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潤一動,眾人的目光全都投了過來。
連梁玉五人都滿懷期待。
蘇潤腦袋快速運轉,在腦海中有限的幾首詩詞中挑揀。
但他目光隨意一瞥,正見宋修齊身後,金色秋菊正沐浴著陽光,張揚而熱烈的盛放。
美如畫,秀如詩。
當下,一首貼合情境與心緒的五言律詩,便浮上了心頭。
“那學生就拋磚引玉了!”
蘇潤對著上首淺淺一揖,而後不緊不慢地吟道:
“九日: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鄉涯。”
這首詩本是明代詩人文森所作,末句原為‘何處望京華’。
但蘇潤不想京城想家鄉,便將‘京華’改成了‘鄉涯’。
說來。
明日就是蘇潤來大炎後,過的第三個重陽節了。
前年重陽節。
他跟著家裡幾個哥哥爬山、采茱萸。
蘇遠河給他插了滿腦袋的茱萸,說要保佑他辟邪去災,被蘇行好生嫌棄了一番。
去年重陽節,他雖然忙著讀書。
但大嫂做了好吃的重陽糕,二嫂給他縫製了個裝滿乾菊花和茱萸的香囊。
大伯還把他們都叫到家裡吃了頓團圓飯。
但今年……
“唉~回不去了!”蘇潤思親之情油然而發,語氣落寞地感慨道。
詩以傳情。
蘇潤吟罷,勾起了不少人的思鄉之情。
連宋修齊都想著京中的妻兒老小,精神恍惚了一瞬。
待回過神來,他已經讚出了聲:
“這詩作得不錯!”
“這‘野曠雲連樹’,應是借用了前朝詩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名句‘野曠天低樹’吧?”
蘇潤笑笑:“宋大人學識淵博,確是如此!”
天下文章一大抄。
但文人的東西嘛,抄也不能叫抄。
那叫借鑒!
宋修齊話落,蕭正和鐘文也先後讚了兩句。
葛興被詩詞感染,笑著誇道:
“不愧是我們青陽府的小三元,這麼短的時間內,便能作出如此上佳詩文,在下佩服!”
原本還有學子不服氣。
但聽完詩後,那點見光死的心思,也就歇了。
“謬讚,獻醜而已!”
蘇潤淡淡一笑,坐了回去。
雖然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本就是他的優勢。
但背彆人的詩詞,贏得讚譽,他並不覺得驕傲。
蘇潤這副不驕不躁的從容模樣,落入眾人眼中,便成了?深藏不露。
宋修齊滿意的點頭:
腹有錦繡而虛懷若穀,可貴!當真可貴!
蘇潤嘴上說著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