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叔十天才能休息一天!”蘇行跟了一句。
但頂著小花臉、咬著紅棗糕的蘇二寶,卻期待地問:
“可以不上學嗎?”
蘇潤沉默:
看來小孩子也不好糊弄啊!
此計不成,再行一計。
他避而不答,又問:
“那小叔問你們,是現在天天吃肉好,還是原來天天吃野菜,餓肚子好?”
兩人兩眼亮晶晶的,異口同聲道:
“吃肉好!”
蘇潤點點頭,循循善誘道:
“肉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不吃讀書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如果不讀書,就還得去地裡乾活,吃野菜,吃窩頭,就像咱家之前那樣過。”
“或者跟你們二叔出去賣豆腐,賺多少,花多少,如果賺不到錢,就連野菜窩頭也沒有。”
“你們想選哪條路?跟小叔說,小叔成全你們!”
蘇潤小詞一套一套的,應付自如。
蘇豐和蘇行乾脆站在一邊當背景板。
間或打個助攻。
“如果不讀書,去地裡乾活,就爹乾什麼,你們乾什麼。”
“乾不動也得乾,不然沒飯吃。”蘇豐嚇唬兒子。
蘇行也道:
“跟著二叔賣豆腐,就得出遠門。”
“一出去十多天回不來,見不到爹娘。”
“而且也沒人管飯,餓了渴了都沒人管。”
“你們想跟二叔一起嗎?”
兩個孩子臉皺成包子,哪條路都不想選,糾結到不行。
蘇潤語重心長地開導侄子:
“大寶、二寶,我們誰都陪不了你們一輩子。”
“你們可以不讀書,但必須有立身之本。”
“讀書可能暫時苦了些,可有我們在,你們至少衣食無憂。”
“認認真真讀幾年書,你們就能憑自己的本事吃上肉。”
“要是賣豆腐,你們也許能吃上包子。”
“若是在地裡刨食,那就是咱家以前的日子,吃雜糧窩頭。”
“過哪種日子,你們要自己想好。”
蘇潤自然是希望侄子們能讀書、考功名。
然後順利改變階層,過上好日子。
但如果他們情願待在田裡,平淡一生,那蘇潤也不會強行改變。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他所追求的,不一定是孩子們願意的。
他來引導,來教育,但也隻能儘力而為。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書。
但人終究還是要靠自己。
他希望侄子們能儘早找到自己的路,不要迷失在人生的岔路口。
蘇潤不再說什麼。
隻一言不發的盤腦殼,給足了孩子們思考的時間。
蘇豐和蘇行暗自提氣,緊張的看著兒子侄子。
蘇大寶和蘇二寶有很多話沒聽懂。
但蘇潤肉、包子和窩頭的比喻很形象。
孩子們很快就有了答案:“要吃肉!”
蘇潤提醒道:
“吃肉的話要讀書哦!”
美食在上,兩人點頭屈服。
蘇潤滿意點頭:
不管日後怎麼樣。
先忽悠著,能學點兒是點兒。
蘇豐、蘇行先後道:
“潤子長大了!”
“看不出來,你這張嘴還挺會說!”
蘇潤摸著腦袋笑笑。
教育好孩子,家裡的氣氛總算是鬆快了。
張氏放下繡活,重展笑顏。
李氏也總算有心思料理晚飯。
蘇潤正要離開耳房,突然一拍腦門:
“差點忘了!”
“大寶、二寶,明日記得去大伯家裡。”
“你們兩個扯謊,還連累了那五隻羊受難。”
“早些去道歉,免得日後想放羊,都沒有羊跟你們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