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快速返回。
不料卻看到那大漢晃晃悠悠起身,似乎要偷襲蘇豐。
蘇潤想都沒想,撂下東西,拎著石頭就衝過來了。
“潤子!”
死裡逃生,蘇豐隻覺得腳步虛浮,後背全是冷汗。
蘇潤也是心有餘悸。
兩人稍稍平複了會兒心緒,才冷靜下來。
沒等他們給那母子倆解綁,小巷外突然湧入大批衙役:
“抓住他們!”
隻聽唰唰幾聲。
刀架在了蘇豐和蘇潤脖子上。
“哎!誤會啊!”
“你們抓錯人了!”
被解救出來的女子,忙指著倒下的兩人,大聲解釋:
“他們才是人販子!”
“啊?”衙差們驚訝地看著倒在地上,腦袋流血,完全喪失反抗能力的兩人,麵麵相覷。
一行人統統被帶回縣衙。
縣令蕭正親自審理了此案。
真相很快大白。
兩個人販子被當場收押。
那對母子被衙差送去舅舅家。
蘇豐和蘇潤則是被留在了縣衙。
上首,蕭正穿著官袍,威嚴凜然:
“蘇潤是嗎?你無憑無據,為什麼能斷定這兩人就是一夥的?還帶著大哥一路找回去?”
如果沒有蘇潤,那兩個人販子肯定會得逞。
誰能想到熱心幫忙的大漢居然會跟人販子是一夥的?
蕭正審案時,聽到這裡,都十分意外。
那蘇潤年紀輕輕是怎麼猜出來的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豐也不解地轉頭看向蘇潤。
“稟大人,小民當時並沒有察覺到異樣,也以為那大漢古道熱腸。”
“等走遠了才突然想起來,那兩人身上穿的衣服,從布料到做工,都是一樣的。”
“兩個陌不相識的人,在同一家布莊買成衣,這得是多大的緣分?”
在布莊量體裁衣可不便宜。
一般人家都是拿葛藤織成麻布,然後再做成衣服。
很少人家去布莊買布。
至於買成衣的就更少了。
布料、做工都一致,就意味著兩人很可能認識。
“隻憑這一點?”蕭正追問。
蘇潤搖頭:“此乃其一。”
“第二,兩人假裝對峙時,距離不過兩步遠。”
“那大漢要是真的追上去,能那麼快就把人跟丟?”
“第三,一般來說,為了更快抓到壞人,大漢追出去的時候應該會高呼抓人,但我們當時都沒有聽到。”
“最後,那大漢回來的太快了。”
“就好像他出現就隻是為了掩護那男人逃走一樣。”
“一處是巧合,不可能處處都是巧合。”
蘇豐茅塞頓開。
蕭正周身的威嚴之色逐漸褪去,語帶欣賞:
“不錯,小弟聰慧,大哥勇敢,都是可造之材!”
不等兩兄弟回答,蕭正又道:
“此二人在青陽府流竄作案,知府張榜捉拿月餘,沒想到在我玉泉縣落網了。”
“根據口供,他們還有部分同黨藏於山林。”
“待把他們一網打儘後,縣衙自有表彰!”
“這也是為了你們兄弟倆安全著想!”
蘇豐和蘇潤都沒想到居然陰差陽錯立了個大功。
聞聲,當即齊齊行禮道謝。
蕭正不費吹灰之力得了個政績,也十分高興。
知道蘇潤今年縣試落榜,又被趕出了學堂,蕭正還特意考察了一番學問。
發覺蘇潤功課紮實後,還有些奇怪:
“本官看你熟讀四書五經,可是考試緊張了?”
蘇潤如實道:
“學生過去無心學習,直到近日才幡然悔悟!”
蕭正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轉身吩咐了身邊仆役兩句。
不多時。
幾本書被送到蘇潤身前。
“有道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城中學堂有四五家之多,也不必太過灰心!”
“這幾本書,是本官親筆注解過的,正適合你學習。”
“本官希望你今日能行小善,來日亦能造福一方!”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