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錘沉得很,蘇潤沒吃過這苦,賺了個虛假的八百塊錢後,還是放棄了這活兒。
梁玉興趣來得快,去得也快。
兩人跟小耗子一樣,在郭大力打鐵房裡瞅瞅這,摸摸那。
最後,擠走了郭大力的徒弟,自己站在爐子前燒鐵汁。
燒歸燒,蘇潤擦著汗,不忘正事:
“郭大哥,潤請教你一件事啊。”
“嗐!說啥請不請教的?蘇公子有事儘管問,俺知無不言。”郭大力拿毛巾抹了把臉上的汗水,倒是敞亮得很。
蘇潤趁機道:
“郭大哥,是這樣的:炸藥桶裡麵的黑火藥,爆炸的時候,會把這炸藥桶一起炸破。”
“但炸藥桶的薄厚是有講究的,太厚太薄,都會影響威力。”
“這鐵壁薄厚得控製,郭大哥你打鐵多,如果讓你親眼見識這黑火藥的威力,你能根據火藥威力大小,幫著估摸出鐵桶桶壁的薄厚程度嗎?”
“不用特彆精準,有個範圍估計就行!”
隔行如隔山,失之毫厘,差之千裡。
還是那句話,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蘇潤話落,徐鼎也根據自己的理解補充了幾句。
謝天恩匆匆趕來,對紮著耳朵在門外聽的冷雲,微微頷首,算是打了招呼。
“這……俺也說不準。”
“畢竟火器以前沒見過,而且俺以前研究的都是讓鐵耐用,沒研究過讓鐵炸開的。”
對郭大力來說,這專業不對口啊。
沒研究出個結果,蘇潤也不失望,轉而道:
“郭大哥,潤現在需要一批大小一樣、不同薄厚,然後幾批薄厚相同,大小不一的炸藥桶。大小和薄厚,就按照郭大哥你平日裡的習慣來定,如何?”
郭大力點頭:
“這沒問題,俺打鐵的手藝是最好的,蘇公子就放心吧!”
沒有明確的方向,蘇潤隻能跟好友們商量:
“關於引線長短、陶瓷蒺藜大小,火藥多少,看來也得我們挨個去試了。”
“你們還有什麼彆的想法嗎?”
聞言,眾人各抒己見。
司彥提醒:“火器威力的標準如何評判?是埋在土裡試?綁在樹上?還是找牲口試?”
徐鼎也皺眉道:
“我看我們得先確定研究方向,埋在土裡效果最好的,不一定投擲的效果就最好。”
就像用試驗地雷的方式去試驗手榴彈好不好用一樣。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張世非常懂得物儘其用的道理:
“剛好有些空置下來的匠人,不如讓他們紮個稻草人、皮製假人之類的,我們試試。”
梁玉點頭附和:
“為什麼要做選擇?我們可以都要啊!”
“埋在地裡的,最厲害的選一個,用來放火厲害的,我們也選一個,越多越好。”
葉卓然表示同意:“我看行,我們研究多些,前線死的士卒就能少些。”
……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就把事情商量了個七七八八。
這赤誠之心,這商討速度,聽得門外的冷雲和謝天恩,心裡跟打鐵房的溫度一樣:
暖暖的,很舒服。
商量完事,鐵汁也燒好了,蘇潤出了一身汗,後背衣裳貼在身上,黏黏糊糊的。
蘇潤把鐵汁還給匠人,手不穩還瀝瀝拉拉撒了一路。