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回來的肉就算是吊在井裡也存不了多久。
第二天一早。
蘇豐去地裡忙活,順便帶上了兩個兒子。
蘇行和張氏搭蘇小叔的牛車,把發好的巧芽送去天香樓。
蘇潤和李氏掐著早飯後的時間點出門。
他們拿著肉、雞蛋和巧芽,上門拜訪大伯蘇安福。
一般情況下,農家走親戚不會拿這麼多東西。
但蘇安福是他們嫡親的大伯,過去沒少照應他們家。
而蘇潤日後也要經常麻煩蘇安福。
他們怎麼也不能空手上門。
“大伯,大伯娘,我是翠蓮!”
李氏挎著籃子,敲敲門,中氣十足的衝院子裡喊。
李氏原名李翠蓮。
十歲的時候,雙親過世。
親戚都嫌棄她不祥,無人收養。
蘇父蘇母去後山砍柴,見她倒在林間實在可憐,就把她帶回來當童養媳養著。
一轉眼,她在蘇家也十多年了。
很快,裡頭傳來動靜。
“嫂子,今兒怎麼有空過來了?”
打開門,看見蘇潤也跟在後麵,蘇遠河兩眼一亮。
“潤子,你也來了?”
將門口讓開,供李氏通過。
而後蘇遠河單手一抓,就把蘇潤身後的背簍,背在了自己身上。
“剛才還說明天去找你,沒想到你就自己送上門了!”
蘇遠河攬著蘇潤,哥倆好地道。
蘇安福家也有八九畝地要忙活。
不過他們家裡勞動力也多,早早就種完麥子了。
地裡沒活。
蘇遠河就盤算著跟兩個大哥一起去城裡幫人卸貨。
一人一天也有個二、三十文呢!
走到堂屋外,就見蘇安福對妻子周氏道:
“拿些錢去城裡割半斤肉回來!”
蘇安福年過半百,胡須灰白,因為家境尚可,所以稍顯富態。
每次蘇豐他們上門,蘇安福都得留他們吃頓飯再走。
也會特意吩咐家裡買些肉。
蘇安福和周氏共有三子兩女。
兩個女兒早已經嫁了人。
三子分彆是:長子蘇遠山,次子蘇遠川和幼子蘇遠河。
蘇遠山膝下有兩兒一女,蘇遠川也有一兒一女。
算起來一家也是十多口。
“又有口福了!”
蘇遠河擠眉弄眼,用力攬了攬蘇潤肩膀。
其餘人也見怪不怪。
隻有老二蘇遠川的媳婦鄭氏,不陰不陽的說了句酸話:
“堂嫂家裡又有什麼事?”
“小堂弟這次居然也來了!真是稀客啊!”
李氏有些尷尬。
蘇父蘇母去世得早,蘇豐頭兩年立不住,常上門找蘇大伯求助。
後來孫風蘭作妖,李氏又上門請蘇大伯管小弟。
而蘇大伯也有意關照蘇豐幾人。
每次上門,必定厚待。
這一來二去,積少成多,鄭氏心裡難免有芥蒂。
但鄭氏人也不壞,就嘴上說兩句而已。
說到底還是窮鬨的。
“不會說話就滾出去!”
蘇安福瞪了眼鄭氏,又對蘇遠川道:
“老二,管好你媳婦!”
蘇安福身為一家之主,一向威嚴。
蘇遠川投給李氏一個歉意的眼神,立刻拉著鄭氏出去了。
大伯娘周氏把錢拿給大兒媳小周氏。
李氏忙上前兩步:
“大伯娘,我拿肉了,不用去城裡割!”
李氏扒開籃子,露出裡麵一大塊肉和小半籃子雞蛋。
這看得眾人都是一驚。
這是出什麼事兒了,拿這麼多東西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