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知道你們肯定愛喝,還交代我給大伯、小叔送了些。”
“這裡頭還有一罐,你們下午留著慢慢喝。”
“晚上記得把罐子給我帶回來就行!”
等他們吃完,張氏就提著籃子先走了。
倒是蘇潤他們喝了個肚圓,緩了緩才起來乾活。
蘇遠河鼓出手臂上的肌肉,乾勁十足:
“吃飽了就是好!”
“潤子,看哥今天就把那堆木頭給你全處理好!”
蘇行瞥了眼蘇遠河,沒說話:
到底誰才是潤子親哥?
“行了,乾活吧!”
蘇行勾著蘇潤脖子,就把人帶走了。
張氏不僅給蘇遠河他們送飯。
有時候做些好的,也會送去給蘇安福和蘇興旺家裡。
這一通好吃好喝好招待下來。
三家人都是精力充沛,牛氣衝天。
九月廿七。
蘇遠山、蘇平安先後忙完地裡的活,來幫蘇行他們修木頭。
蘇小叔忙完自家田地,又去幫蘇豐鬆土。
蘇安福也讓大兒媳去幫李氏除草。
人一多,乾起活就快。
沒兩日。
蘇家二代男丁又齊齊湊到了一起。
此時的木頭也全都處理好了。
人一到齊,他們直接開始蓋房子。
蘇遠河、蘇遠川、蘇豐、蘇平安四人抬著木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先根據柱礎石立好柱子。
然後再搭建出房子框架。
水車本來就高大。
所以他們這房子蓋得要比一般人家高不少。
隻是挖河渠,把河水引過來,得過一段時間再說了。
蘇潤負責在河邊和泥。
蘇行和蘇遠河則是把和好的泥塗抹到木架上,變成牆體。
加上冬日還得在裡麵做水車、做石磨。
蘇行他們刻意將泥漿抹得厚厚的,以期望過冬時,裡頭能稍微暖和些。
一眾人忙忙活活。
到了十月初三,小雪的時候。
房子才勉強搭起了三分之一。
蘇遠山皺著眉道:
“這可不行!得再乾快點兒!”
蘇平安的大嗓門也響了起來:
“今年冬天來得早,天也比往年冷。”
“這才剛進十月,河水眼瞅著都快結冰了。”
“大雪前要是沒把房子蓋好,隻怕得等來年!”
一聽這話,第二天,李氏和蘇小叔就紛紛趕來幫忙了。
蘇安福也沒閒著。
他先是讓兩個兒媳去幫著和泥。
又在族裡找了七八個壯小夥兒去幫忙。
雖然是大冬天乾活,但蘇家管飯管肉。
李氏也深諳人情世故。
騰出手來後,帶弟媳張氏挨家感謝。
雖然沒提錢的事,但拿的東西也都不便宜。
蘇家這麼辦事,來幫忙的人,就沒一個有意見的。
隻不過。
村子裡的風言風語。
從蘇潤家開始做生意,就沒斷過。
這次買地蓋房,也不乏有些吃不著葡萄,嫌葡萄酸的人,在村裡到處說閒話:
“喊你去乾活你就真去啊?傻不傻?”
“你就是去城裡,也不少賺啊!難道就差他們家這幾塊肉,這點鹽?”
“誰不知道他們家裡今年發了?”
“你們也不趁機要點工錢,可是他家求著你們幫忙的!”
……
這些事,蘇豐他們忙著乾活,倒真是不知道。
蘇安福倒是聽見了。
但也沒有第一時間處理。
他隻是默默記下了這些挑撥離間的人家。
尤其是族裡說閒話的那幾戶。
就等著磨坊建好後,一起清算:
總眼紅彆人家的,不值當他們拉這一把。
無論是蘇氏還是柳林村,要想興盛,就不能留著那些蛀蟲上竄下跳。
免得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