麵八方圍了過來。
“朗日,你還敢來?”為首的黑衣人冷笑著說。朗日怒目而視:“放了我的父母,你們有什麼衝我來。”黑衣人哈哈大笑:“你以為你來了就能救走他們?”
朗日毫不畏懼:“我今天就是拚了這條命,也要把我父母救出去。”雙方劍拔弩張,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爆發。朗日心中隻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我都要保護好家人。”
就在他準備和黑衣人動手時,他聽到了父母微弱的呼喊聲。“兒子,彆管我們,你快走。”父母的聲音讓朗日更加堅定了營救的決心。
就在朗日陷入絕境時,突然,工廠外傳來一陣警笛聲。原來是朗日提前安排的人通知了警方。黑衣人頓時亂作一團,朗日趁機找到了父母,將他們帶出了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