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兩個來月裡,劉茜茜也就在《死期將至》選角時出現過,然後整個人就去《玫瑰地故事》劇組了。
陳浪但是偶爾隔三差五過來一下,可過來卻跟個二大爺似的,迫使範彬彬還不得不加班。
有些小暴躁的範彬彬,逮著陳浪發牢騷“嗚嗚嗚x﹏x~大壞蛋,在氣我的話,眼角紋就被氣出來啦。”
陳浪打趣道“哈哈哈(′▽`),能者多勞,能者多勞嘛。”
打趣歸打趣,該犒勞人家的必須犒勞,畢竟這麼溜光水滑的大美妞,要是真被氣出皺紋來,陳大官人也會心疼的。
範彬彬感慨道“一代新人換舊人,我這個老前輩,就快被拍死在沙灘上。
說出來你可能不會信,就我這張傾國傾城的臉,現如今的不少小年輕,竟然都認不出來嘍。”
陳浪點評道“這不是很正常嘛,每天有這麼多新人冒出頭,每天有這麼多新劇作播放,在自動信息化的浪潮下,人們的關注度越來越碎片化。
有錢有時間的年輕人,追求更加多元化,又豈會專注娛樂圈這一畝三分地。
沒精力沒時間的中年人,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養家糊口上,更不會關注娛樂圈。”
範彬彬讓出繁星一姐的寶座,時間也過去了四五年,雖偶爾客串一些影視劇,但在沒有公關宣傳的情況下,被成長的網友們淡忘也很正常。
但是淡忘不代表遺忘,隻是大家已經長大了,被生活工作牽扯了太多的精力。
老兵不死,傳奇永存,之前新人王坤坤音樂打榜時,奶茶倫就被狠狠被年輕網友,狠狠嘲諷一波,結果被慘遭打臉。
過去能殺出重圍的藝人,甭管過程如何,但起碼作品都是實打實的。
有作品打底的明星,腰板都能直起,但很多僅靠流量成名的女星,年齡一旦過了三十,要麼謀求徹底轉型,要麼隻能被動接受改造,想要在原有的賽道上更進一步,簡直是癡心妄想。
女明星不同於男明星,後者還有大叔賽道繼續深耕發展,前者但凡吃流量飯碗的,在二十五歲之前是給自己賬戶存資本的,後續就隻能慢慢吃老本,很難在依托流量實現新的突破。
而且華夏的男性市場,就連南韓女團都無法征服,更彆說這些女星了。
想要賺華夏市場娛樂產業的錢,目標就得從女性群體入手,畢竟華夏男性群體的消費偏好不在此列。
談文化說曆史,華夏男性對任何區域都是降維打擊,聊八卦扯愛好,華夏男性更專注於小眾賽道。
拋開華夏男性承擔高昂的經濟壓力,即便兜裡有兩個鋼鏰,寧願衝在遊戲裡,也不願意為喜歡的女星買單。
南韓女團(????)“華夏男人的錢,實在是太難賺了。”
島國優優(????)“人不行,彆怪路不平,隻能說你們沒有找到適合的賽道,華夏老板出手可是賊闊綽滴。”
不得不說島國娛樂相關產業,有時候比南韓還要畸形,很多女性從業者無論先天條件在如何好,入了行就很難從中解脫出來,隻能被動在內卷的賽道上越走越遠。
島國優優的工作量可不低,白天在片場忙碌,下班後還要去各種娛樂場所工作,有些手頭拮據的更要兼職送外賣,勞累一天哪裡還有心情跟男友親熱。
混血瀧(?︶?)“幸好我徘徊在十字路口時遇到了虎爺,避免在被動深耕中解脫出來。”
如今華夏娛樂產業在資本的操控下,正在遭受著類似的困境。
女星主流審美越來越偏向白幼瘦,紅毯的高定布料越來越少,曝光卻需要越來越密集,否則就很難享受流量的紅利。
雖然娛樂相關產業的蛋糕越做越大,但入行努力的新人,卻很難像過去那般,享受時代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