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拎著拜師禮進入府學,緊跟著就被帶到了半圓形,上架小橋的泮池前等候。
蘇潤本以為自己來得夠早了。
不成想,沒有最早,隻有更早。
那裡已經有五人在等著了。
此次有資格入府學的學子共有十三人,加上蘇潤六個,就隻差兩人了。
葛興看到蘇潤六人過來,熱情的湊上去打招呼:
“幾位兄台,我們在天然居見過的,可還記得在下?”
那日院試發榜,葛興正是圍堵玉泉六子的人之一,還是第一個上前搭話的。
蘇潤六人自是有印象。
“葛兄。”六人齊齊作揖。
有葛興帶頭,其餘人也很快加入。
雖然也有個彆廩生認為梁玉三人根本就不夠資格入府學。
奈何官府命令已下,而玉泉六子關係又鐵,倒也沒人不長眼的來觸黴頭。
畢竟,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啊!
他們邊等邊聊,距離巳時還有兩刻鐘的時候,剩下兩人到了。
學生之間認識一番,就到了巳時。
府學教授向維帶著幾名教諭準時出現。
入府學的第一步:行入泮禮。
古語有言: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十三位學子在泮池前有序站隊,等著先生給他們整理衣冠。
蘇潤身為院案首,站在最前麵,他的衣冠自然是向維給整理的。
“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此禮義之始也,知乎?”向維邊動作,邊沉聲吟道。
蘇潤恭謹應答:“學生謹記於心!”
學子們被整理好衣冠後,恭立片刻,然後按照院試排名排成長隊,一一從泮橋上跨過。
泮池
跨過泮橋,就意味著他們踏入了登仕的第一步。
等學子們過了橋後,一教諭又高呼:“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此句出自《詩經·魯頌·泮水》。
原意是:興高采烈地趕赴泮宮水濱,采擷水芹菜以備大典之用。
泮水是魯國的學宮所在地,采芹是一種入學儀式。
聞言,蘇潤等人挨個從泮池中采摘水芹,插在帽子上,這意味著他們從此刻開始,就是府學的學生了。
之後眾人先隨向維入大成殿,拜祭孔聖人。
再將手中提著的六禮束修: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乾瘦肉條,贈送給教諭們。
最後互相鞠躬,示意互愛互幫。
學子們將手放在水盆裡,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乾,教諭再高呼:
“去除雜念,心無旁騖!”
到了這裡,該走的流程就走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蘇潤他們隻需要填寫好親供,就可以完成入學儀式了。
向維身為府學教授,負責管理整個府學事宜,自然不會在這裡看著幾個學子填寫親供。
他留下個訓導看著,自己就先走了。
府學的親供與蘇潤他們科舉考試要填寫的親供,並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