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六公主派來的記者淼淼,陳浪侃侃而談,保持謙遜卻不失年輕人的野望。
結束前的淼淼,也送上最真摯的祝福“願陳導和您的作品,在電影節上收獲滿滿。”
年輕帥氣的陳浪,在戛納電影節上的人氣,絲毫不輸當今國際頂流明星。
湯姆克魯斯專程過來,熱情洋溢的跟陳浪握手“陳,我是你的歌迷,那首《seeagain》簡直是太棒了。”
陳浪笑著回應道“湯姆,我也是你的影迷,有機會一定要合作。”
湯姆克魯斯哈哈道“當然沒問題。”
兩人在媒體的見證下,互相簽名並留下了聯係方式。
甚至不少人調侃道“陳浪是導演圈裡唱歌最好的,同時也是音樂圈裡拍戲最棒的。”
《寄生蟲》作為開幕電影,陳浪忙得自然不亦樂乎,很多業內人士都慕名前來。
畢竟能接連創作並拍出《蝴蝶效應》和《致命id》,陳浪的導演才華,早已經征服了這些人。
……
兩個多小時過去了,當《寄生蟲》落下帷幕時,整個觀影現場鴉雀無聲,緊接著便是淅淅瀝瀝的掌聲。
掌聲逐漸變大,到最後甚至連成一片,整整持續了三分鐘……
開幕式的第二天,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都對《寄生蟲》這部電影,進行了詳細的報道。
導演諾森德讚歎道“精彩、實在是太精彩了,《寄生蟲》毫無疑問,會成為一部偉大的電影,陳浪導演用精湛的鏡頭語言……”
著名攝影師安德森佩服道“陳浪導演在《寄生蟲》電影中,對光線的運用,已經是登峰造極的水準……”
資深影評人喬安娜激動道“《寄生蟲》電影裡所呈現對人性的剖析……”
……
毫無疑問的是,電影《寄生蟲》中,冷光線與暖光線,貧窮與富貴,懶惰與……種種強烈的對比,對人性複雜的呈現,對社會現象的揭露……讓現場所有來賓一致認為,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
更讓這些人不可思議的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似乎大家也找不出,到底誰是真正的好人,誰是真正的壞人。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如此複雜的劇本,如此有深度的電影,是這幫搞藝術創作最喜歡涉獵的題材。
最難的可貴的是,作為《寄生蟲》的導演,陳浪才二十出頭,還能兼顧一定的商業屬性,簡直是恐怖如斯。
沒人會懷疑《寄生蟲》是陳浪找槍手拍攝的,因為從《蝴蝶效應》到《致命id》,三部電影裡都有一個顯著的標簽,就是對人性的思考。
“華夏真是個神奇的國度,讓年紀輕輕的陳導,竟然能拍出如此有哲理的作品。”
“跟陳浪相比,我六十年的人生,活的是如此蒼白無力。”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凡是都講究因果,你的報應就是我。”
……
電影《寄生蟲》好評如潮,相比於陳浪及創作團隊的興奮激動,其他入圍電影團隊卻顯得極其緊張。
或許大熱必死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可陳浪這個首次參加電影節的年輕人,充分表明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麵對國外記者采訪時,陳浪表現得自信且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