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磊提到了股票,自然指的是公司的原始股,買到就賺到,而且是大賺特賺的那種。
陳浪微笑的反問道“哦?不知道老哥能讓出多少份額?又需要我做些什麼?”
陳浪自然不是王忠磊,第一個商談的目標,在此之前就跟寧昊接觸過。
砸重金挖牆腳,本就是正常的商業行為,陳浪對此也並不反感。
可惜王忠磊卻錯誤的估算了,陳浪和繁星,可不是那種短視之人,而且寧昊也是不差錢的主。
身價和真金白銀,完全是兩種概念,按照現行各類板塊的市盈率,加之受次貸危機的衝擊,內地的股票市場,當真是一片哀嚎。
這其中的價值,風險與收益,很多人自然會有顧慮。
王忠磊試探道“六百萬股,換《盜夢空間》的一張入場券如何?”
在跟陳浪交涉之前,自然有專業人士,跟王忠磊分析過。
炒股炒股,炒的可是預期,沒有幾個公司在上市之前不會講故事。
王忠磊不在乎華藝,能拿到《盜夢空間》的具體份額,而在意能否得到該項目的入場資格。
陳浪並沒有正麵回答,而是淡淡的回應道“老哥完全可以,跟韓總去說。”
像《盜夢空間》這樣的項目,中影必然會參與其中,華藝能否參與進來,就看對方的本事。
王忠磊哈哈大笑道“兄弟痛快,老哥在此謝過。”
陳浪也笑著說“份額的分配,我自己做主如何?”
王忠磊敞亮道“那是自然!”
六百萬股多不多?
等上市後,起碼也值三四個億,陳浪不差錢,但也沒傻到拒絕。
娛樂圈裡分分合合,今天我挖你牆角,明天你給我上眼藥,後天就坐下來合作。
陳浪雖說不太過問,繁星平日裡的經營操作,但大體也了然於胸,公司每年依舊會保持投拍幾部電視劇的節奏。
投拍電視劇,不一定是為了賺大錢,更重要是為了讓藝人有活乾,哪怕繁星簽約的藝人並不多。
王忠磊提到了《蝸居》兩三個華藝參與籌拍的項目,陳浪也提到了《新世界》兩三個繁星準備的項目。
高層打過招呼,旗下的藝人,在試鏡和簽約過程中,就會順利得多。
為什麼很多優質的項目,消息還沒有公布出去,重要的坑位就已經被人提前占據。
為什麼很多跑單的藝人,接觸到的資源,和進組拍戲的時候,局限性那麼多。
這就是有組織和沒有組織,有靠山和沒有靠山的區彆。
娛樂圈裡是出了名的馬太效應,強者牢牢把控頂層資源,弱者總是難以實現跨越式的突破。
有人在電影圈隨意挑劇本,有人在電視圈叱吒風雲,有人卻隻能在綜藝圈苦苦掙紮。
時代發展的太快,快到前者吃到了紅利不想輕易撒手,後者尋求突破卻力不從心,想要破局就要抓準機遇,實現彎道超車。
但任何阻攔時代的進步者,終將會被打入塵埃,就像如今一地雞毛的香江影視圈,短短幾年時間,就被內地超越,隨著時間的發展,兩者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時間悄然間就來到了傍晚,敲門進來的工作人員提醒道“陳導好,王總,飯點已經定好了!”
喜歡混在娛樂圈,給女明星們送溫暖請大家收藏:()混在娛樂圈,給女明星們送溫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