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廿六。
大清早,向維就帶著向波畫的圖表,匆匆去了府衙,求見宋修齊。
正值年關,府衙裡頭,大官小吏都忙著上計,啪啪啪地扒拉算盤之聲不絕於耳。
上計:地方行政長官定期向上級呈報統計文書,報告地方治理狀況。
這月中,青陽府下轄各縣,已經將各縣的戶口、墾田、錢穀、刑獄等情況編製為計簿,送來府衙。
各項數據都需要登記彙總,唯恐出錯。
暫掌青陽府的宋修齊和同知蕭正,正為此事忙的焦頭爛額。
向維將蘇潤編纂《大炎算學》的情況一說,宋修齊立刻就來了興致:
“新創了算術方法?不用算盤?轉瞬便有結果?”
這蘇潤腦子還真好使!
向維一一回應,又從衣袖中拿出圖表:
“除此之外,蘇子淵還研究出幾個圖,又將收支表做了改動,所有情況一目了然。”
宋修齊接過圖表來看,向維也上前解釋。
不多時,宋修齊撫須點頭,連連誇讚:
“此物甚好!”
“若各部能改用此法,想必更能節省人力物力,陛下也會龍顏大悅!”
原本一省的賬簿,各項看完,再理清楚,得數個時辰。
但這幾個圖表畫出來,清清楚楚。
不僅節省時間,而且很容易就能發現問題。
尤其這各縣稅賦對比圖,哪個好,哪個劣,一眼就知道了。
這對吏部考評官吏功績和戶部登記造冊,是莫大的改進。
而對每日要批閱大量奏折的熙和帝,當然更加友好。
宋修齊知道這是個好東西,迫切希望弄清楚裡頭的門道。
但這些圖表,向維能看懂,會用,可再深一層的,就不精通了。
宋修齊耐著性子,問了蘇潤近期的學業後,思索片刻,還是命人將蘇潤接來府衙。
蘇潤好好地上著課,突然被帶出來。
路上,他把自己這輩子乾的壞事都數了一遍,最後得出結論: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所以蘇潤挺直腰板,理直氣壯地進去了。
“拜見宋大人。”蘇潤作揖行禮。
宋修齊自從看了蘇潤的圖表後,便覺得蕭正等人的賬簿不堪入目,愈發想做出改進。
他抬手示意蘇潤免禮,而後迫不及待切入了主題:
“子淵,你這圖表是何製法?可否傳授給府衙官吏?”
蘇潤恍然大悟。
兩人交談大半個時辰,宋修齊大概明白了內裡緣由。
作圖不難,難的是判斷什麼內容適合做什麼圖。
還有什麼同比、環比雲雲,真不是一時半刻能搞明白的。
而這背後,不少地方,需要那本算學書做支撐。
“唉,罷了罷了!看來,今年是無法了!”宋修齊有些氣餒。
聞言,蘇潤眼珠子一轉,毛遂自薦道: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若是宋大人不嫌棄,學生願與同窗一起,配合宋大人整理今年清河省的賬簿。”
機會,都是爭取來的!
他看雜報,能得到的終歸有限。
但若是能看到清河省以及下轄府、縣今年的所有賬簿,對他的好處是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